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地区民间舞龙文化特色与价值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1472|回复: 3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64
发表于 2020-5-27 10: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川东地区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特色。针对新时期川东地区民间体育游艺活动面临的问,如何使川东舞龙运动特色价值得到较好发挥,以推动民间传统体育游艺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有关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和逻辑分析,结论认为:川东地区舞龙运动具有展现川东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推动经济的繁荣发展、丰富教育事业的发展、顺应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等价值。良好价值的发挥,需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媒体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民间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传承方式方法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川东地区;龙文化;民间体育游艺活动;舞龙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048-  
  
  在中国文化中,龙的寓意深远,影响波及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龙文化,并在龙文化的基础上又诞生了舞龙这项运动。舞龙运动是一种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川东地区在古代属“巴国”,巴地山川险秀,文化底蕴深厚。在封闭的地理环境和漫长的巴蜀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川东地区独有的舞龙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如板凳龙、火龙、扁担龙、蟠龙等各种舞龙运动形式广泛流传民间并传承至今。舞龙这一民间体育游艺活动已经成为川东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近年来川东地区舞龙这一民间体育游艺活动开始逐步分散,人们难得有统一的时间、行为来“回归传统”,并且在中国舞龙运动逐步走向创新化和竞技化的发展道路背景下,扎根于民间传统形式的川东地区舞龙运动的发展方向显得更加迷惘,川东地区民间传统文化阵地受到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川东地区舞龙运动的特色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人手,探索其更深远的社会价值,并探讨如何使川东地区舞龙运动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并得以继续传承,使川东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发扬。
  
  一、川东地区龙文化的渊源
  
  古人对自然现象如:雷鸣闪电、暴风骤雨、云雾缠绕、山崩地裂、海浪翻卷以及人间的生老病死现象均感到神秘莫测。他们无法解释这些现象,认为有一种“神”在操纵和支配着大自然,这“神”力大无穷、翻云覆雨、无所不能。古人于是将这些自然现象和巨大的蟒蛇、两栖鳄鱼以及有头有尾、能起能卧的马、牛、猪、狗等动物联系起来。尤其是对蛇的联想,如:《韩非子》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山海经》记载:“共工氏蛇身朱发”,川东地区古代属“巴国”,“巴”字的本义,按照东汉学者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食象它(蛇)”,是一种吞食大象的巨蛇。正是这种对蛇的崇拜和畏惧,使川东地区一些部落以蛇为图腾和象征。
  人们经过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幻想与创造,将具有“雄鹿的角叉、鳄鱼的脑袋、老虎的眼睛、野猪的嘴巴、水牛的鼻孔、鲶鱼的长须、巨蟒的身子、金鱼的鳞甲、雄鸡的利爪、鲨鱼的尾鳍”这一“群体表象”为“可潜于渊,可行于地,可飞于天”的一一龙。这也生动形象地解释了雷鸣闪电、海啸滚滚、泥石流的情景,且伴有粗狂、深沉的“隆隆”响声,给人以壮烈、恐怖和神秘的感觉。“隆”的响声也与“龙”一样,在古代“隆”与“龙”两字也通用。
  巴地山川江河,自古有雄险幽秀之称,区域内有大巴山、华蓥山以及诸多大江大水,封闭与山谷雨雾环绕的地理环境为龙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巴蜀在地形上为“四塞之国”,古代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游弋于江河之上,会对巴人为什么从来向往走出夔门做出自身心灵的阐释。“四塞”的现状使巴人观念里迫切需要有一种上天下海、无所不能的神力打破壁垒;同时“四塞”的现状促使了巴人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和包容,兼容并包观念逐步植根于巴人的内心,这也是龙文化的精髓所在;巴地灌溉技术的不发达,使得庄稼的丰收与否更多依赖于天气的好坏,“龙”作为风调雨顺、接福纳祥的象征,得到了人们的崇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舞龙除了行雨、祈雨之外还包含了川东人民很多美好的愿望,舞龙寓意团结奋进、象征增光添彩、恩泽荫庇、接福纳祥、风调雨顺等。龙崇拜已经渗透到川东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器物上饰以龙纹以示威仪、民间工艺品上常饰有龙纹、文学艺术作品中常有关于龙的神话、以龙为主题的民间风俗、以龙命名山川城池和楼台殿阁等等。
  
