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乌桕在我国分布广泛,生态经济价值较高。介绍了乌桕林丰产营造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造林、定干、树形培养、修剪等内容,以期为其丰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乌桕林;丰产;造林;树形培养;修剪
中图分类号S 25.5+1;S1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5139(2011)11-0222-02
乌桕又名乌桕子、桕子树、木油树、木子等,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乌桕属植物,乔木,高15 m,寿命长,可生长几百年,结实期可达100年以上[1-2]。该树种喜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陕西、河南、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及台湾等省。乌桕全身是宝,其根、叶可入药;种子可提取类可可脂,并且产油率非常高。同时,乌桕籽还可提取多种润滑剂、生产燃料,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当今低碳时代不可缺少的生物质能燃树种之一。现将其丰产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1造林地选择
乌桕适应性强,实生范围广,但尤为喜光和湿润的立地条件,因此乌桕造林地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势开阔,质地疏松,土壤深厚肥沃,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雅污染,pH值在 .8以下的偏酸性土壤[3-4];二是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三是不位于风口和工厂排烟囱的下风方向;四是荒山、荒地、荒坡、退耕还林坡地及四旁闲隙地等均可。
2苗木选择
实生苗或组培苗一律选用良种壮苗,选用1级苗,不用劣质苗;实生苗为一年生,确保地径1 cm以上;组培苗应为自养过渡苗,其过渡期应满足2年以上;异养过渡苗一律不可作造林苗木使用;造林苗木应健壮、雅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苗木来源应做到就地起苗、就地造林[2]。
3造林
乌桕造林一般在早春进行,根带土移植,树木正处于休眠期,可提高造林成活率。荒山、丘陵及垄岗地带造林,因地形复杂、高低不平等,为防止水土流失、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造林整地宜采用水平阶式(梯地或带),也可采用鱼鳞坑式[3]。整地在入冬进行,挖1.0 m×1.0 m×0. m大穴或采用宽深为 0 cm× 0 cm的水平阶抽槽法整地。为充方改良和风化土壤,整地时应将穴或槽内土壤与表土分放。造林时可采用等距或不等距定植,上下2行树采用“品”字形方式栽植;规格以4 m×4 m或3 m×4 m为宜;密度保证在 15~825株/hm2。为实现幼树速生,造林时以有机肥10~15 kg/穴与土壤混合后施入穴内。对于特殊地带造林,低洼或滩涂地营造乌桕林,造林后应在林地四周挖50 cm×50 cm排水围沟,并在林地中间挖“十”字形20~30 cm宽的腰沟与围沟相连,以免林地雨季积水。
4定干
为促进丰产,应摘芽促长,定干培形。乌桕因梢部顶端木质化程度低使每年枝条顶梢枯死,造成主干及主枝延长枝不明显。要培养乌桕良好的干形,乌桕造林成活后,根据已发出枝条的多少和生长方向,以人工摘芽的方法控制多枝形成,有目的地去掉一部分枝条,只保留1~2个与主干角度最小、又几乎是纵向并生的枝条。这2个枝条的作用,一个留作第1主枝使用,另一个作主干培养。所留2个枝条应是当年抽生的嫩条,除下垂枝、直立枝应摘掉外,其余所抽生的枝条应全部保留;当进入翌年的4―5月,乌桕新梢抽出之时,用同样的方法在上年保留位置较向上的1个枝条上进行摘芽,同样摘除多余的枝而保留2个理想的枝,一个作主枝培养,另一个留作主干培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摘芽只进行3~4年,主干达到 0~80 cm;留主枝时应保留上下层间距20 cm以上;所留主枝均匀围绕树干分布,55~ 5 cm层间内不可重叠。
