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由于宗教的传承和文化的取舍,穆斯林画家都主攻装饰艺术,建国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扭转,画家们开始进行现实主义的油画创作。时至今日,新疆油画已成为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她的发展历程是循序渐进的、厚积薄发的,正是由于阶段性的积淀和进取才形成了现今蓬勃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新疆;油画;历程;现实主义
新疆的油画现实主义的创作面貌是建国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涌现出一批以揭露和批判腐朽旧社会的现实主义力作。创作方法受前苏联绘画的影响显著。
哈孜・艾买提油画作品《罪恶的审判》表现了一个巴依通过宗教法庭的不法审判而霸占民女的瞬间,作品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情节起伏跌宕,震撼人心。哈孜・艾买提以高超的绘画技巧再现了那个黑暗的年代。细腻的笔触,真实的描绘,对客观场景的刻画雅不显示出其高度写实的创作意图。
从创作意图,到表现技法,画家都旨在追求一个“真”字。令观者仿佛身临其境,被其宏大的气魄所震撼,被其高超的写实技艺所折服。
文革前后
文革之前,新疆油画主要以建国初期火热的现实生活为题材,在技法上仍受前苏联油画影响,但这一时期是主题性创作的开始,构成了基本形态的油画创作格局。
建国初期,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因此这一时期的油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健康,体格健硕,脸上洋溢着与时代相符的喜悦之情。这些朴实雅华的描绘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最撼动人心的劳动者之美。这就是写实的力量,最淳朴而又最有力。
此时的油画创作具有科学、完整、合理的特征,但难免公式化。
继而发生的巨大转变是在文革期间,主题先行的政治影响同全国一样,这个时期的创作思想没有形成自然发展的面貌,油画题材与全国同步,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政治运动下的生活情境,人物心态,只是稍融进一些地方特色。各级文化部门仍以学习班的形式组织人员创作,画家们都以服从政治为前提,歌颂“文化大革命”以及歌颂“新生事物”,反映工农业生产建设成为创作主题,艺术形象的“高大全,红光亮”成为典型。代表作品有阿不都克里木・买买提力的《我的孩子生活在幸福的毛泽东时代》。
在文革期间的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画家对于领袖毛泽东的爱戴与尊敬。
虽然有过分强调新时代儿童的健康面貌,和对伟人形象的夸大这一特质,但这一时期的油画作品总体是符合写实要求的,人物造型比例合理,客观环境描述准确。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的创作明显地表现出独特的地域性风土人情和对大自然的客观描绘,虽然地域性在这个时期有一定的特点,出现了一些个性十足的作品,但总体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审美特征。
哈孜・艾买提的代表作品《木卡姆》便是诞生于此一时期,二十几个木卡姆艺人布满了整幅画卷,他们身形不一,神态各异,他们之中有饱经沧桑的耄耋老者、有皮肤黝黑的乡村壮汉,还有血气方刚的青年小伙,他们跨越了年龄、职业,却有着共同的灵魂内在:木卡姆。画面人物或沉重、或陶醉、或深思、或喜悦,都沉醉在悠扬的乐曲中,因木卡姆而绽放出耀眼光芒。
画家以他纯熟的技法,将已深植灵魂深处的民族之魂挥洒在画卷上,沉醉的神情,奏乐时手臂上凸起的筋络,精致的维吾尔纹样的地毯,细微之处的刻画也极尽写实之能事。
这一时期的作品已呈现浓郁的地域特征并充分展现了新疆特色审美内涵。但遗憾的是,此时的新疆油画界并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的绚烂局面,只有少数画家的作品能够在体现时代内涵,符合时代需要的同时融合具有新疆特色的元素,因而总体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审美特征。
九十年代中期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创造艺术精品的精神指导下,油画创作显示出了充沛的活力和空前的面貌,井呈现出鲜明的艺术品格和文化指象。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画家的影响反映在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题材等方面。此点在买买提・艾依提创作的《故土》系列中可见一斑:画家仍在表现一个永恒的主题一对的眷恋,然而在绘画语言和表现技法上较之以前已有不小的突破。主人公是新时代的农牧民,神态、服饰、劳动工具自然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在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主题下新疆油画界也吹进了改革和希望之风。《故土亲人》的画面没有繁缛的语言,画面既有着传统现实主义的严谨、细腻,又因为画家的吐故纳新而使得绘画语言进发出新的生命力。这幅作品在叙说画家内心私语的同时,青年一代画家的奔放和激情也得到尽情挥洒,笔触自由奔放,但这丝毫没有背弃现实主义的严谨内涵。
尤为可喜的是这一时期的画家已经开始思考新疆油画的发展问题。如何在中国油画的大环境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成为众多新疆油画家思考的新命题。
九十年代末至今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固步自封会将艺术引向毁灭之路。受西方油画技法和审美观的冲击,油画界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彷徨,变革带来的阵痛决不仅限于一代人,一些中青年画家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开始尝试将西方传统油画技法和语言中国化并且新疆化,试图走出一条新疆特色的现实主义油画之路。
努尔买买提・俄力马洪的《情系故土》是第十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描绘的是深秋时节一条故乡的路,绵延至远方。道路两旁是深秋的灌草丛,天空与地面浑然一体,昏暗的色调寄托了画家对于故乡深沉的眷恋。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年轻油画家的探索和尝试,作品中的民族元素不再表面化、符号化,文脉性特征已凸显,画布上一种根植于灵魂的内在品格在跃动,一种更能打动人的精神在流淌。
从这一幅幅血脉奔腾的作品中我们能预见新疆现实主义油画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一代油画家在接受和适应外界文化的同时能够固守住本我,将具有新疆特色的审美价值取向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他们必将为新疆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开疆拓土,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建新《关于当代油画家的几个话题》.中国油画[J]2002年3期:55―5
[2]王锋.《油画新疆》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艺术创想――幼儿美育的培养下一篇:对健美操创编过程中音乐与动作关系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