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环首都经济圈是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样板田和试验地,其成功经验将发挥示范效应,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应发挥财政行为的积极效应。本文认为,环经济圈的政府必须立足于夯实基础、促进融合、引领发展这一主线,加强财政行为的创新和协调,为京津冀一体化的纵深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首都经济圈;财政行为;协调
中图分类号:F8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123X(2011)11-0080-03
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打破地区问行政区划界限,通过区域经济联合,促进区域经济优势的充分发挥,逐步缩小区域内部问的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风起云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不一定必然带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诱人愿景,环京津地区贫困带的存在就足以证明这点。撇开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是,各地政府财政行为的差异,以及由此衍生的资源流动格局正在影响甚或加剧了京津冀之间的发展差距。
经多年酝酿,河北省、北京市两地将在环绕着北京1000公里、2.1万平方公里、13个县市区范围内建成环首都经济圈,最终将其建成发展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绿色生活高地。可以说,环首都经济圈是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样板田和试验地,其成功经验将发挥示范效应,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财政乃庶政之母”,财政收支行为体现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以及政策取向。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这个“第一战略”实施进程中,应发挥财政行为的积极效应。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运行机理,结合河北省、北京市两地社会、经济状况,按照两地党委和政府的战略部署,我们认为,两地财政行为必须立足于:夯实基础、促进融合、引领发展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近期两地财政行为重点应该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福利落差;高起点出台优惠政策,净化投资环境;促进产业与科技双对接,夯实腾飞基础。要实现这些目标,京冀两地应大胆创新,联手出击,加强财政行为的创新和协调,为京津冀一体化的纵深发展“给力”。
一、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程中的“短板”分析
1.生产要素和技术自由流动还受到行政区经济的约束。由于受行政区划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生产要素流动不够顺畅,京津冀之间蕴藏的资源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稀缺资源的流动受到很大制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2.对首都经济圈的一体化认识不到位、观念不统一。调研中发现,地区间对一体化的认识存在着一定分歧。目前有几种认识倾向:一种倾向是河北认为多年来维护京畿安全稳定的成本没有内在化为收益;一种倾向是天津认为和北京合作才能实现“给大象插上翅膀”的梦想;另一种倾向是北京唯恐沾染上河北省这个“穷亲戚”。在不同的倾向下,各地对一体化的理解只是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上,而没有从区域经济整体利益的层面去理解,势必难以形成合力。
3.产业同构化,地域问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大。多年来,京津冀之间习惯于各自为战的竞争状态,各地产业发展自成体系,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在财政利益协调机制未能及时跟上的情况下,成为产业对接以及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同时,从经济总量(人均GDP)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按钱纳里的标准),目前京津地区已进人工业化后期或高度工业化发展阶段,而河北省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因此使其成为区域发展的“飞地”,大量的资本和人力都流失到京津地区,这将是京津冀一体化或者环首都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的一个主要障碍。
4.财政利益分歧依旧存在,缺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上的利益补偿机制。调研中发现,由于历史和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河北北部与京津接壤地区,特别是环首都地区,形成了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带。对此,很多人认为是历史政策造成河北省单方面对京津地区的“奉献”是主要原因。比如张家口、承德市几十年来已向北京官厅、密云水库输水数百亿立方米。为保证向首都供水,国家不允许上游新建蓄水设施,严格控制高耗水农业,许多农田、农民饱受干旱之苦。同时,环首都各县市严把项目审批关,对污染较重的项目,一律不批准上马。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建立公共财政的区域补偿机制,通过规范的利益转移来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经济薄弱地区的保障能力。
