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背脊筋膜炎是理疗科常见病、多发病;运用针刺配合走火罐治疗背肌筋膜炎49例疗效观察。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用针刺配以走火罐治疗背肌筋膜炎的方法,阐述了其理论依据和临床体会。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治愈率,疗效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背肌筋膜炎针刺穴位走火罐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1484(2011)12-0011-02
背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背部酸痛,压痛,肌肉僵硬板紧,有沉重感,其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关。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走火罐治疗该病4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治疗组患者49例,男2 例,女23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 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 年;左侧14例,右侧25例,两侧10例;外伤史12例,劳损史18例,外感风寒史19例。对照组48例,采用单纯针刺疗法。
2治疗方法
2.1 走火罐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暴露患部皮肤;用消毒棉球蘸取石蜡油均匀涂于皮肤患处,选择大号玻璃火罐,按常规消毒;用闪火法吸附,循疼痛麻木部位小心轻吸,反复慢走,平行沿着背部两侧肩胛骨的内侧区域,重点在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一二侧线进行走罐,自上而下,由内至外的顺序进行操作,用力要均匀适中。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压痛点、条索状物处要多走罐,尽量拉长,点线面三者兼顾,点是刺激穴位,线是经脉循行线,面是作用皮部。刺激量是以病人耐受为度,使罐的作用传达到深层组织,而不是仅在皮肤表面进行摩擦。患者可出现紫红色和红色斑点,重者呈斑片状,触之略有阻碍感或隆突感,一般第一次出的痧比较多,随着病情的减轻,痧也逐渐减少,2~3天后可自行消退。一般3天治疗一次,每次约15分钟。初次手法不易太重,时间不宜过长,一般走至患者自觉背部有温热感为佳。10次为一疗程。若走罐与针灸同时治疗时,先进行走罐然后进行针灸治疗。
2.2 针刺疗法
取穴:以背部两肩胛骨内侧缘内的压痛点,条索状结节为重点,足太阳膀胱经一二侧线上的穴位为主,取风门、肺腧、曲恒、秉风、胛缝(肩胛骨内缘)、局部压痛点、条索状结节处。
操作:病人取俯卧位,常规消毒皮肤,用40mm毫针直刺入穴位及压痛点,条索状结节处,用斜刺方法与皮肤成15度角刺入,使针体贯穿结节内,针刺得气后,TDP照射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2天后,仍有症状者,进行下一疗程。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背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雅复发;好转:背部疼痛减轻,活动时稍有不适;雅效:症状雅改善。
3.2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针刺配合走火罐治疗背肌筋膜炎的方法有效率是100%,疗效好,而且远期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法。
4体会
背肌筋膜炎是由于外伤,劳损或外感风寒等原因引起人体肩背组织筋膜,肌膜,肌腱,韧带的一种非特异性的病变。临床以背部酸痛,压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为主。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走火罐是祖国医学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是一种自然医疗保健方法。应用火罐内负压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提捏,刺激体表络脉,改善气血流通状态,使腠理开泄,疏通经络,排毒祛瘀,达到宣通气血,扶正祛邪,排泄瘀毒的目的[3]。现代医学认为走火罐是一种刺激疗法,由于罐内形成负压,具有相应的吸引力,从而使组织高度充血,甚至局部毛细血管破裂,从而产生瘀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而且容易出现在经络不通畅,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走火罐治病的机制在于对皮肤的特定部位,如局部的皮肤、肌肉和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使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得到充分营养,可促进新城代谢,使血管的紧张度与黏膜的渗透性得到改善。走火罐导致自家溶血现象,给予人体一系列微弱的良性刺激。此种刺激首先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传达至大脑皮质,发生反射性兴奋,从而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内分泌的平衡,以加强大脑皮质对于身体各部分的调节与管制的功能,使该部皮肤的相应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这样就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使疾病趋于消失。此外走火罐的温热作用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局部的耐受性及机体抵抗力,从而促使疾病好转。所以走火罐治疗能明显降低疼痛,缩小条索状物。
现代医学认为针刺治疗能够刺激脑啡肽的释放,提高机体的耐受性,使疾病因子及早排掉,促进组织修复;针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炎性细胞及淋巴细胞在损伤部位的聚集,有利于损伤的修复;针刺皮部的特定部位,刺激了局部的神经感受器,加强了传人的粗神经纤维活动,减少了传人的细神经纤维活动,从而抑制了痛觉的传导;针刺局部可以促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渗出物和致痛物质的吸收,缓解疼痛。所以,针刺风门、肺腧、曲恒、秉风、胛缝穴、压痛点、条索状结节可抑制疼痛中枢,达到止痛目的,又可促进局部循环代谢。
临床结果证明:用针刺配合走火罐治疗背肌筋膜炎49例,有效率100%,临床疗效显著。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压痛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针灸配合走火罐具有高效镇痛,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消瘀散结作用;可调整神经系统及细胞的功能,扶正祛邪,达到气血通畅,阴阳平衡,疾病痊愈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万学主编.理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21~ 30.
[2]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3.
[3] 章逢润,耿俊英.中国灸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424~4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 0例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下一篇:慢性咳嗽113例临床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