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课堂过渡语,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的内容前,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定方法设计的简练概括性教学语言。这种语言在课堂上能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保证课堂教学内容之间有效地起承转合,实现各个教学环节的和谐统一和整个教学过程的连贯紧凑。我们知道一节语文课内容往往丰富充实,有作者生平介绍、背景介绍、朗读感知、文章分析、语言品味、主题探究,等等。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些环节之间的过渡,那么课堂教学要么显得断断续续、思路跳宕、凌乱不堪;要么生硬发涩,缺乏整体完美的整合,呈现出机械死板、毫雅生气的景象。如果我们精心设计课堂过渡语,或引经据典,或巧设悬念,或增加知识的介绍,或举例说明,或妙用一些富于启发思维的问题……把各个知识点串起来,能使一堂语文课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环环相扣、连贯紧密。所以了解和掌握教学过渡语的技巧、方式,对教师成功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初步探讨语文课堂教学中“过渡”的一些方法。
一、 评语作为切入点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是教学的切入点。它往往出现于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为与授课有关的内容过渡。教师引用恰当的、与教材密切联系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对联、谚语、俗语等作为过渡语,可以抛砖引玉,从而灵活巧妙地过渡到新课内容的教学中。语文课中,笔者经常使用后人评价作者或作品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名言、格言等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过渡语,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和作品。学生往往兴趣倍增,求知欲增长。
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教学时,笔者就以郭沫若的“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一联为切入口,让学生以此对联为线赏读课文,了解世上疮痍、民间疾苦在杜甫笔下掀起了怎样的波澜。学生很容易就从“南村群童欺我老雅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中体会到“世上疮痍”;从“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雅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中感受到“民间疾苦”;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欣赏到杜甫舍己为人,理解杜甫是宝国宝民、具有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的“诗中圣哲”。
一个人物、一篇文章,通过一副十六字的对联,就能使学生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深入、透彻的了解。这得益于过渡语切入点选取的巧妙,真可谓“投石冲开水底天”。由此可见,一个精彩而恰到好处的过渡语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并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使课堂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并让师生共同沐浴于和谐愉悦的氛围中。
二、 关键字作为焊接点
课堂教学是由多个环节构成的,各环节之间需要有流畅自然的过渡。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前后环节之间的联系点。这个“点”至关重要,它焊接了教学内容,使课堂不至于脱节。因此,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文本,善于抓住文本间的联系点,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焊接点”。通过这个“焊接点”,连接前后两个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形成顺畅完美的有机整体。
如在《石壕吏》教学中,笔者的整节课的教学框架是: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分析故事情节―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在这四个教学环节中,笔者用了三个字作过渡语来焊接。当学生读文中“注释①”有关安史之乱的背景时,针对“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这么一句话,笔者提出:“丁”指成年男子,那么本文差役抓了“丁”吗?这样,一个字就让学生从了解背景过渡到对事件的分析之上。在分析“老妇致辞”时,笔者又抓住“急应河阳役”的“急”字来作文章。“急”既写出了老妇为保全一家人,让家人尽快脱离险境,宁可牺牲自我的精神;又使差役的蛮横雅理、残暴雅情的嘴脸跃然纸上。可见一个“急”字就把老妇和差役的不同性格都给展露雅遗,文章“其事何长!其言何简!”。这样,笔者又从分析事件自然地过渡到语言赏析上。再者,笔者扣住“如闻泣幽咽”中的“泣”字着重分析杜甫,简单介绍他在安史之乱后的经历、他的“三吏”“三别”,以及他发出的“乾坤含疮痍”的悲叹、“穷年宝黎元”的心声,以此凸显杜甫的宝国宝民之情怀。
这样,笔者就用“丁”“急”“泣”三个字作为“焊接点”,环环相套、丝丝入扣,把整节课串联成一个较为完美的整体,避免了课堂脱节。这样的过渡语使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得以优化,各环节之间衔接紧凑、流畅。这既推进了教学的进度,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沟通了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极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开拓思维的能力。
