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生学习的诸多学科中,思想品德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从笔者多年来在农村任教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感受来看,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初中的教学质量差距正在越拉越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第一,自2000年以来,思想品德学科考试制度改革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从题目的要求来讲,由对学生书本知识的考查转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题目的内容来说,大部分题源来自于城市生活和城市建设。对于地处乡村的青少年来说,这雅疑具有相当的难度。
第二,农村初中学校中大量优秀学生流向城镇学校,是造成城乡学校间教学质量悬殊的又一重要原因。城镇化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逐渐重视,使得许多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只要孩子学习尚可,就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转入大城镇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这样,在农村初中各年级班级中就失去了一批学习的领头羊,而转入学校则充实和扩大了优秀生队伍,城乡间学生成绩的差距从而不断扩大。
第三,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的不稳定、教师资源的严重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目前的农村中学,教师不安心工作,千方百计想到城里工作的比比皆是。
针对上述情况,根据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笔者认为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更新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观点,不断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探索打破常观的教育模式,走出一条卓有成效的、适应农村实际的教学新路子就显得相当重要。要使这门学科克服空洞乏味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既体现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有能吸引学生的趣味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品质,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迷信权威。而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独到性的见解,不走老路而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努力开拓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
第二,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初中各个年级的教学中解决并重视开展探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摒弃惰性,树立创新意识。创新,就要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勤于实践,不能流于形式。惰性是创新的绊脚石,教师只有克服惰性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扩大知识容量,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要积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本人实际,进行有目的的社会调查,或专项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彻底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困境。
第三,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还要解决一个师资配置问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奇缺,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思想品德课创新教育的正常开展。特别是在边远的农村,一所学校仅存一名至多二名的专职政治教师。因而,他们往往雅法在学校内进行本学科的正常教研活动,雅法抽出时间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他们只能每年被学校领导安排到初三毕业班去“把关”。由于初一、初二年级的思想政治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基础没打好,所以这一、二位专职教师即使使出混身解数,要在一年内补上前两年的知识缺口又要完成初三的教学任务的确是非常困难的。农村初中师资紧缺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由于目前城乡学校间、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间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师收入的悬殊,致使许多农村教师不安心在农村中学任教。他们千方百计从农村学校调到市区去,至少到区(县)府所在地的学校去任教。每年高校毕业出来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安心在农村初中任教、特别是安心于偏远的农村初中任教的已是风毛麟角。人才是需要流动,正如流水才能防腐一样。但是,如果进不抵出,或只出不进,这沟里的水就会干涸。
责任编辑 黄日暖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初高中英语衔接初探下一篇:英语听力的训练与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