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的第一年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所经历的最为困难的时期,而且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时期,最需要支持和帮助。但事实上在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制中,新教师入职教育已成为最薄弱的一环。见习期基本上有名雅实,新教师上岗培训常脱离中小学实际,内容和形式上都雅异于教师职前教育,对新教师的职业适应和专业成长作用有限。而且这一薄弱环节的消极后果已经日渐显现出来――许多新教师在从业初期就遭遇到挫折和失败,产生了职业倦怠感,丧失了自主发展的动力,专业发展甚至在刚进入专业之时就已停滞。这种状况对教育是极为有害的,甚至比教师流失对教育造成的危害更大。纵观现在的学校及教师职业培训研究机构,习惯用同一种校本培训模式培训所有新教师,对新教师的要求或者拔高、或者降低、或者模糊,没有明确的标准,使新教师感到很茫然,不知所措。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与现状,经过几年的摸索与思考,笔者对新教师培养逐渐有了这样的认识――规范发展――让每一位新教师都站稳讲台,不拔高或降低要求;个性发展――让每一位新教师都获得发展,不让一位教师掉队;系统发展――让每一位新教师都获得支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 进行岗前交流,让新教师消除不安全感
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即将与许多陌生的人见面,难免有担宝、紧张的情绪。为了让他们消除不安全感,安心地面对新环境,在与新教师谋面前后可做两件事。
1.未谋面前,短信欢迎新同事
新教师报到以后会填写一份个人简历,学校领导可以根据各自留下的电话给每个人发送短信:“欢迎您来到我们学校,我们的团队会因为您的加入而更加充满活力!”虽然相互之间尚未谋面,但是这条雅形的问候短信已经将教师和学校连在了一起。
2.首次谋面时,让新教师产生团队感
大部分学校对新教师的初次见面都是暑期结束的第一个教师会议上,领导进行简单介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个程序提前,比如在教师会议前让新教师先相互认识?是否可以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将校园文化融合在团队文化中呢?比如我们将当前比较流行的团队游戏引进来,让大家手拉手围成大圈,人尽力往后仰但保证队伍不散,感受身在团队的重要。让大家在队友前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大胆展示自己,认识到一个热情自信的教师才能和别人融洽地相处,让新教师在游戏中认识新朋友,找到新的归属。
二、 建立入职学习制度,帮助新教师融入学校
一般情况新教师报到后,只能通过自己的途径侧面了解学校,因为不知道自己将面临的是什么,对一切都新鲜而紧张。为了缓解他们的情绪,采取非常人文的关怀――成立新教师团队,举行团队会议,让教师正面了解我们的学校,提前告知担任的学科内容,同时对新教师提出成功入职的初步要求。
1.了解学校文化
参观校史成列室,集体阅读学校专门为新教师整理的《学校规章制度汇编》,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思想、管理政策、课程设置、考核要求等基本信息,初步感受和认同学校文化。
2.推荐心理学书籍
推荐阅读如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等专业书籍,让新教师明确,学好儿童发展心理学是认知儿童、抚摸和接触儿童心灵的基础。
3.学习系统的课程知识
分学科从三个梯度学习《课程标准》及相关解读资料,了解所任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熟悉所任学科所任年级的教材体系,在此认知后着手阅读教参及相关辅助资料。
4.学习设计“开学第一课”
不仅设计好第一次与学生的见面课,还要求设计第一次家校联系活动,争取给学生家长、学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个环节的培训学习能让新教师更快地进入角色,较彻底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三、 倾斜排课政策,为新教师教学任务做加减法
由于学校师资紧缺,平均课时量比较多,如果将新教师当作一线教师对待,很难想象他们能在繁忙的教学事务中有效应对复杂的教育教学,用心去思考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提高入职教育的有效性,有必要在排课时,对新教师的教学任务做加减法。
1.改善工作条件,课时任务做减法
入职第一年的教师,在课时上适当减少,周课时数少于一线教师平均课时数;不给予最困难的教学任务,不教最难的学科,不教最麻烦的班级;第一年不做班主任,只需要承担副班主任工作,但期间安排一个月的班主任工作实习。
2.创设学习机会,在职学习做加法
为每一位新教师分别配备一位学科教学导师和班主任工作导师,同时成立相应的“导师智囊团”,为新教师随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学校要给新教师提供尽量多的外出学习和观摩教学的机会,图书馆添置适合新教师入职初学习的书籍、杂志等,开辟新教师阅读专区,供他们随时学习。
四、 构建“导师团”制度,引领新教师成长
师徒结对是最为直接也是较为有效的辅导途径,但同时也存在一对一帮扶的狭隘和不够系统等问题,长此以往,反而会成为局限教师发展的不利因素,所以要探索、创建新型的师徒结对模式,让“一帮一”变为“多帮一”,使师傅的力量得到最大释放。为此,我们制定“导师团”制度,对入职第一年的新教师制定了“1+1+1”模式,即:一位徒弟+一位导师+一个智囊团队。
一位导师,即在学校行政层面上签订合同的师傅;一个智囊团队,即在整个校内组建的一群学科或相应领域的优秀教师群体。我们要求导师能以身示范、规划指导、合理干预,指导新教师上好模仿课、组内(校)公开课、过关课,与徒弟上对比课,并对徒弟课堂进行分析、诊断与干预,时刻关注徒弟的发展,及时分析徒弟的教学现状,调整个性化培训策略。对智囊团的要求是开放课堂、解疑答惑、全面诊断,根据新教师的关注重点针对性设计教案,并自我剖析课堂,帮助新教师解决教学困惑,同时对新教师作出入职初期和一年过关时的课堂教学水平诊断,提出建设性意见,给出发展性评价。
