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贯彻执行、经济秩序能否维护、经济发展能否顺畅的大问题,是会计风险防范的内在保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滑坡,并影响了会计行业的发展。面对现状笔者对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实效果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提高会计人员思想素质,会计人员的现状,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和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会计人员 会计职业道德 对策研究
一、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会计界、经济界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各种新闻媒体对此也屡有披露。事实表明,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其突出表现的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确实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严重滑坡。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具体表现如下:
(1)少数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败坏、论丧,主动违法犯罪
有的会计人员个人利益膨胀,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的确反映出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会计队伍中确有一些人职业道德论丧,走上犯罪的道路。
(2)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欠
责人授会计职业道德的严重缺欠表现在进行会计职业活动中,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具体表现是:
1.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而恰恰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造成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
2.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
3.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应届生
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拖拖拉拉、频于应付差事。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帐不符合规范,帐簿混乱、帐帐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在不少单位是司空见惯的。
二、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原因
(1)社会不良风气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
1.历史造成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五十年代浮夸风和“文化大革命”中实用主义、颠倒黑白、弄虚作假思潮的影响在延续,遇到市场经济环境,又迅速膨胀,使会计信息服从所谓的“政治”需要,会计人员无力阻拦,随波逐流,表现出职业道德的滑坡。
2.利益驱动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包括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
3.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苍白无力。新中国成立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颁布直到199 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专门以一节的篇幅,明确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实现了在会计规章中使会计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单独成文和单独规范。这些虽然都表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逐步发展进程,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2)单位负责人的不良
会计人员在单位对单位负责人地位上的从属性,也就带来其职业道德作用上的从属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发挥作用的程度具有从属性特点,较缺乏独立性品格。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会计做作业人员,是受聘、受雇于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其衣、食、住、行、任免、奖惩、升迁,均依靠其在单位的任职及任职的业绩。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在人事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中,这种“双重身份”就行不能了,他们同独立、公正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不同,没有在单位之外、之上的独立执业地位,他们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之下,单位负责人拥有充分的用人权。因此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对违法行为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是非常正确的。
(3)人员的道德素质偏低
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时,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又出于主观故意,主动而为,反映了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在会计大中专学历教育中,系统的职业道德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而在参加工作以后,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规定中有职业道德内容,但实际从未见过职业道德培训。在调查中至今有29.13%的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伙不存在和不知在哪规定。
三、走出黑洞,重塑会计职业道德
所有这些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现象,使得我国市场经济下的会计工作秩序将在一个时期内处于新旧两种道德观念的磨擦、冲突甚至对立之中,从而产生会计工作秩序的失序和不稳定的过渡状态。现阶段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仅提出在重塑中主要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1)确立会计职业道德重塑的指导思想
1.会计职业道德重塑的指导思想
会计职业道德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一方面,它针对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消极思想和行为,提出一些道德准则来矫正和规范,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是独立、自主、具有平等权力的经济实体,这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政府附属物的企业有本质的区别,其目标是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2.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会计目标相适应
传统的企业会计目标主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经济数据,由此出现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受国家这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已经有包括国家在内的股东、债权人的需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考虑兼顾各方利益的问题,以较好地实现会计目标。
3.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会计管理体制相适应
传统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单一模式的,从而容易制定与其相适应的会计职业规范。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呈多元,如会计人员委派制、会计人员统管统派制、财务总监制和代理记帐制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能适应多元化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需要。
4.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会计人员的素质相适应
由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不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参差不齐,会计人员的素质不尽如人意。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必须从会计人员素质的实际出发,防止形成脱离实际的高不可攀的道德准则。
5.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国际惯例接轨
会计职业道德是有强烈经济性色彩的经济道德,会计职业道德不像那些带有强烈阶级色彩的道德规范一样完全依附于阶级的变迁,而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的经济规律,在各阶级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国际上那些合理的、有益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应大胆吸收,为我所用。
(2)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新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把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高度概括地写进了法律条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我们应借此东风,深入地探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真正发挥会计职业道德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具体的,该体系中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1.社会利益原则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节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会计职业关系的手段。会计职业关系是一般社会经济关系在会计职业或行业方面的特定表现,这里的会计职业关系包括了会计职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会计职业之间和会计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从会计目标出发,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实质上就是社会利益。体现社会利益的会计目标是会计活动和会计工作的指引方向,而会计职业道德是维护会计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社会利益原则是调节和处理会计职业活动中的职业关系的根本准则。
2.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为了实现会计目标,就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追求会计信息符合质量要求是必然的,因此讲求会计信息质量原则是调节和处理会计职业活动中会计职业关系的根本原则。会计中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由诸多标准组成,可以高度概括为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坚持准则都是讲求会计信息质量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3.职业谨慎原则
职业谨慎原则是指职业会计师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具有严谨的精神和保持慎重的态度。职业谨慎原则是调节和处理会计职业活动中会计职业关系的根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职业胜任能力、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廉洁自律、保守秘密、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等,都是职业谨慎原则的具体体现。
(3)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
针对以往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监管不力的隐患,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评和奖惩机制。
1.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监管组织的建立根据我国的实际可以分两步走,在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先在中国会计学会下组建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这一步近期相对容易做到,但权威性稍差。然后待条件成熟时,建议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单独组建中国会计协会,权威性较高,负责全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管。
2.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
建议结合会计证的年度检查,对全国的持证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建立道德行为档案。对在各种财政、审计、税务检查中,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进行量化记分,在会计证年检时根据档案记录,采取相应的措施力素质的提高。应注意对理论的思考,保持对热点问题的敏感,充分认识和估计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大胆探球,努力实践,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财务杠杆效应与资本结构的优化下一篇:加强内部审计在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