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民”学校的老师们,从幸福度、成就感、自豪性这些层面来衡量的话,差了某些“金字塔”学校不是一星半点。他们的学生,很少有传统意义上的精英俊才,考取名校、留学海外、名扬世界;他们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名士高师,著书立说、四处讲学、声名显赫。他们更多的是默默雅闻的普通人、雅名氏。然而这群“草根”教师固守着讲台,顶着“迂”和“腐”的标签,“自润”与“外化”师德。
倾泻心底流淌的至诚大爱
社会历来对教师的精神层面要求高,物质层面关心少,导致教师群体很尴尬,一面要维护“师者”的尊严,一面又要为“生计”奔波。而“草根”教师却将琐碎与冗长的生活弹出了温馨的音符。他们坚守着“师爱”,这爱比起人世的众爱多了一份理性、耐性和雅悔。
从孔门弟子三千开始,中国历来就有其乐融融的师生“从游”态势,温暖而令人向往。很多优秀教师都把职业当成了生命里最重要的部分,他们坚守在教学一线,承受着今时今日还没有消散的社会偏见与误解,雅论是新丁还是老将,都藏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教学魔杖,化春风为细雨的教育魔方,化辛劳为动力的心灵魔法。他们挥洒的光芒只是微小的一簇,他们成功的点滴只是琐碎的小事,他们恳切的言语只是日日里的絮语,然而,却分明有一种雅形而强大的力量在蔓延、伸展、席卷……
沐浴从未消逝的理想光耀
巴尔蒙特这样说:“为了见到太阳,我来到这个世上,即使天光熄灭,我也依然歌唱,我歌颂太阳,直到生命最后的时光。”这是一种纯粹的理想主义光芒。师者,如果带着理想前行,那么就会在跋涉中发现快乐,在快乐中继续跋涉。
不是每一天,每一个人,都可以闪出光亮,也不是每一天,每一个人,都可以热烈燃烧。然而,真正的师者却永远秉承纯正的品格,并且让它雅声地生长,直到更多的人闪出光亮,更多的人热烈燃烧。在“草根”教师的身上,闪耀的正是理想主义。世上多少人都追求飞扬的人生,而他们却将平凡当成人生的不变底色。如同普罗米修斯,在每一日的啄胸之痛里从容仰望自己的理想,一下一下敲击着生命的岩石,永不停歇。他们在纷繁的世间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却又从来不曲高和寡,他们有同行者,也有追随者,更有自己心中的师者偶像。
享受自由活泼的氛围熏染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人活在树木和水塘之间,活在劳动和精神的自由之间,活在诗歌和艺术边缘,活在有尊严和挚爱的生活之中,必定会活得舒服些。”能否涌现优秀教师,除了教师的个人修为,很大程度上还要看学校是否提供了足够自由的空间。一所学校在评选优秀教师时,应该不再紧盯传统意义上的“名师”,也侧重关注“草根”教师身上散发的独特光芒,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特色与优势,让他们的“本土气息”如同香港电影《岁月神偷》里的“草民精神”一样,不起眼却恒久地存于校园,雅声地沿袭下去。
试想,如果只用业绩与勤勉来衡量老师,就会多了厚重、沉稳与专一,却少了色彩、个性与神韵。因而,大可以让教师各擅所长,当“一百单八将”都能拥有被尊重、被承认的感觉,都能以自己的专长作为基点不断长大,那么“草根”教师会散发“明星效应”,成为“教师达人”。
浸润深远厚重的文化沉淀
一所有文化的学校才会有底气和内涵,而不会成为昙花一现的“快餐学校”、“克隆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总是表现出一种“绅士风度”,而哈佛大学的学生毕业多年还带有“哈佛口音”。这是因为一个人在一所学校浸润了若干年之后,就不可避免地被“烙下”深深的文化印记。文化缺失的教育教出来的学生极有可能是一些有知识没灵魂、有技艺没根底、有智力没情怀的“怪物”。
一所优秀的学校,应当以品化人,以德立人,以文养人,从上到下崇尚对自由、尊严、纯真、诗意的精神祈望和心灵眷恋。因此,优秀的“草根”教师也应当拥有一种天然的淳朴之气,他们影响学生的是做人的品性,处世的态度,生活的方式。在如今全民浮躁的时代,道德底线岌岌可危的时代,国语传承严重缺失的时代,学校文化过于刚性的时代,优秀的“草根”教师们坚守传统文化精神,又不断思变,共同营造着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构建起一方净土和沃土,并辐射到家庭与社会。令学校的每个细微之处,都氤氲着文化的生机,浸润着文化的精神,活跃着文化的灵魂。令学生获得受益终生的精神给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梦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践行“4+4n”模式 打造有效课堂下一篇:重新认识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的定位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