  二、川东地区舞龙项目特色与价值分析
  
  (一)川东地区舞龙项目特色
  1.川东地区龙文化精品――安仁板凳龙
  简介:安仁板凳龙又叫“桥灯”,是指产生于达州安仁乡、流传于周边达县麻柳、檀木、东兴、花红、大滩等20余乡镇,以板凳为道具的一种民间游艺活动,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主要用稻草扎制而成,又有人叫它“草把龙”。据考证,今天安仁乡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移民的后裔。所以,板凳龙在它产生、传承、发展及嬗变过程中,融合了巴文化与楚文化的精髓,是巴楚文化相互融合的典范,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起源传说:安仁板凳龙的起源,与“雨”息息相关。相传许久以前,安仁乡遭遇了特大旱灾,禾苗枯萎、人畜水源断绝,安仁的民众为了发泄对龙王未降雨的愤怒,人们把稻草用篾条绑在长的板凳上,做成龙的形状,一壮汉背负爬行,周围的人则四面围堵逃窜的龙,并拿着锄头、扁担和扫把等工具追打。经过一番追打,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很快就下了一场大雨。于是,有人说板凳龙是龙王的私生子,龙王心疼儿子被打,便下了雨。从此,每当年景大旱的时候,安仁乡的百姓便如法炮制,使得板凳龙的游艺活动流传到现在。与其他地方百姓求雨相反,安仁乡的百姓一反“求”和“乞”雨的态度,而是以“逼”的方式让龙王下雨,这也反映了当地民众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抗争、自己的艰苦奋斗精神。
  制作方法:安仁板凳龙的制作与其他种类的龙制作有着很大的区别。板凳龙是以板凳为基础,采用民间常见的稻草、秸秆、包谷壳、苎麻和竹篾五种物品绑在四条腿的长板凳上,其象征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和四季平安。龙骨通常是用竹篾做成,弯制成龙头、龙蛇和龙尾的形状;龙须和龙鳞通常是用包谷壳制作,用稻草做成龙的身子,最后用苎麻将其固定在板凳上。安仁板凳龙的制作工艺原始而简单、板凳龙形状古朴而奇特,原生态的板凳龙制作完成后是不加任何修饰的。近几年,才开始在原生态板凳龙基础上进行彩绘和装饰,如:将包谷壳和稻草涂上不同的颜色、在龙体上贴上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等吉利词。
  游艺习俗:安仁乡每年正月十六就开始准备舞板凳龙。傍晚,各家的青壮年抬着板凳到桥头集合,并点亮蜡烛连好长长的烛桥,长龙状烛桥浩浩荡荡沿着村路一路游走,这时,各家各户都已备好香案,摆上供品,在家门口等候,烛桥一到,便放鞭炮迎接。在村子里转完后,烛桥便转到附近一            平整的空地上,人们休息一会后,在烛灯引导下,又重新舞起烛桥,排成金灯盘龙阵、蛟龙出海阵、巨龙腾飞阵等各种阵势,形成热烈火爆、别具一格的农村民间游艺节日风情。表演结束后,烛桥还要舞蹈庙前,龙头扛到菩萨前,虔诚点头三次,最后进行“斩蛇”式(散烛桥)。领头人挥手后,所有组成烛桥的人快速抽出栓烛桥的木棍,扛着各自的板凳往家跑,这时的情景犹如天女散花,耐人寻味,据说先跑到家的,就先把福气带到家。
  2.川东地区龙文化精品――石桥火龙
  简介:石桥火龙是产生于达州古镇石桥,流传于周边乡镇的一种民间游艺活动。石桥是达州的一个小镇,始建汉代,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石桥镇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石桥民众为了求得平安,祈求风调雨顺,防止火灾,减少瘟疫,渐渐形成了“耍火龙”的民俗。据《达县志》、《石桥镇志》介绍:公元 19年,达县石桥镇旧称柳杨县。又云:烧火龙在柳杨城、三汇一带流行,“一般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晚上,都要烧火龙,每逢此时,方圆数百里的人,络绎不绝,前往观看。”由此可见,石桥镇烧火龙活动,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了。
  起源传说:石桥火龙的起源,也与“雨”相关。相传古石桥镇十年九旱,民不聊生,一年正月十五,一道士云游至此,很想救善良的民众于水火之中,于是他让当地民众摆好祭祀供品,并嘱咐大家,有神龙经过要立刻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并奉上丰厚的祭祀品。夜幕降临时,东方天空突然流光四溢,半空飞来一条金黄色的火龙,民众按道士的嘱咐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神龙此时口吐祥云,随后大雨滂沱,整个石桥镇久旱逢甘露,人们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元宵佳节。自此以后,石桥人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就自发组织模仿火龙兴云降雨的情景,搞起了烧火龙的庆祝和祈福仪式,这种包含庄稼人美好愿望的行动就得以长期流传下来了。
  制作方法:“火龙”共分九节,有“九九归一”之含义,有龙宝、龙头、龙身和龙尾四部分组成,龙头、龙身和龙尾由麻布连接,长十二尺,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其制作方法,是用竹篾做成龙的躯体,再裱上白纸,涂上颜色,绘上鳞、角、爪,龙长达数十米,浑然一体。龙花由硝磺、柴炭、铁屑等原料按恰当比例配制而成,将龙花放置在用木材烧烤石制花钵经冷却后的花钵内(必须把石料的水分完全烤干),花钵孔直径大致五至八厘米,钵眼直径约一厘米,再加上干黄泥捣实后即可待用。一条火龙由三四十个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乐手、擎鳖鱼、龙虾、金鱼等人,队伍达二至三百人之多。
  传统习俗:火龙制作好以后,请当地有声望的老人前去“请龙”,“请龙”好后,就开始为龙点睛;到了正月初十的下午,群众就敲锣打鼓来到河边,烧香跪拜,向火龙“请水”;从正月十一晚上开始,青壮年汉子便举起火龙,穿梭在石桥的大家小巷,沿途人们抱着用石头做成的花钵追逐着火龙,被点燃的花钵里喷射出红红的烟花,烧向火龙和舞龙的人。到了十五元宵夜,活动进入最高潮。古镇的民众都渴望每年看到火龙表演,认为它能给古镇带来吉祥如意,如果火龙烫到自己,那他们认为今年一定能交好运发大财。正月十六的下午,古镇群众再次来到河畔,点燃烛纸,跪拜神龙,并点燃所制作的神龙,俗称“送龙”,寓意是将神龙还归于大自然中去。
  
