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普遍认为企业家是拥有企业家能力的特殊人群,企业家能力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目前,虽然已有较多研究企业家能力的文献,但仍然未能形成系统的企业家能力理论。因此,本文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家能力的概念,运用演化理论分析了企业家能力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过程和作用机理,最后建立了企业家能力的一般理论框架。
关键词:企业家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成长;演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F2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342-02
中国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了企业家研究的热潮。以中国期刊网为例,检索1980年到2010年篇名中包含“企业家”一词的文献共计18,830篇,篇名中包含“企业家能力”一词的文章共计214篇。同时,检索篇名中包含“创新”一词的文章高达15 ,444篇,篇名中包含“创新能力”一词的文章共计1,291篇。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企业家及创新是理论研究领域在近三十年内的热点问题。同时,在检索到的包含“创新”的文章中,以“企业成长”一词再次进行检索,文章共计211篇;在检索到的包含“企业家”的文章中,以“企业成长”一词再次进行检索,文章共计121篇。在检索到的包含“企业家”的文章中,以“创新能力”一词再次进行检索,文章共计30篇;在检索到的包含“创新能力”的文章中,以“企业家能力”一词再次进行检索,文章共计30篇,其中,1980到1989年0篇、1990到1999年1篇、2000年到2010年1 篇。这表明,企业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联性研究已开始受到重视,但其研究成果匮乏。不过这也说明了在这一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迄今为止,关于企业家及其创新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框架下进行的。在中国,虽然存在一定数量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家及其创新行为研究成果,但对于中国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仍缺乏深入、细致、系统和规范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大力发挥企业家能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对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中国经济良性发展、优化中国经济结构以及推动改革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企业家能力相关文献回顾
(一)文献回顾
尽管从1115年由坎迪龙开始,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了企业家,但仍然没有得出被广泛认同的企业家的概念和功能定义。不过,企业家总是和高度的成就感需求联系在一起,他们显示出了创造性和开拓性,是风险的承担者。博多是第一个强调和探讨企业家能力重要性的人。他强调智能对于企业家非常重要,这种智能是企业家收集和处理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在企业家面临他能控制的事件时,他的成功依赖于他的知识和能力,他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尽可能地创新以减少风险。虽然对企业家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学者们都认为企业家是具有一定能力的人,也有学者认为企业家是那些拥有企业家能力并经营企业的人。
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具有多种能力:企业家是决策者、机会主义者和创新者。这些多重角色和职能体现了企业家不同于常人的能力:利用资本的经营能力、选人和用人的能力、计划和控制的能力、识别机会和风险的承担能力;创新能力;发现市场机会的能力;洞察他人的能力、处理不确定事件的能力。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三种能力:预见性、成就的方向和奉献。总之,从经济学的角度归纳出企业家应具有偿债能力、组织生产能力、资本经营能力、洞察市场能力;从管理学的角度归纳出企业家应该具有冒险精神、承担风险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判断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
(二)企业家能力的定义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家能力难以轻易被识别,因此,可以根据成长背景、贸易经验、改革历史产量、市场经验、地位等来进行辨别。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能力是指一个人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能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具体的活动既能表现人的能力,也能发展人的能力。由此可见,企业家能力也是心理学一般能力理论在管理学领域里的特殊体现。能力是企业家胜任本职工作的决定性因素,蕴含在企业家创建或经营企业的具体活动中并可以由企业家的行为得到观测。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业研究人员就开始运用能力理论研究企业家,并试图归纳总结出在创业行为背景下的企业家能力需求。创业理论强调企业家是特殊能力而非人格特质的集合体,认为企业家能力是企业家胜任创业工作角色所必需的能力总和。企业家能力与新创企业的诞生、生存和成长密切相关。因此本论文将企业家能力界定为:企业家能力。是指企业家在创建或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具有复杂结构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家从事的具体活动联系在一起,具体的企业实践活动既表现了企业家的能力,也发展了企业家的能力。
二、企业家能力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作用机理
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会逐渐积累对生产有利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工艺。这些专属于特定环境下的组织和组织成员的知识影响着组织惯例、主导逻辑以及企业文化的形成。组织惯例的存在延迟了企业家创新行为,改变了企业家创新行为的过程并使得企业家创新行为具有路径依赖性。在企业演化的过程中,作为企业人格化代表的企业家决定了惯例延长时间的变化。但是通过搜寻机制,企业家在“干中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心智模式和技能知识。出于竞争的需求和自身获得信息的完备性逐步提高,旧有的主导逻辑被新的主导逻辑所替代,组织筛选和识别专业化生产的知识和技能标准随之改变。研究证明,企业的赢利能力仅仅部分地与技术、代理效率、竞争战略和定位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时候它应是企业文化影响的结果。企业文化将通过三个途径为企业创造价值:第一,文化减少了企业内个人的信息处理要求;第二,它补充了正式的控制制度,减少了企业中监督个人的成本;第三,文化影响了组织中个人的偏好,使他们趋向共同的目标。事实上,对创新有着重要影响的重要概念:组织惯例和主导逻辑与企业文化之间联系紧密。
作为专业化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体系的一部分,惯例、主导逻辑、价值观和文化的起源和核心部分皆是企业家的心智模式和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即企业家能力。只不过,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价值观以更为明显的形式表达了企业惯例和主导逻辑。并且,在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影响下,主导逻辑、惯例、企业文化发生了类似链式反应的变化:主导逻辑是惯例形成的基础,企业文化是惯例中能以企业价值观、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表达并有意识将其显性化的部分。通过企业文化对组织成员的约束、引导和激励,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在员工创新行为的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而成
企业家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促使企业成长的关键动力。虽然因为制度、文化以及机会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家并不会将所有的能力转化为企业家创新行为,但企业家创新行为必然体现和发展了企业家的能力。通过组织专业化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集聚、更新和管理,在主导逻辑和惯例影响下企业文化的形成,成为企业家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变量,并最终影响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因此,本文认为企业家要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就必然要在组织内部建立科学和顺畅的能力传导机制:使企业家的心智模式和知识技能、员工个人的知识与技能得以交流和共享,并在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得以提升和改善。实际上,这一过程应该与创新的周期基本吻合。作者认为,企业家创新行为和员工创新行为将企业家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有机联系在了一起。
三、企业家能力的一般理论框架
最后,本文从企业家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家能力研究的相关文献以及心理学能力结构理论,归纳总结企业家能力的具体构成,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个一般的理论分析框架。
在图3的企业家能力结构中,“G”因素所代表的能力指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获得的可能性较大,或者倾向于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且,此类能力可被经营或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共同拥有。“G”因素一般可以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过程中得到体现。“S因素”所代表的能力指企业家在创建和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倾向于并非可以通过学习获得。“S因素”并非全部可以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活动中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张培刚,等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袁勇志.创新行为与创新障碍.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3]贺小刚,潘永永,连燕玲.核心能力理论的拓展:企业家能力与竞争绩效的关系研究.科研管理,2001,1,28(4):141-148.
[4]马凤娣.企业家理论与主流经济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4-19.
[5]汤洪波.企业家理论的演进.经济评论,200 ,3:3 -40.
[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西安市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及发展研究下一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