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

[复制链接]
查看: 1388|回复: 4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630
发表于 2020-6-4 11: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苏省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考察的重点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理解阶段,真正深层次意义上的鉴赏涉及不多。04年要求学生结合诗句具体说明柳中庸《征人怨》为什么是一首边塞诗;05年要求说明李益的《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微风”是如何贯穿全篇的,这是一个问题,还有第三小题直接问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01年第2题考的是对辛弃疾《鹧鸪天・送人》最后一句“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的理解;08年要求概括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颔联及颈联内容;09年要求具体列举“风尘恶”的景象;10年要求指出《送魏二》一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11年考的是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要求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以上考的都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还有一些题目,请学生回答作者的思想感情,其实还是理解的问题。
  一、要了解诗歌的表达特点,对诗句进行合理补充调整
  诗歌要在短短几十个字把作者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就必须高度凝练,就必须将大量内容进行压缩,其中有很多东西被省略掉了,它是一种高度省略的艺术。所以在理解诗句的时候要注意将这些被省略的内容通过想像补充出来。再现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另外,由于诗歌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要讲求押韵,又要讲究平仄,所以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就要将一些语序进行调整。比如毛泽东有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最后一句之所以不说“慷慨”,而说“慨而慷”,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在理解诗句过程中,有意识地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对诗句内部词序作适当调整,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比如,苏教版选修教材《古代诗歌读本》中收编了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其中颈联是这样两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很多学生对这两句不能理解,原因就是不知调整变通。我引导学生根据写作背景及诗歌内容,合理想象补充,将这一联语序重新组合,学生很快正确理解了诗句:当年远离故园来到此地,系舟登岸,到如今已经两年了,想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这样正确理解了诗句,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也就不难把握了。
  二、紧扣文题,把握诗歌抒写的内容
  一般来说,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通过题目,我们可以了解诗歌抒写的内容及基本情感。比如,杜牧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题目表明了写诗的缘由;陆游的《书愤》,题目表明诗歌愤慨的基本情感;《征人怨》这首诗,从题目可以看出是一首边塞诗,表达的是战士对边塞戍边生活的厌倦;再比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交代了时间,基本内容,基本情感。不少学生在理解鉴、赏诗歌时不关注题目,只在诗句的字面意思上绕圈子,结果导致对诗歌意思的错误理解。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少学生将这首诗看成是一首抒情诗,认为表达的是诗人对这湖水的喜爱之情。但如果关注一下题目,不难发现,这首诗其实一首哲理诗,“半亩方塘”是个比喻的说法,表达的意思是,只有多读书,多接受新知识,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才能心灵澄明,才思不断,才能达到新的思想境界。再比如唐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一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同样也是个比喻的说法,表达的是作者在参加考试之前紧张不安的心态。如果学生忽略题目中的“近试”二字,而死抠诗句的字面意思,就很容易把它错误地理解成一首闺妇诗。所以,我们说读诗从读题目开始,紧扣了题目,也就掌握了解读诗歌的钥匙。
  三、关注诗歌的注解,了解作者及背景
  关注诗歌的注解,了解作者及背景,其目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文学鉴赏讲究知人论世,读诗当然也是这样。对诗人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无疑对理解诗句,把握诗歌抒发的情感至关重要。尤其是考试时,关注诗歌下的注解是绝对不能少的,高考的试卷非常严密,绝不可能把可有可无的注解放在试卷上,注解不是对理解诗句有用,就是对把握思想感情至关重要,绝对不能视若无睹,轻易放过。江苏卷的诗歌鉴赏题几乎年年都有注解,这些不能不顾。
  李清照是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其很多词作都是抒发孤独寂寞之愁绪的,但如果不了解每一首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不了解作者的家庭变故情况,就很难把握不同词作之间的情感差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待字闺中时的惜春之作,虽然有凄婉的愁绪,但更多的是惜春而非伤春,体现了高雅的情愫;《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作者在丈夫出门在外时,难耐孤独而引发的愁思,“花飘零水自流”所表现出来的青春易逝的伤春之情就非常明显了。而《声声慢・寻寻觅觅》则是作者国亡家破,南渡之后的作品,如果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所发的愁虽然深重,但它会随着丈夫的归来而消解的话,那么,《声声慢・寻寻觅觅》所抒发出的愁绪就不可与之相提并论了,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愁是永远不能消解的愁。所以说,关注诗歌注解,了解创作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四、抓住意象,再现意境,体验情感
  我们知道,诗歌主要是通过一个个的意象来营造意境抒发情感的。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萧瑟凄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远离家乡,孤独无依的愁苦之感。所以鉴赏诗歌时一定要抓住诗歌里的主要意象,把握这些意象的色彩,特点,借助这些意象,加入想象,再现作者所营造的意境,然后设身处地揣摩作者在此时,此地,此景中会有什么样的情感。离开了对一个个的诗歌意象的把握,架空分析诗歌情感是没有意义的。
  理解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了诗句内容,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鉴赏。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我的自画像
下一篇: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中的情绪调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6-4 11: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79

帖子

521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9
发表于 2022-3-12 17: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48

帖子

53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23
发表于 2022-3-13 16: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雅宝题库就是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20

帖子

243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31
发表于 2022-3-14 05: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网考怎么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