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会计信息化手段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复制链接]
查看: 1465|回复: 3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73
发表于 2020-6-21 0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文中对实际工作中利用会计信息化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做了分析。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诸多领域都引起了深刻的变革,伊拉克战争显示了美军信息化条件下构建“近透明”战场的巨大作战效能,并不断改善复杂环境下军事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监视和侦察工作的水平,以提高C4ISR系统性能。近年来,我国公安战线也建立了以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全国犯罪信息系统以及DNA比对技术等一系列的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系统,使侦破技术和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的长足的进步,其他还有税务机关的发票比对信息系统、银行的网银交易系统等等,雅不显示出跨越式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控制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2008年 月28日,我国五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中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但具体怎么实施,纵观整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也没有很详细的描述,现实的管理实务中,成熟的成体系的运用也不多见,本文拟就实际工作中对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中的一些零星运用,加以归纳和总结,希望对我国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抛砖引玉地带来一些启发性的思考。
  1 传统企业内部控制技术的局限及内部控制信息化侧重要解决的问
  1.1 传统企业内部控制本身存在固的的缺限
  首先,现行的内部控制理论,基本上来自审计研究领域,或者说,主要来源于审计研究的贡献。因此,它的控制体系的设计,有很深的审计活动的烙印,主要体现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以及已经发生的一些风险,事后才能发现和显现出来。
  其次,现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以企业为实施主体,那么企业的管理当局,比如董事会、经营层等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他们在制定规则时通常不会给自己带来过多的约束,自己跟自己缔结的契约也不会得到严格的遵守。企业内部控制在高层的权力干预或串通下,极易失效,缺乏外部监管时,使内部控制异化为内部人控制。这时就需要外部的监管来进行弥补,而外部监管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化的优越性在这个时候突出地体现出来。
  另外,现行内部控体系,更多的是对于业务的实施主体及过程是否依据有关的原则和规定进行设置和办理,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评价,比如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控制技术,就看你是不是分离了。而且监控的对象与风险最后发生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定量的关系,比如相分离了就一定没有舞弊吗?未必,不分离就一定有舞弊吗?也未必。
  1.2 内部控制信息化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是实时在线监控问题,通过将交易的流程纳入信息化系统,即可实现实时的、远程的在线监控和比对,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是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一个飞跃。
  第二是定量化的比对分析技术。马克思说过,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即达到一种定量化的规定,笔者注),才能成为成熟的科学。将我们的控制对象由人转化为对物流或信息流的监控,将操作过程的定性判断转化为操作结果数量的比对和逻辑的判断。比如通过数理逻辑判判,有A,必然有B。
  第三构建一种近透明的系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放到阳光下,创造一种条件,使内部控制由别人监督转变为一种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进而将内控的博弈双方由对立的经济问题转化为一个道德问题。
  2 容易导致传统的内部控制的失效及产生舞弊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信息的不对称――操作过程的不透明性
  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市场交易中参与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从而便有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欺骗的动机,信息拥有方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股东对于经营者、经营者对于业务经办人员、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国有企业,都是信息不对称中的相对弱者。
  管理者的会计舞弊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表现为对股东的“欺骗”与直接撒谎。采购人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质低价高、以次充好;招标人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黑箱操作,陪衬竞标。国有企业避开有关部门的监管,越权决策或运作。
  2.2 认知的局限性
