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的人格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技校学生由于他们学校的地位不高和就业困难,有少数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学生自卑,有的学生常常觉得低人一等。特别是社会的歧视和就业的压力,他们会感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格缺失等心理问题。近年来,国家、地方和和学校齐抓共管,三管齐下,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有了长足的长进。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技校学生的人格状况总体上令人担宝。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品德,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技校生健康人格缺失的现象
技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熟练的技术工人,不是要求他们成为国家的研究人才。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人员、职业技术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技工学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技校生感到“被社会遗弃”,前途茫然,学习失去了动力。他们自我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正视并接受自己,社会责任感不强,环境应适能力较差,缺乏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和理智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据调查,现在的技校学生愿意去企业当技术工人的只有20%左右,大多数学生都想等毕业以后再去深造,都想去拿个本科文凭。但他们平时调节和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差,又不愿意去好好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灰心丧气。由于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有许多学生在学校和在家里都以自我为中心,增加了学校教育难度。
二、导致技校生健康人格缺失的因素
导致技校学生人格缺失的原因很多。从主观上看,学生自身缺乏努力和自我教育有关,不仅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但造成他们人格缺失除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放松和道德的欠缺外,社会、学校、家庭也有很大的责任。
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导致技校学生人格缺失的重要原因。现在社会上对学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总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考上北大和清华,没有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用同一个要求和标准去要求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加上现在的课程又多又难,使一部分学生成为学习目标过高的牺牲品,他们觉得学习不如别人,什么都不如别人,只好放弃学习,放弃努力。
现在社会上越来越重视知识,却没有看到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技术人才。导致社会上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可大量的技术工人的岗位却没有人去应聘。轻视技术、轻视技术工人的倾向已经十分明显。
学校教育缺乏是技工学校学生人格缺乏的主要原因,技工学校应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工人才,不能只教技术不管学生的道德教育。但目前大多数的技工学校一般都侧重于技能教育,强调技能训练,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对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不重视,认为学校只要教给学生一技之长,有一个谋生的本领就可以了,放松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常规管理。虽然学校也有政治教育处,但那只是个看住学生不出事的保安队,很少有学校去主动地教育学生和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近年来一些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由于有些学校缺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使得技校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没有良好效果。
家庭教育不当是重要原因之一,技校学生的人格缺失,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据调查,技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从小就顺着孩子,只管生活,不管学习,更不管思想品德。有许多学生的家长本来就是工人,缺乏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内容,总认为孩子不犯法就可以了。同时,技校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留守家庭、单亲家庭,父母或疏于管教,或过于溺爱,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三、解决技校生健康人格缺失的对策
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担负着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良好品德的任务。技校首先要重视对技校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也应该坚持教书育人,要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只是外部灌输,要从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教育,促使学生自身健康的发展。技校生所面临就业的压力非常大,一是自身资历不深,二是期望值过高,不少技校生没有正确择业观,应聘面试时常常面临失败,有些技校生不安心本职工作,不脚踏实地,好高骛远,而此造成种种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人格裂变。
要发挥家庭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家长要从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角度去教育,而不是单一式的管理;对孩子既要严格,又要让孩子充满自信,这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我们家长的价值取向和人格品质也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以起到榜样作用。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非常重要,社会应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倡导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和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用一个好的积极的环境去熏陶学生,让技校学生在社会上能够找到他们的正确位置。
技工学校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既是一项复杂的艰巨工作,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动用各方面力量来关注这一群体,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责任编辑 谭有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尝试发展性学生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一篇:浅析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两极分化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