  (二)川东地区舞龙项目发展的价值
  1.推动川东地区文化事业发展
  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建设;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进一步强调: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基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川东地区舞龙运动的发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了清新、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服务于人民的能力,丰富了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能提高感染力、吸引力,进一步推进川东革命老区和谐文化建设。
  2.展现川东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
  川东地区龙文化精品,如:板凳龙、火龙等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是当地民众喜闻乐见、过年过节愉悦身心、庆祝丰收、恭贺婚嫁的地方习俗,在其产生和长期的传承、发展、嬗变过程中,凝聚了巴文化的精髓,具有当地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各种龙的制作工艺及其舞龙动作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展现了川东地区的文化习俗,对川东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舞龙作为一种两人或多人的集体配合性项目,这需要参与者必须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齐心协力去展现“龙”的神态和文化意蕴,从而舞出龙腾虎跃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形成和谐的氛围,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社区,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3.促进川东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川东地区舞龙文化产业化发展,由此衍生的舞龙俱乐部构建、舞龙服饰制作、龙的制作工艺以及舞龙赛事开发将繁荣川东舞龙市场。以舞龙为契机,大力打造舞龙这一特色品牌,构建“舞龙搭台,经贸唱戏”的发展理念,将川东舞龙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川东龙和向往川东龙乡,这可以为川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舞龙表演的商业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舞龙产业自身是双赢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这为综合效益的提高及民间游艺活动产业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4.丰富川东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精神指出,特别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舞龙运动走进学校不仅能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而且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舞龙运动是一项发展学生的团结协作、不屈不挠、展现集体智慧的综合性教育资源,能深化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起到珍视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特殊教育作用。参与者随着激昂的音乐,踏着有节奏的步点,在行进中和静止中展现力与美的神韵、展现青少年一代的意气风发精神面貌。舞龙运动无疑是川东地区乃至全国学校教育资源的最佳素材之一,必定能为学校体育教育开创新的局面。目前,川东地区高校四川文理学院已将舞龙运动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并在2011年2月参加了达州“元九”登高节“群龙闹春”活动,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5.顺应川东地区全民健身运动发展
  后奥运时期,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如何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提高人民大众的健身意识,以此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已经是迫在眉睫。国家全民健身日的确立、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将全民健身活动推向一个新高度。2011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需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这也进一步            重申了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舞龙作为川东地区的民俗运动项目,制作成本相对较少、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以表演娱乐为目的,也可以以竞技观赏为目标。舞龙的动作技法多种多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参与者会有较高的热情,同时完成其各种动作时具有变化多端的节奏,将力度、幅度、速度、灵敏、协调、耐力等各类运动特点揉合于舞龙的技巧之中。这种愉悦身心的锻炼形式结合本地的人文地理特色,能适应后奥运时期全民健身的发展,同时也能弘扬民间传统文化特色,必将成为后奥运时期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新亮点。
  