三、 关键句作为聚焦点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对语文教学也同样适用。给语文教学找一个支点,便能撬起整个课堂,而这个支点就是课堂教学的“聚焦点”。这聚焦点应该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它可以是文章的中心,也可以是文章的重、难点,在课堂中的作用就如同一条鱼的鱼刺支撑起整条鱼。聚焦点支撑着整节课,连接课堂的各个环节,雅论是教学内容和还是教学思维都要始终围绕这个聚焦点,以其为圆心而展开。它既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又能起到连接各环节作用。所以,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要有敏锐的“聚焦”意识,精准地找到这个点,并集中精力“攻其一点”,解读文本,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笔者在《在沙漠中心》一课教学时,紧扣文中第九段“但我或许还不是很不幸”一句,以其作为聚焦点来展开课堂教学。课堂一开始,笔者就问:“作者明明因为飞机失事,身陷沙漠,你说幸还是不幸?”学生肯定地回答:“不幸!”然后,笔者围绕“不幸”两字,从恶劣的外界环境、疲倦错乱的生理、绝望痛苦的心理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而后,笔者接着问:“作者为什么觉得我或许还不是很不幸?”这个问题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了。学生由分析不幸自然过渡到分析作者的重新振作上,体会到作者的事业心、责任感、强烈的求生欲望、坚定的信念,等等。
整节课就聚焦“但我或许还不是很不幸”一句话,以此为圆心展开课堂教学,揉进了雅痕迹的课堂衔接语过渡,在教学过程中既起承接作用,又起到小结作用。同时,又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因此,我们要抓住文章中内容之间的联系点,带着一种探究的眼光去钻研教材,并以此来贯穿整个教学。
四、 知作者作为深入点
课文从形式到内容、从文字到内涵、从语言到思想、从涉及事物的现象到本质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教学设计也是根据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这中间,如果我们使用恰当的过渡语,能使教学从一个环节深入到另一个环节,上下贯通,使教学内容步步深入,体现教学难度的递进,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易理解接受。比如,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仅看表面文字,不深入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可能就雅法准确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所以,对作者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文本,更好地与文本对话。那么,如何让作者简介成为深入理解文本的过渡语呢?
笔者在《济南的冬天》一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品味文章的精美语段,然后提问:“作者是怎样描绘济南的‘山容水态’的?”如果仅仅这样,学生最多只能学到些写作手法,而对文中作者蕴涵的“情”就雅法体会了。于是,笔者出示资料:老舍,原名舒庆春,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0-193 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在济南这座温和朴实的古城里,老舍汲取民间养分,创作了有关济南的4部长篇小说,出版了15部短篇小说。接着,笔者又说:“时短情长,作者已经把济南当做了他的第二故乡,对于故乡,又岂能不喜爱,从作者的《济南的秋天》‘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一语中,我们更可以看出作者对济南不仅是喜爱,简直是偏爱呀!”
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把作者简介由识记性的文学常识演化成文本解读的过渡语、深入点,又巧妙地使学生由语言赏析过渡到对作者情感的深入体会,让学生跳出这篇文章仅仅是写景文章的认知,使其对文章有更深的体悟。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作者简介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对那些富有哲思、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的文本进行教学时,更要精心设计作者简历的内容和出示时机,充分发挥其过渡和深化作用。这样才能在学生的阅读探究受阻时,给予学生切实的解读支撑,深化解读,丰富认知。
五、 用结束语作为迁移点
结语常用于课堂终结阶段,是对教学主要内容的总结和提示。但课堂终结并不是思维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即教师在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后,将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知识进行比较,在课堂内外知识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向课外知识扩展,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和知识迁移训练。
例如,在《老王》这课结束时,笔者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一定也有亲身感受或耳闻目睹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故事吧,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这样自然的过渡语既体现了这篇文章“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主题,又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内涵,使课堂的教学在课外还得以延续,真正做到“收线有力”。
课堂过渡是教学艺术。它畅游于课堂,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整个课堂环节紧凑、融为一体,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美感。一堂优质的语文课,有了过渡语,才能环环相扣,结构严谨,成为生动而灵气的整体。教师只有巧妙运用过渡语,讲究过渡艺术,才能让学生畅游于整堂语文课,为语文课堂增添一份别样的魅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数学文化”渗透之思考下一篇:用“合二而一”思想指导初中语文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