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复制链接]
查看: 626|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63
发表于 2020-6-15 11: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的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向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这些内容呈现是以“问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学习活动成为他们主动进行着快乐的事情,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成了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何把自己的知识“教”出来,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吸收”进去,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产生“共鸣”。在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故事,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充满了令孩子向望的童话世界。因为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他们能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能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得到开心的一笑,能从故事的寓意里得到感悟和引发思考,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故事情境,在小学低中年级用得较多。如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一节课中,这样导入新课: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这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 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候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师继续讲:“好吧,给你 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候,怎么样? ”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 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 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同学们坐在位子上已笑得前仰后合。这是老师话锋一转:“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一个“猴王分桃子”的童话故事令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笑声过后,带给孩子们的是更深层面的理性思考:“为什么桃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可每只小猴得到的仍是2个桃子呢?难道这里有什么秘密吗?”巧妙地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变得有趣而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境,从而使他们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愿意参加的一种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比赛等形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从而让学生在做游戏的活动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节课时,我让学生们进行一个找座位比赛。请大家根据教师发的座位卡片找座位,看哪些同学能正确快乐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大部分学生的卡片都写好如:“第2组第3个”等,个别同学的卡片写着第()组第3个、第1组第()个、第()组第()个]大部分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可是有三个同学找了一会儿,没找到,急得满脸通红。这时老师说:大家想象,他们三个为什么找不到座位?通过大家讨论补充,都明确要准确找到座位,就应该写明是第几组第几个。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座位入手,创设一个重排位置的情景,将学生引入这堂课的重点――确定位置所需要的条件。这样一来,将原来科学化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亲切。正是由于将知识生活化,才使本来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格外生动,学生也有话可说。
  三、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质疑是学生动脑的一种表现方式,还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的形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还要启思、设疑,引导学生在明白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质疑,巧妙的释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四、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悬念设置于课始,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悬念设置于课尾,则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悬念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悬念。
  创设悬念情境能激发求知的火花,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诱之深入。
  五、创设期望效应,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数学情境的一个作用就是给纯数学加入一点人情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因为教师本身就可以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对数学成绩不佳者,不应该轻易的给他们扣上“差生”的帽子,当他们的数学学习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期望、信任和真挚的爱,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取得化败为胜的成功。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对学生每一次积极的发言都应用期待的眼神或适度的诱导进行激发,有赞许的目光或适当的表扬给予激励。一旦学生获得了这种期望的信息,便会产生积极的“鼓励”效应,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心理上的动力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崔召镇崔召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谈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性
下一篇:浅论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6-15 11: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27

帖子

51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40
发表于 2022-3-12 20: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4

帖子

52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44
发表于 2022-3-14 07: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