  “人们认为不存在的东西,只是因为他不了解。”小偷为什么会偷东西?只是因为他相信没有人看见,如果你使劲地盯着他,盯着他的眼睛,盯着他的手,相信没有哪个小偷会把手伸进你的口袋;同样,如果一个小区监控探头密集,小偷也会敬而远之。同理,某些企业的高管违规操作、越权决策,只是因为他相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神不知鬼不觉;业务人员接下那些质低价高的采购订单,或是一些劣质的销售订单,只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是赚钱的,或者是他相信至少人们不知道这是赔钱的。如果我们把企业的交易过程、交易价格的高低与市场价格、与同行、与成本进行比对,并定期发布,相信相关的决策人员不会轻易那么胆大妄为,业务人员也会远离那些质低价高的采购交易,或是不给公司带来合理利润的那些交易。
  其他还有很多原因,如利益的驱动等等,因与本文的信息化技术不甚相关,不展开进行阐述。
  3 内部控制信息化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可以及时为员工、尤其是业务人员提供足够且相关的信息,使业务人员能够心中有数,主动地进行取舍,维护公司的利益,从而使企业经营的业务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3.1 设定控制目标――建立可供比对的目标数据库
  3.1.1 行业水平数据
  公安部门目前刑事安件破案的手段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作战效能相对于传统的侦破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其最大的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了全国违法犯罪资源库,使得网上比对和筛选成为可能。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出问题,或多少或都涉有经济违法犯罪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为企业,但从来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自己的事情。因此,由国家《企业内部控制范围》相关发布部门组成的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构,成立并发挥作用,指导企业开展内部控制活动,我认为相当的必要性和一定现实意义。
  3.1.2 市场价格及走势
  市场的价格及走势,国家的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定期发布,市场价格的透明,有利于撕开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的神秘面纱。
  3.1.3 本企业的标准成本
  由于实际成本受生产过程等非价格因系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用标准成本,通过收集现行的采购价可知,可以非常方便地测算出公司的标准成本,对于拟签的销售合同的销售价格,进行一个动态的评估和评审,并保留相应的记录
  内控目标还有很多,如本企业的预算、目标数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的审批授权等等,不再一一列举。
  3.2 实施具体控制――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追踪、反映和比对
  3.2.1 动态在线追踪技术――物流及信息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内部控制的监控对象发生变化。即传统的内部控制以监控人为主,你这项交易是否经过批准?这项业务是否只有你一个人知道?是否只有你一个人在经办?信息技术的监控则不然,以交易本身为监控对象,即不管这项业务由谁操作,由几个人操作,下面来看一个例子:
  案例1:中航油的金融衍生工具投机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是中国航油集团的海外控股公司;是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企业。中航油于2004年由于石油衍生品交易导致5.54亿美元的亏损;被迫于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债务重组。其起因是,中航油利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的时机,未经其集团公司批准,违规从事国家明令禁止国有企业从事的投机交易――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航油的陈某买了“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但是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中航油从事石油期权交易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致使中航油在清算时造成账面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资料来源:互联网)。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中航油总裁陈某刻意绕开内控系统,因此,雅论是多么完善的内控系统,都是失效的。此时需要外部的监管手段,可以利用本文所说的信息化在线监控技术。
  我国网银系统的发展,早已可以实现远程在线授权和监控(当然,还没有中航油金融衍生工具投机事件那么早),因此,其上级集团公司只要监控住资金,一切李鬼都会被打回原型。具体做法是:大额的资金支付必须通过网上银行的大额支付系统,集团公司可以增加一个终极审批权限。本案中的陈再有天大的本事,最终都需要资金去做交易,如果增加了终极审批权,陈最多损失个几百万,最多上千万就露出狐狸尾巴。因为如果你对金融衍生工具不陌生,陈做的交易其实并不复杂,只是风险畸高,他做的是一个卖出期权,需要不断的追加保证金,因此,其上级集团公司只要在资金的流动上不充许其追加保证金(控制住物流),后续的风险即消失。退一步讲,即便不增加资金支付的终极授权,只要远程每天从网银系统里监控浏览陈某的交易记录(控制信息流),很快就会发现,他在不断的追加保证金,集团公司也就心知肚明:他做的是金融衍生工具投机交易里面风险极高的卖出期权(买入期权最多只损失一个期权费,不需要追加保证金),更不是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套期保值业务,这时只要通知这个发烧友平仓止损就可以了。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中国航油集团本来只要派一个工作人员每天做一下资金流的实时监控,USD5.54亿元的损失马上就可以降到人民币几百万到几千万。这就是现代信息化在线监控的发挥效能的巨大潜力。
  3.2.2 单笔业务的数字化及定量比对分析技术
  ①采购业务的信息化及定量分析
  根据3.1设定的控制目标,通过信息化系统将市场的价格和公司合同的实际价格动态地进行比对,如果某种原材料的价格长期、较大幅度地高于市场价格,或者其走势与市场价格的走势相反,则具有较大的可疑性,偏差越大,可疑等级越高。再配合供货单位的离散分布情况,供货单位的集中度越高,越是有舞弊嫌疑。