  三、川东地区民间舞龙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川东地区民间舞龙发展存在的问题
  1.政府支持相对有限
  当地政府的扶持是川东地区舞龙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川东地区舞龙形式多样,每年的新春佳节前后已形成固定的舞龙习俗,舞龙这一传统的民间游艺项目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强大的群众基础固然重要,但是,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总体上看,川东地区舞龙生存基础薄弱,地区地方支持力度相对有限,大部分的舞龙运动都是群众自发组织进行,处于无序的、无组织的自发状态,缺少宏观的管理和调控,发展空间相对狭窄,不能够形成良胜的发展路子;其次政府对舞龙产业发展重视不足,大部分仅仅是在春节前后作为一种节日庆贺的手段,不能够将其上升到舞龙产业的高度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政府舞龙产业的经费投入和器材购置。
  2.媒介宣传相对薄弱
  当代社会,媒介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川东地区舞龙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媒介这一重要手段,将其推广和宣传。但是经调查发现,川东地区各大媒介对舞龙运动的宣传少之又少,仅有的也是在春节前后花很少的笔墨和时间来给春节这一欢庆的节日气氛做一个点缀。究其原因,不能仅归结于媒体对舞龙产业的不重视,另一角度看,舞龙产业其自身的发展和定位也导致了媒体宣传的缺失。当地舞龙产业处于初步发展时期,没有很好的利用,媒体这-工具发展自身,其自身定位也仅限于春节这一时段,时间上的局限性导致了媒体的宣传缺失。
  3.交流展演场地的局限
  社会转型期的到来,经济高度发展,民间活动高度分散,使人们难得有统一的时间、行为来“回归传统”,传统文化阵地受到严峻挑战,川东地区舞龙运动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农村的改革解放了富足的劳动力,很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其赚钱超过了舞龙,他们必然会放弃以舞龙为职业,致使了民间游艺不能够正常的传承和延续。民间游艺活动生存的条件逐步丧失,古老的游艺活动由于缺乏时代性而被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逐步冷落。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促使农村人民追求城市生活的目标,其所付出的劳动和所要承担的压力较大,为了能让家里过上小康的生活、为了能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很多艺人不得不去为此更多的工作。快节奏的城市化生活打破了原有的生活习俗,越来越少的人们再去参与舞龙这一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参与舞龙的人也日趋减少。
  4.传承方式方法的制约
  民间游艺活动的传授一般都是依靠人们一代一代的口传心授,川东地区舞龙运动也是如此。但是,一方面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更热衷于电视、电脑、录像等数字化的新鲜事物,而对舞龙这古老的民间游戏活动很少有兴趣;其次,如前所述,更多的青壮年生活压力的增加和迫于生计,放弃了舞龙这一事业,而去打工养家;第三,一些颇有造诣的民间舞龙师傅的相继去世,未能够留下舞龙的相关文字记载,即便是健在的为数稀少的艺人因年事已高,记忆衰退,也无法完整的传授技艺。以上原因造成了民间舞龙运动传承的断层现象。
  在民间游艺活动保护方面,也有许多的爱好者正积极投入该地区游艺活动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为川东地区民间游艺活动的传承和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这些群体由于处于非组织状态,又缺少各方面的支持,导致研究水平相对不高,在整理游艺活动的原生形式过程中过于强调细节,导致内容琐碎平淡,缺少文化内涵和鲜活的民间游艺特征。
  
