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木兰从军》是以北朝乐歌《木兰诗》为文本依据,由词作家刘麟改编、曲作家王志信作曲的一首叙事性题材的民族声乐作品。笔者主要以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歌曲的戏剧性处理、音乐与情感关系的处理等为基本立论点。对《木兰从军》音乐作品进行剖析,以文本理论形式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总结,以望能为作品演唱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突破,并为以后实践做好理论性疏导与研究。
【关键词】:形象塑造;戏剧性;情感处理;音乐特点
一、歌曲《木兰从军》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歌曲《木兰从军》是由词作家刘麟、曲作家王志信根据汉乐府诗歌《木兰辞》的史实内容而编创的。词作家刘麟考虑到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挖掘了《木兰诗》自身蕴含的深厚丰富的传统道德精神,同时加入了当代人的新思想、新精神,并与作曲家王志信在创作上默契配合,成功地创作了这首作品。它描绘了木兰宝虑、木兰从军、木兰荣归等情节。塑造了一位勤劳、勇敢、机智、善良、不慕功名利禄的巾帼英雄形象,热情歌颂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
全曲分为八个段落,每个段落作曲家都采用了不同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主人公花木兰不同阶段的心里状态和身份特征:倚窗长叹――“悲愁”;谁人去征战――“焦虑”;女扮男装,替父出征――“忠孝”;辞爹娘,赴戎机――“豪迈”;战场杀敌,屡立战功――“英勇”;战后烽烟平,木兰荣归故里――“乡思”;贴花黄,恢复女装――“柔美”;巾帼英雄,千古传唱――“礼赞”。
二、《木兰从军》的演唱艺术处理分析
作曲家以我国中原一带的戏曲,曲艺音调为曲调元素,采取了戏曲板腔体的创作手法。独特的民歌特色、诗歌韵味加上优美的句式,运用了排比、重叠、对偶、问答等多种手法,是我国古典民歌中最为优秀的诗歌之一。作者为了歌曲的戏剧性变化与发展,突出人物性格与复杂的心理活动,运用表情标记、速度、调性等方面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全曲归纳为表现戏剧矛盾发展的起、承、转、合四部分,由八个段落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根据情节的发展,人物心理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物的表情也随之丰富起来。拍号的对比,强弱的对比使剧情发展得扣人心弦,有声有色,戏剧效果十分明显。叙事歌曲的把握,首先应分析戏剧性的情感,深入领会歌曲的意蕴内涵,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作品中对人物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非常有代表性,并将原诗中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结合,拉近了听众与作品主人公的距离,更接近现代人的审美习惯,激起听众产生与作品情感上的共鸣。歌曲中紧打慢唱的那一段戏剧效果非常好,“但辞爹娘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寒光照铁衣”结合了曲艺的手法,旋律的紧与声音的慢形成鲜明的对比。旋律采用了紧打慢唱的方法,使用时,将唱词个别字突出延长,尾字落在板上,节奏速度加快,制造紧张的气氛。
在这首歌曲中,要把握住演唱技巧上的特点,就需要演唱者仔细揣摩歌曲的意境,人物的情绪,特别是要大胆借鉴豫剧中的咬字特点。例如在每一句收腔的后鼻音的归韵上面也需要注意,比如“难坏了姑娘”中的“娘”字, “战地野花香”的“香”字, “女郎”的“郎”字和“美名扬”的“扬”字。还有几处一字多音的处理要特别小心,比如“催我爹爹出征去”的“去”字,“难坏了姑娘花木兰哪”的那个“哪”字,“美名扬”的“名”字,这种整字的拖腔如果位置掉了的话就会造成脱节不统一的问题,如果气息不足就会造成唱不饱满的问题,如果把这个字里出现的滑音,顿音,休止符处理好的话,戏剧效果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作品会更有韵味,更赋予民族性。
三、音乐与情感的密切融合
音乐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情感是艺术产生、表现和鉴赏的动力,情感要通过音乐才能得到充分的诠释。如描写木兰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场面时,曲作家采用了激烈的剁板与辉煌的广板音乐,配以“挥剑挽强弓,踏踏马蹄急,将军百战多,碧血染旌旗”四句歌词,使木兰英勇杀敌的形象跃然而出,令听众仿佛置身战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中间部分描写战争场面时,音乐采用了紧拉慢唱的摇板节奏,使乐队的急速进行和悠长的唱腔密切交织在一起,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木兰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英武形象,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作曲家在开始部分采用了抒情柔美的旋律,用以刻画木兰细腻委婉的内心世界;当木兰为父亲不能出征发愁时,音乐变得焦灼不安;而在木兰看到龙泉剑,豪情顿生时,音乐的速度加快,由每分钟88拍变为120拍,并采用切分节奏改变音的强弱规律,恰当而准确地表现出了木兰性格中坚强刚毅的一面;到木兰杀敌时,音乐又变得紧张、激烈而亢奋,速度更快,达到每分钟1 8拍,似有千军万马在驰骋疆场,金戈铁马充斥其中,洋溢着大雅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当战争结束后,挺拔、豪壮的木兰主题音乐出现,然后通过乐队与竖琴的交相辉映,自由而舒展地描绘出塞外美丽壮阔的景色;歌曲最后歌颂木兰美名扬时,音乐雄壮辉煌,充满激情,将全曲推向高潮,而听众的情绪也随之达到最高点,获得了精神与感官的双重享受。
参考文献:
[1]徐讲真.汉族民歌润腔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赵淑云.歌唱艺术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 .
[3]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4]傅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5]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尹庆(1988-),女,苗族,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10级音乐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简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下一篇:张学良还画张大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