  将签订合同前的比价过程信息化,通过比对报价单位出现的离散程度、报价次数、报价的偏差度、最终确定单位的价格及中标次数,很容易发现陪衬报价单位,业务经办人的偏好单位,结合前面的与市场价格分析比对,即可发现较大的异常情况。如果把这些价格的差异及中标供应商的离散分在网上实时发布,则采购过程被放到阳光下,采购被操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②销售业务的信息化定量分析
  通过对销售订单的价格与标准成本的对比,以及销售订单之间的横向对比,产品的毛利水平、订单的毛利水平、单个客户的毛利水平,以及某个业务员的实际业绩,都会非常明明白白地显现出来。这个数理逻辑关系就出来了:销售价格小于标准成本,可知企业有风险,亏损的风险,必须马上采取措施。
  淘汰劣质的订单:要让业务员知道,他接的这个订单、成本是多少?毛利是多少?其他订单的成本毛利是个什么水平,他接的这个订单处于什么位置。在实践中通过对订单的内在的经济含量进行对比,业务员开始自觉地抵制一些低附加值的订单,因为这些订单不会给他带来业绩。在实施相关的信息化管理之前,同样的订单可是被业务员视为宝贝,嗷嗷叫着要赶快安排生产交货。
  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客户:通过对不同客户的销量、价格与公司的标准成本或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很方便地计算出各个客户给公司贡献的毛利,找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客户,有的客户打着大客户的旗号,进行低价销售,最终下来毛利总额很低,就酌情予以淘汰。
  3.2.3 综合业务循环管理中各业务块之间的相互数量制约和逻辑勾稽
  通过把产供销的内部业务和外部交易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定量统计计算每份合同或交易订单的要素的数量及时间节点情况,便能够回答每天、每周、每月应该有多少资金回来,实际回来了多少资金,没有回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关注影响未来货款回笼的因素。
  每天需要付多少资金,资金缺口有多大,如果该缺口资金不到位会影响哪些订单的交货,都一目了然。让业务人员知道,影响采购原料、拖延交货时间、进而影响销售业绩,并最终影响他的钱袋子的是谁。通过透明化的管理、演示公司资金的流转,以及揭示影响这些流转背后的因素,当事人员慢慢都能理解,并开始逐步调动起其积极性,通过加快周转可以增加他的收入,于是提高了催款的积极性,当然,前提是公司要有相对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
  另一方面,通过资金回笼的透明化管理,以及融资的情况,使采购人员了解整个资金的来源情况以及采购资金的需求情况,了解这些情况后,资金紧张时,采购人员能够自觉得与财务人员一道对付款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优化资金的使作效率。
  可见,内部控制要防范的不仅仅是舞弊,更多的是因对整个循环的内在逻辑不了解而产生误解、误判和懈怠。
  4 结束语
  本文所述的信息化,侧重点不在于如何构建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而在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一种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对于企业具体的交易进行直接监控的思想和方法,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纠正内部控制的失效问题,还由于构建了一种近透明的公司业务的产供销循环,使决策者、经办人员相信这个过程是透明的而自我中止可能的舞弊行为,产供销价值和资源的此消彼长,形成了较好的制约能力。同时也由于借助于信息系统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内在规律,帮助企业的业务或管理人员改进工作的流程、决策中合理取舍,从而达到自我调整,自觉得采取维护企业利益的行为。
  这其中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计算机的信息技术,还有个人和群体的心理在起作用,其核心是透明化、实时在线监控和内在数理逻辑分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内部控制技术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逐步实现过程的近透明化、行为的自我调整、结果的可预见性、事后的可追溯性以及绩效的可评价性,使黑手不便伸出、使误解得到消融、使惰性得到激励,逐步使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发展成为一个在有效的外部监管下,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新型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网校.编著:《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人民出版社.2008-12.
  [2]《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解读《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之《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载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印发学习资料.2010-8.
  [3]陈宏明,郭冰.《会计信息化环境内部会计控制设计研究》,载《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2期,200 年 月.
  [4]石爱中.《从内部控制历史看内部控制发展――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改造》载.《审计研究》200 年 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谈政府审计中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审计
下一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及税收处理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6-21 04: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6-21 04: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76

帖子

53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65
发表于 2022-3-12 14: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233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