  (二)促进川东地区舞龙运动发展的建议
  1.地方政府政策支持是推进民间游艺活动发展的基本保证
  首先,政府的宏观管理和适当的调控是川东地区舞龙运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龙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其次,政府对舞龙产业的资金投入及其该产业的发展空间拓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政府主导“舞龙搭台,经贸唱戏”理念,不仅仅能促进本地舞龙产业的大力发展,同时对于繁荣本地经济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确立以农村为重点、学校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舞龙运动推广方式。形成政府引导、行业协会支持、现代性生成机制促动的制度化建设体系。最后,政府应尽快将具有当地特色的舞龙精品申请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以便进一步保护和发展。
  2.积极主动与媒体联姻是促进民间游艺活动发展的必要手段
  当前,舞龙运动在逐渐向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想把舞龙产业做好,必须充分利用媒体的推广宣传这一手段,使媒介与舞龙“联姻”,通过媒介的宣传,使更多的群众了解舞龙、参与到舞龙运动中来,促进舞龙产业的发展。通过媒体的宣传,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舞龙运动所带来的震撼和审美享受,能进一步地了解川东龙文化的发展,使川东舞龙运动成为人们的焦点。
  3.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推动民间游艺活动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能将民间传统文化阵地的萎靡全归结于外界的冲击,民间传统游艺活动要想发展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挖掘自身的内涵,丰富自身的外延,以尽快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树立“舞龙搭台,经贸唱戏”的理念,整合舞龙产业良性发展的路子,构建现代舞龙产业发展新模式,以此惠及更多的民间游艺群体,吸引更多的民间艺人加入,形成民间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4.传承方式方法创新是推动民间游艺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
  广泛收集川东地区民间游艺精品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录、分类、编码并建立专题档案,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将川东地区民间游艺活动精品制作成数字音像,从而将其系统真实的原生态保存。其次要加大发掘和整理的力度,重视与巴文化相关的文化元素,建立民间游艺活动陈列馆,扩大旅游开发,把川东地区巴文化游艺活动与旅游有机结合,适度进行开发性传承保护并产生经济效益。
  
  四、小结
  
  民间游艺活动源于民间生活,表达了民间群众的需要,展现了民间群众的淳朴,川东舞龙运动植根于民间,已成为川东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深入挖掘川东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影响,对进一步研究川东民间民俗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增强民众体质的需要,也是实现文化乐民、文化育民和文化富民的需求,更是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川东地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需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纳米艺术相关的若干概念
下一篇:化石在电影里复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5-27 10: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5-27 10: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20

帖子

558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81
发表于 2022-3-13 08: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