二、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程中财政行为的方向
1.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福利落差。环首都经济圈各县市与北京市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落差很大。尤其是在教育文化、治安状况、基础设施、养老医疗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过大,使得环首都经济圈的资源吸引力不足,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如果随着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推进,这些差距不能得到及时的消弭,甚至有放大的可能,那么蓄势待发的一体化进程就丧失民意基础。因此,两地政府应该联手出击,保证财力,补齐基本公共服务这块短板,消除后续的对接障碍,让经济圈内人民受惠,让蓄势流动的资源得到正确引导。
2.高起点出台财政优惠政策,净化投资环境。不难想象,随着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大量优惠政策行将出台,这就涉及如何确定优惠政策的起点。当前流行的说法是“政策比当年深圳更优惠”,对此,本文认为,环首都经济圈的优惠政策应该伴着“高起点”的原则,做到以下三方面:
优惠程度的可比性问题。如果说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进程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也理当是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政优惠政策也当以此为标准。至如是否要“比深圳优惠”,值得考虑。因为,就资源的流动抉择而言,往往是在相邻地区之间比较。所以,环首都经济圈的优惠政策可以避开几千里之遥的深圳,而应以近在咫尺的滨海新区为参照物。优惠政策应以可持续发展为起点。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将其建成我国北方瞩目的发展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绿色生活高地。这透露出了决策层对环首都经济圈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殷切期望。因此,财政优惠政策应该杜绝“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急功近利时效观,树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政策时效观;财政政策的优惠应坚持“以为人服务为主,为资本服务为辅”的政策目标;重新建立财政优惠政策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去GDP泛化现象。优惠政策应以财政承受能力为度。当年深圳的改革开放是国家战略,其优惠政策是“举全国之力”,此次的环首都经济圈建设是“举河北1000万人之力”,两者不在一个层面。因此,此次行将出台的诸多优惠政策应该以河北省或者北京市的财政承受能力为度,要正确处理“用尽力”和“巧用力”的关系,尽量发挥财政政策杠杠“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优惠政策应进行形式多样化创新。优惠政策的目的在于形成政策“洼地”,以便让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入。问题在于,在环首 都经济圈建设进程中,百业待兴,财政压力很大,这些“洼地”不一定非要政府“挖”。即便是需要政府支持,不妨进行诸多制度创新:多出政策少出钱,政府不必大包大揽;优惠形式以引导性的财政支出为主,以减税让利为辅,使得政策导向显性化;优惠的程度应以参与式为主,点到为止,诱导社会力量的参与,避免财政全程陪同式的扶持。
3.促进产业与科技双对接,夯实腾飞基础。河北省将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产业定位为:高技术、高附加值、特色鲜明的产业带,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可以看出,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是环首都经济圈的“命门”,不然,环首都经济圈充其量就是一座座“卧城”。与北京相比,环首都经济圈不仅存在明显的产业梯度落差,也存在日渐扩大的科技落差。两地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区域产业转移,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经济协作重点。但是,这不意味环首都经济圈成为传统产业和落后产业的“收容站”。如果若干年后,环首都“贫困带”变成环首都“污染带”,则更为不幸!因此,值此大力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之际,河北省与北京市理当实施产业与科技“双对接”战略,方能摆脱低端锁定的分工惯势,把一部分具有优势的制造业以新技术武装起来,同时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双赢”,实现两地由产业联盟向科技联盟的转化,为河北省未来的经济腾飞积蓄力量。
三、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程中政府问财政行为的协调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同主体财政行为的协调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认可和借鉴。且不说欧盟财政政策的协调那样的大手笔,国内也有现成可资借鉴的案例,比如乌昌财政一体化运行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京冀两地财政能力差异很大,如果听任两地财政进行全方位而雅序的财政竞争,必将导致“个体理性,集体非理性”的结果,前些年诸多事实也证明了这点。高屋建瓴的看,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标志着两地实现了由“竞争”向“竞合”的实质性转型。当然,这也要求两地进行大量的行动协调,不然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难以为继。