5树形培养
5.1双层形树形
双层形树形为上下2层主枝组成的树形。先从主干40~ 0 cm处选出第1主枝,经过培养作树体第1大型结果枝;而后随着主干的生长,在距离第1主枝高15~20 cm,于第1主枝夹角120°处选出第2个主枝,然后用同条件选出第3个主枝;经过一阶段培养,乌桕树主干达一定高度,在距离第3主枝上方35~40 cm,距下面第1主枝95~100 cm处选留第2层第1个主枝,之后距离该枝条高度达15~20 cm处再选出最后一个主枝,以后对每个主枝进行结果枝的培养和充实。该树形上似馒头状,下似盘状,表面积和结实部位都大,利于高产。
5.2开心形树形
该树形培养应在主干高生长达40~ 0 cm时可选择培养第1主枝,第2个主枝及第3主枝分别高出第1主枝25 cm和45 cm;每一个主枝之间的夹角均保持在120°左右,待3个大主枝确定后,将主枝回缩至第3个主枝基部即可。这种树形人们形象地描述:“远看冠似馒头,近看3个大树头(冠)”。这种树形成形快,骨架牢固,光照充足,生长快,树冠及结籽面积较大,易丰产,核果类经济树种普遍采用这一种树形;同时这一树形距地面低,便于管理和采摘,更便于乌桕的病虫害等管理。
5.3圆柱形树形
该树形有一个稳定通直的主干,树形培养方法是:当树干培养至第2年干高达40 cm以上时,应在此高度选择1个健壮侧枝作第1个主枝,之后在第1个主枝顺时针方向90~100°,高度20~25 cm间选留第2个主枝,依此延续至第3~4个主枝;值得注意的是到第5个主枝出现时,它与第1个主枝间距高度应在90~100 cm间并几乎为重叠状;这种主枝的配置方法较科学,主枝间不重叠,层间距离大;各主枝发展空间大;冠面积大,利于高产。
修剪
乌桕喜温,但由于乌桕枝条1年由春梢和秋梢2次完成,而秋梢顶部木质化程度又较差,冬季一过秋梢干枯,枯死部位以下的3~5个芽萌发新梢,所以乌桕雅顶端优势,更雅真正延长枝。乌桕的花一般由春梢顶部形成雄花序,待雄花序开花之后,在雄花序的基部抽生二次梢,并很快在梢顶形成双性花序,一般情况而言,春梢越壮,花序越大,以后形成的果穗也越大。因此,控密集枝条,短截秋梢,合理保留强壮春梢,是获得乌桕高产的关键。
.1主枝
主枝是大小结果枝组(群)的载体(俗称力枝),是乌桕树修剪的重点。一是对主枝的修剪。每1个主枝负载多个大小不等的结果枝组,修剪时不管枝组大小,均应以互不影响生长及开花结实为原则;初结果期每1个主枝一般配2个枝组,盛果期可配2大1中1小4个枝组即可,超过2~4个应疏除掉;二是主枝上每1个结果枝组修剪时,一律不留下垂枝、上下间的交叉枝;三是当主枝先端出现下垂时,应用梢头角度理想的一年生春壮枝换头,俗语讲:“主枝头一低,结的果渐稀”,说明主枝换头的重要性。
.2树冠层间
乌桕树喜光,是春壮枝结实,大多品种雌雄花不同期开放的虫媒花树种。因此,扩大层间距离,解决主枝上各枝组的光照,增加叶量,提高光合产物及提高授粉率是关键;修剪时,首先剪去主枝上的直立枝和背下枝,疏去冠内所有的营养枝,控制主枝基部大形结果枝组扩张,始终保持树冠间大小结果枝组及主枝间有5~10 cm的层间距。
.3果枝
乌桕结果一般在春壮枝部位,修剪时可结合采摘果实时以截枝采果法进行修剪,截枝时壮枝(枝径在0.5~1.0 cm)保留10~20 cm长,弱果枝适当留短点,一般在10 cm左右。同时也可结合春季剪除枯梢时进行类似方式的修剪[4]。
1参考文献
[1] 施雪根,严小燕,顾雪英,等.浅析乌桕树种性状及主要育苗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8( ):98.
[2] 吴峰.山乌桕的育苗与造林技术[J].江西林业科技,2003(5):45-48.
[3] 江小牛.乌桕育苗造林技术简介[J].安徽林业,2005(4):34.
[4] 张英资,吴义财,秦霞,等.信阳市乌桕生产现状及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密林深处出奇兵下一篇:谈谈森林的碳汇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