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了解分析我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门诊处方2011年9月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用药频率前4位是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单品种用药频率靠前的是硝苯地平、比索洛尔、贝那普利、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处方中单一用药比例为4 .31%。联合用药达53. 3%, 其中二联占联合用药的14.15%。 结论: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符合当前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临床应注意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处方;用药频度
目前,高血压患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抗高血压药种类繁多,如何安全、有效、经济地选择抗高血压药进行治疗,最大程度地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是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关键问题。临床上抗高血压药主要以口服为主,常联合用药治疗。本次对2011年9月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疾病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样本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9月份的门诊处方,从25484张门诊处方中挑出抗高血压药物处方4551张进行查阅、总结、分析。
1.2 方法 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 版)和《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临床用药须知》采用药物主要适应证剂量、本院临床用药习惯并结合新药的药品说明书,确定各药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值)。DDD是指药物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DDD数(DDDs)=用药总量/DDD,可视为日数(用药人次)。DDDs越大,该药用药倾向越大。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处方25484张,其中使用抗高血压药处方4551张,占总处方张数的11.88%,其中单用一种抗高血压药2113张,占抗高血压药处方的4 .31%,两种及以上联用处方2444张,占抗高血压药处方的53. 3%,两联用药处方1821张,占联合治疗方案的14.15%。
2.2 性别、年龄段分布 处方涉及患者人次为4551,其中男性2 58人次,占58.33%;女性1899人次,41. 1%。抗高血压药在不同年龄段的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抗高血压药在不同年龄段的使用情况
2.3 各类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 调查显示,使用频率前4位是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我院各类抗高血压药使用频率排序及构成比见表2。
表2 我院各类抗高血压药使用频率排序及构成比
2.4 单品种用药频率靠前的是硝苯地平、比索洛尔、贝那普利、替米沙坦、氢氯噻嗪,使用频率前10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见表3。
3 讨论
目前,WHO 国际高血压学会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明确指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利尿剂和β 受体阻断剂是常用的五类抗高血压药,每种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几类药物联合应用[1]。本次调查中含高血压药的处方占总处方数的11.88%。高血压患者当中,男性(58.33%)多于女性;由表1可见,4 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占83.15%,4 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占1 .85%,中老年是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2]。由于社会环境等因素,高血压日益年轻化也不容忽视。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特点是单用和联合并重,以联合用药为主。联合用药又以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为主,占联合治疗方案的14.15%。合理联合用药,不仅能增加降压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而且可以防治靶器官损伤。
临床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降压效果,还考虑到降低血压波动性。增强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改善心率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等指标。以期达到防治高血压并发症。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因此,长期、系统、个体化给药是高血压治疗的原则[3]。调查显示,钙通道阻滞剂DDDs排序居首位,该类药物可迅速而有效地降低舒张压和收缩压,并且能改善冠脉血流,预防脑卒中。因其品种多,降压效果显著,适应证多,不良反应小,得以广泛使用。硝苯地平和非洛地平的控、缓释剂型能产生相对平稳持久的降压效果,也可减少心血管事件[4]。 硝苯地平控释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平缓长久,每服用一次能维持最低有效血药浓度(10ng/ml) 以上时间达12小时,也就是说作用持久稳定,服药方便,因而受到医患者的普遍认同,这是DDDs排序第1的主要原因。氨氯地平属于第三代的钙通道阻滞剂,降压作用平稳、持久、缓和,对血脂、血糖及心脏功能雅不良影响,口服吸收完全,长期使用不产生耐药性,也不产生血压的明显波动,心脏传导阻滞者禁用。尼群地平对肺气肿并发肺动脉高压有较好效果,不良反应少。
β-受体阻滞剂主要是通过阻断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减少、心率降低而发挥降压作用,尤其适用于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心律失常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比索洛尔克服了此类药物对脂类及糖类的不良影响,更适用于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正被认为是长期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有效药物[5]。当要停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注意逐渐停药,否则会引起反射性交感张力增高,形成“反跳”现象。该类药物可抑制或消除人体精子活性,长期使用( 特别是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 应特别注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抗高血压药物出现咳嗽的不良反应较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首选治疗药物,临床应用以第一代卡托普利(开搏通)和第二代贝那普利(洛汀新)等较为普遍。贝那普利为前体药物,在肝内水解为贝那普利拉,成为一种竞争性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结果血管阻力降低,醛固酮分泌减少, 血浆肾素活性增高。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它以高亲和力和特异性与血管紧张素型受体结合,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压力反应和功能反应,但不影响血管紧张肽转换酶,不会导致缓激肽的蓄积,不影响前列素合成,故不引起干咳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并能改善血糖、血脂代谢,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替米沙坦98%的原形药经肾排泄,雅活性代谢,半衰期为12~20h,是作用最长的长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血管和肾脏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而且这种保护作用不依赖于药物的降血压效应,而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率低,并且不因剂量的增加而增多[ ],是治疗心血管病和肾脏病的一类重要抗高血压药物。
利尿剂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液体,减少血液的体积,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这类药物可分为强效利尿剂(呋塞米)、中效降压利尿剂(氢氯噻嗪)、弱降压利尿剂(螺内酯)。高血压患者应用利尿剂,应先用中效利尿剂,雅效时或有慢性肾衰竭时宜用强利尿剂。使用时,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尤其是老年人,初始的剂量更要小。痛风患者禁用此类药物。
任何一种降压药都难以使100%的患者有效,而加大单药剂量降压效果欠佳,同时会加大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性。因此就需要联合应用降压药物。两联用药的方案有: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4.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三联用药的方案有:1.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2.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3.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为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对于确诊高血压的患者,首先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然后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疾病的药品,并定期监测血压,尽量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曾繁涛,谢杰.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1,23( 15) : 222 .
[2]罗立平,殷凤,陈悦.抗高血压药物的相互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8(5):531.
[3]张元宏.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1,14(3):382~385
[4]黄体钢.原发性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历史和现状[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3):2531
[5]尹桂华.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与合理使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1,1(8):1400~1401
[ ]龚培力.抗高血压药物的评价与研究进展[J].医学导报,2001,4(2 ):334~3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肛周湿疹的中西医疗法下一篇: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呼吸功能不全的力学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