结合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程中近期财政行为要点,本文认为,未来京冀两地财政行为的协调有如下结合点:
1.建立财政协调组织。为了削弱行政藩篱对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影响,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必须由河北省、北京市党委和政府出面,组建一个涵盖财政厅、发改委、交通局、旅游局等单位的联席平台,定期通报情况,现场处理问题。就财政协调而言,可以成立“环首都经济圈财政联合委员会”,河北省财政厅、北京市财政局、环首都13县市为会员。下设政策协调办公室、转移支付管理办公室、建设规划办公室、争讼处理办公室。
2.规范财政竞争秩序。基于“共赢”和一体化的需要,必须重新界定财政竞争边界,规范财政竞争行为。首先实现北京周边市区与河北省环首都县市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避免落差而引致资源的极化效应。第二,两地财政优惠政策的出台都必须提前征得双方的“谅解”和“备忘”,避免互相拔高优惠价码。第三,两地如存财政争议坚持协商解决,不能在未经磋商的情况下一方采取报复或诉讼行为。
3.联手财政监督行动。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将“空降”大量的优惠政策、“空降”大批资金和项目,而且还涉及诸多国有产权变更等事项,为各级部门和官员“寻租套利”提供了机会。为净化投资环境,为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保驾护航,两地财政必须联手加强财政监督,既保护国家利益,又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4.争取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这标志着环首都经济圈这已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可以借此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给予京津冀地区差别性的财政、金融政策。
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程中财政行为的创新
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为多样化的财政制度创新提供了“温床”和“沃土”,京冀两地完全可以通过财政行为创新缓解财政运行的压力。
1.创新横向转移支付行为。转移支付是平衡财政落差的有效工具,主要有横向转移支付和纵向转移支付。北京和环首都经济圈之间存在着横向转移支付的条件和经验。北京市对张家口的环境及生态补偿一直成为财政学界横向转移支付的典范。值此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之机,本文认为可以继续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第一,转移支付内容的创新。北京对环首都经济圈的横向转移支付可以包括环境生态补偿、公共品外溢性补偿、产业转移与消化补偿。环境生态补偿主要是对环首都地区为保护首都必需的自然环境所做贡献的补偿;公共品外溢性补偿主要是环首都经济圈的治安、城建、教育等公共服务缓解了北京市同类财政支出的压力而做出的补偿;产业转移与消化补偿是北京地区落后产能的转移至环首都经济圈给后者增加了消化和升级压力而做出的补偿。第二,转移支付方式的创新。在近期,应以有条件拨款或者有条件配套拨款为主。也就是北京对环首都经济圈的转移支付与具体项目挂钩,特别地要与那些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当地居民基本生活的基础性项目挂钩。让两地人民体会到温暖和关怀,享受一体化的好处,增强一体化的信心。第三,转移支付环节的创新。主要是指延伸转移支付的链条,一直要延伸到乡村级。要形成市对县、区对乡、居委会对村等多形式的转移支付渠道,减少转移支付的中间环节,避免“雁过拔毛”的现象。
2.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容乐观的是,环首都经济圈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北京市相比差距很大,如果任其发展,那么来自北京市经济和社会辐射将得不到延伸,“辐射”就变成了“反射”或“折射”。
按照当前交通体系规划,要求构筑与首都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预留对接首都的地铁、轻轨、高速公路、高铁等快速通道,打造环首都半小时经济圈。完善以机场、港口、车站为中心的内外连接、便捷的交通网络,打造立体式环城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等等。可以想象环首都经济圈基本建设支出巨大,保守估计也在1000亿左右,给原本艰难的河北财政增加了巨大压力。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行大量而有效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比如可以委托财政部发行“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债券”、也可以借鉴“BOT”或“BoTT”等投资方式,逐步形成由政府、企业、个人和外商等多重主体参与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体制和机制,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3.创新产业与科技双对接的财政支持系统。从理论上说,产业转移可产生要素转移效应、产生结构长大效应、技术扩撒效应等。这些效应能否转变为现实性的关键在于区域问要素转移中的固有技术级差与产业梯度落差的缩小。北京和环首都经济圈之间可以发挥财政机制的调控功能、保障功能,通过公共投资、转移支付、经济刺激、直接控制、政府采购、公共区位等财政杠杆的运作,促进科技人才和成果在两地之间跨地区流动,以科技融合促进产业转移,建立高端产业集聚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分析下一篇:浅谈银行收费定价体制下公民知情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