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金融危机,中国的宏观经济也走到了必须依靠拉动内需才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占全国总人口2/3的1亿农民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不容忽视。在中央政府试图通过“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农村“新政”克服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时,深入研究农村消费市场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需求 财政支出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启动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新举措,先后出台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措施,培养消费热点。从运行效果来看,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带动了农村消费的增长,缓解了国内消费市场萎靡的局面。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举措只能达到短期效果,消费增长的可持续势头尚不清楚,农村居民的购买力,以及农村市场的开拓尚未根本见效。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突破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瓶颈,让农村消费潜力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还得找准问题根源把脉发展趋势为寻求良计指明方向。
一、中国财政支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农业投入力度相对不足,农民增收缓慢
从长期来看,增加财政农业支出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绝对数量是逐年递增的,可是财政对农投入的相对规模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具统计,政府财政直接投入到农业领域的资金总量平均只占财政支出3%左右,而其他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一般都保持在10%以上,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财政对农村的投入相对水平依旧极度低下,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不足的低水平状况与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很不相称,函需改变。
(二)涉农补贴农民收益少,抑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我国农业补贴面广而分散,表现在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多环节、多类别的补贴,几乎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而具体到各环节、各类别则所获得的补贴数额很少。同时现行的补贴以间接补贴为主,通过流通领域实现,相对而言直接补贴占补贴的总额很小。截止到2008年我国农业补贴总额在达到1200亿元,仅仅占我国财政总支出不到2%。从2004年开始,我国陆续调整了农业补贴政策,除了继续实行价格补贴外,开始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既实行粮食直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的“四补贴”政策。然而由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补贴项目繁多,按照人均分配,补贴标准就显得很低。
(三)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抑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建国以来,财政提供生活保障等方面没有做到城乡一视同仁。城市基本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条保障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而在农村,没有建立起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使有些地区初步建立了农村保障制度,但保障程度也是很低的,对于一家一户独立生存的农民来说,只能依靠自己应付各种意外,特别是医疗、养老方面的问题。这不仅强化了农村居民对收入的低预期和对支出的高预期,而且直接导致风险规避的内生化,推迟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减少即期消费。正是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农民的后顾之忧得不到解决,农民只能依靠自己为养老、医疗等风险买单,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必然因此受到抑制。
(四)农村居民消费成本高,抑制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
农民由于其生活环境和市场环境因素的限制,使得在购买和使用消费品,特别是耐用品上花费的成本远远大于城镇居民,因此农村居民消费顾虑重重。首先,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居民购置和使用消费品的附加成本远远大于城镇居民,限制了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其次,农村市场环境不规范,使得农民购买商品无保障,一旦发生质量等不确定性问题,损失多半由农民自行承担,这在无形之中又增加了农村居民的心理成本和消费成本,抵消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
二、中国财政支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素制约财政农业支出增长
长期以来, “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城乡二元收入分配政策没有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改变,城乡结构依然存在刚性矛盾。农村社会经济并未出现紧随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变化。财政提供公共产品方面也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各种制度安排是以城市优先发展为实施前提的,在规模和结构方面,财政投入未能在城乡之间统筹兼顾,政府将有限的财力绝大部分投向了占人口1/3的城市,农村居民收入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一直未将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完全纳入公共财政制度内考虑,这种极不完善的制度外供给体制造成了我国目前农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缺失、一般的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及农民为享受仅有的公共产品付出的代价不合理。这些问题更增加了农村居民生活的不确定因素。一方面收入没有保障,另一方面预期支出增加,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不断退化或恶化,最终导致整体消费不足,制约了农村市场消费的增长。
(二)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抑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支农资金中农民直接受益的支出项目资金比重下降,各项事业费的支出比重增加。据统计,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中直接用于支援农业生产性支出比重平均不到35%,用于农村救济类的转移性支出平均比重更是不到5.5%,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比重平均24%,而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方面的支出比重平均高达33%。同时,对农业发展具有长远推动力的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平均比重不到l%。
(三)涉农补贴方式不合理,农村居民增收缓慢
我国对农补贴方式不合理,表现在没有充分利用WTO的框架协议,对农补贴绝大部分是“黄箱”补贴,“绿箱”可用空间尚存,“蓝箱”处于闲置状态。同时,补贴政策目标和执行过程的偏差使补贴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我国补贴的市场化程度低,降低了补贴的吸引力。
(四)农村居民为防范风险,抑制基本消费支出
分析财政投入与所取得的效果时发现: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储蓄起来,而只将其中的一小部分用于当期消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居民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障覆盖率较低。强化了对未来收入与支出增加的心理预期,对农民基本消费支出具有挤出效应。会形成农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观念,除了满足基本消费支出,在其他消费上表现的十分谨慎,因此农民只能通过控制基消费支出来为日后的不测之需做好准备,农村保障的不健全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危机意识,强化了农村居民储蓄,从而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因此对目前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反映不够敏感,这也加大了消费改革实施的成本。
(五)农村消费环境不健全抑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农村消费硬环境是指农村的基础设施等消费配套条件,软环境是指农村消费市场的秩序。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受到来自两种环境的束缚,消费需求难以释放。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不足,导致涉及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基础设施环境不健全,特别是道路、自来水、电、燃气等设施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这类商品使用的条件,运送商品的交通费用,家用电器所需要的稳定的电压、自来水设备、卫星接收系统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不健全严重的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即便这些配套设施达到了城镇水平,农村居民也会因为同样使用这些设施而要比城镇居民付出更高的价格,而放弃购买与此相关的这类商品。无疑,这些都会影响农村居民对一些耐用消费品的购买。
三、拉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财政对策选择
(一)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消费需求最终取决于收入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收入水越高,对消费品的需求就越多。没有收入的增长,消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之木”。然而,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始终是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根本原因,农是一个弱势群体,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这决定了农民增收、农业及农村发展必依靠国家财政扶持。因此,当前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国家财政首当其冲调整涉农策,在对农扶持力度、优化支农结构方面有所作为,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安排在“刃”上。完善财政支农体系,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加;完善和强化补贴政策措施,保证农民直接受益;广开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分担农民风险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标是使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扶、灾有所救、贫有所帮”。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以社保制度的建设为核心,根据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社保标准,有重点、分阶段地加以推广实施,加大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投入力度,使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国家社会保障的福利。
(三)预热农村市场,引导农民消费
从对农村居民相对收入函数检验结果来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很强的示效应。根据该消费特点,国家财政可以通过调整资金使用方向、力度和节奏,采各种转移支付手段来改变产品的相对价格,在农村市场培养那些示范效应强,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辐射作用大的消费热点,达到引导农村居民消费的目的。同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以及同一地区农民的不同消费层次,积极整消费热点,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热点产品在性能、价格和使用条件等面与农村居民需求和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
(四)建立消费配套设施,改善农民消费条件
为农村提供较为充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既是财政支出本来的职责,也是刺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财政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只能择自己提供,这样就会挤占农民本该用于消费的那部分资金。因此,在农民收入平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充足,农民就可以有更多的资金于消费。
作者简介:
李莎,经济学硕士,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财政金融系,研究方向:财政金融。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析农村财务管理中“村帐乡代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后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