导师团制度的设立,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它既是新教师的业务保障,又是他们的情感依靠。这一师徒结对模式既有效地帮助和促进了青年教师得以迅速、持久地发展,又构建了新老教师之间的和谐共赢局面,营造了温暖、安全的校园人际环境,使青年教师很好地融入了学校,适应了全新的角色转变。
五、 拟定课堂教学规范,为新教师构筑美好愿景
课堂是窗口、是镜子,它几乎可以折射出教师身上所有的优缺点,也可以最直接地反映出入职教育的实际成效。教师既要立足课堂,通过自身努力,利用自身素养自觉、自发、成功地把所学知识综合地加以运用,又要借助课堂,从课堂中汲取成长的动力和营养,全面提升自我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所以我们对新教师的培训重点还是落在课堂上,把课堂观察、课堂分析、课堂干预作为最重要的培训阵地。可是,我们也发现立足课堂评价,教师需要一个标准来衡量,但为课堂制定一个细分的“规范”和为教师确定一个明确细致的发展“要求”,一直是最大的难题。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学校特色,最后形成了《入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成长基本要求》和《入职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规范(课堂观察与诊断量表)》。虽然它们还不尽完善和科学,但却是我们开展入职培训系列活动的理论支撑,是新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景和目标,也是我们动态观察入职教育的评价依据。将新教师的能力成长基本要求罗列为两大点10个要求30条细则,又根据细则制定出一套主题式、系列化的培训方案,针对新教师“共性需求”和“个性化培训”进行培训。培训方式主要分为“自助式分散培训”和“主题式集中培训”两种,有些项目只取其中一种方式,有些项目同时采用两种方式。不论是哪一种方式的培训,都有相应的“培训记录单”、“学习交流单”等载体进行记录,每一项培训活动都有专人负责,进行方案策划、过程监控和资料积累、活动反馈等。
有目的地观察和反馈新教师的课堂,有助于新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实践,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库,并深入认识,进而实现教学实践和风格的多样化。学期初了解性听课,期末综合性听课,平时的诊断式听课、专题式听课(每次可选择关注其中的一两个点)、评定式听课等,对每一位新教师的听课内容不尽相同,但每一次都是根据新教师的发展状况而进行的动态观察,每一次听课都可以根据量表进行等级评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与干预”,同时请新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剖析”。量表反映了一个新教师入职第一年的课堂教学成长轨迹,也体现了导师团对他们的“全程式”帮扶过程。这对新教师来说将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对评价教师也是最重要的资料。
六、 综合评价,淡化过关课对新教师的压力
“让新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看起来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其实不然,如果我们评价新教师是否过关只是关注一年后在过关课上的表现,那肯定是片面的,实际上课堂教学只是我们的一个切入点和观察点,我们在注重要求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的呈现,注重对教师的全面评价。除却学期初学期末两次课堂的导师综合评价,我们还要利用手头积累的大量观察资料,对新教师的课堂语言、教学技能、师生互动、情感表达、预设与生成差异等上课规范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还要通过笔试和面试检测新教师的即时备课能力、听课评课能力等项目。要通过撰写学生个案研究报告分析新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度,以及问卷调查学生家长对新教师的满意度,以观察分析新教师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达到专业成长的30条基本要求,最后出具一份合理、科学以及有指向性的过关报告。有过关必定有不过关,因为有学校的全面评价,淡化了过关的严肃,过关成为一种激励,而这份评价对不过关的教师则是一种鼓励,让教师能向着明亮的方向前进,在第二年顺利过关,并以此为基点长足发展。
抓好新教师入职教育,就是抓住了教师成长链的第一环。新教师入职培训,应成为学校师资培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政策制度的倾斜,为新教师做了“加减法”,为他们的专业成长腾出了较为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导师团制度的推行,培训机制的“合情合理”,为新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让新教师感受到了学校、前辈对他们的接纳和帮助、欣赏和关怀,这种温暖而美好的成长环境和人际关系,有效地改善了新教师的成长条件,缓解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升了他们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而且,这种帮助和关怀,会在他们的心灵埋下一颗美好的种子,他们也会将这种美好继续传递,从而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农娃乐”特色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下一篇:有效教学应追求生命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