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892|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162
发表于 2020-5-26 18: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伴随着新课程的诞生,音乐新课程也和其他学科一起走进了学校,步入了课堂。我和其他音乐教师一样,为课改而欢欣鼓舞,觉的有了施展自己的舞台,然而,当真正进入音乐课堂,要把全新的教育理念付诸于实践时,我又感到有太多的迷惑与茫然,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改革带来得矛盾冲突和观念碰撞。以下几个问是我在实际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
  
  一、音乐审美与知识技能
  
  音乐新课标确立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的理念,强调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我常常想:针对农村的音乐教学,音乐知识和识谱还要不要了呢?在教学中这个环节能省略么?
  在去年的一次新课改公开课上,我给同学们上了一节欣赏课,欣赏《伏尔塔瓦河》。为此我狠下了一番工夫,先是找磁带录音,然后自己反复地听磁带,将8个乐段再分别的录出来,以便于学生能很好地分清各乐段。而在实际教学中既没有系统地介绍主奏乐器小提琴,也没有将各乐段的乐器和各种乐器所表现的主题向同学们介绍,更是没有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入手,体会乐曲的魅力,只是反复地问学生“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并让同学们将在音乐中听到的、感受到的,用画面将它描绘出来。
  我的本意是想把新的理念带进自己的课堂,但是却步人了另一个误区。新课程强调音乐审美体验,淡化双基教学,但不是不要双基,而是应该正确看待两者的关系。首先,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为音乐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地情感共鸣。而对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是必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目的,学习知识技能是为了更好地体验音乐。其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中。在感悟体验音乐时,再自然而然地引入音乐知识的学习,这样在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同学们又轻松愉快地学习了音乐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身动与心动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全部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现如今中小学音乐教师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音乐课一定要让学生身体动起来”。况且现如今的教学评价也如此。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动的环节,则可能被视为缺乏创新、教法老套。于是我的思想也曾走入一个误区:以为把每节课设计的像举行一台预先排练好的晚会一样有条不紊,轰轰烈烈才是好课,以为把每节课组织得像小孩子做游戏那样敲敲打打、热热闹闹才是改革。
  我的这种误区是对新课标缺乏深刻的认识。音乐活动的参与要求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而不是过于强调学生的“身动”参与却忽视了学生“心动”的参与,表面上热闹,教学效果甚微。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只有当学生“身动”、“心动”全方位参与音乐活动,与音乐融为一体,亲自主动去探索、领悟、体验、感受时,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和把握。例如:在欣赏课时,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安静状态,但内心却表现为一种剧烈的震颤,被音乐所描绘的情景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完全融为一体。这样表面上的“静”,深层的“动”――内心深处的感动,才有音乐浸润心灵的陶醉。
  从课改到现在我深深地感觉到,这是一种挑战,一种压力,但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遇。只有认真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深入理解全新的教育理念,并经常在实践中进行反思、研究、改进,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毛南族情歌文化探析
下一篇:玛格达莱娜.科热娜:《母亲教我的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5-26 18: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