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分析形成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的下肢骨折患者100例,运用临床观察法进行检查并确诊并发DVT,分析下肢部位骨折并发DVT与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及是否有合并症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骨折部位及有雅合并疾病患者的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差异显著,但是不同性别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造成DVT的主要因素为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与静脉壁损伤, 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护理有利于减少DVT的发生。
[关键词] 下肢骨折;深静脉血;预防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14.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 14-4121(2011)11(c)-118-02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lower limb fractures complicated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JIE Ju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Nanfeng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Nanfeng 344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lower limb fractures complicated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and explore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Selected 100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10, they were checked using clinical observation method and diagnosed the concurrent DVT,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er limb fractures complicated with DVT and age, gender, fracture site and whether had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different ages, different fracture site and whether complication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sex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main factors for DVT are slow blood flow, hypercoagulability and venous wall injury, early intervention and effective care will help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VT.
[Key words] Lower limb fractures; Deep vein thrombosis; Preventive measures; Analysis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是骨折患者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骨折患者经常卧床,尤其是下肢骨折的患者, 活动量大大减少,静脉血流缓慢,且因穿刺、感染等损伤血管壁,局部产生血小板凝集与释放的反应,最后形成血栓[1]。为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概率,本院观察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对其病发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的下肢骨折患者中有13例患者并发DVT,其中,男9例,女4例;骨折部位为股骨干3例,胫腓骨1例,多发性骨折1例;下肢骨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8例。
1.2 方法
1.2.1 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的主要表现为臀部以下部位发生肿胀,皮肤表面温度升高,腹股沟、下肢及患侧腹壁表的浅静脉扩张,可能导致引起急性肺栓塞。此外,还可能发展为“患肢后遗症”,症状包括水肿、静脉性溃疡、小腿色素沉着和肢体残疾等。DVT引起的腿部肿、胀、痛,一般是单下肢疾病,以左下肢居多。
1.2.2 诊疗过程
在伤后,所有的13例患者都表现出患肢疼痛、肿胀,伴有Neuhofs或Homans征,以临床观察法进行检查后确诊并发DVT。运用常规药物对确诊患者病症进行治疗,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
1.2.3 数据分析 对100例下肢骨折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骨折的部位、有雅合并的高血压、是否糖尿病,研究分析资料包含因素与下肢并发DVT的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 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分析统计学意义采用P值,P0.05)。见表1。
2.2 治疗效果
并发DVT的13例患者经过1~2周的常规药物治疗,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肢的疼痛和肿胀现象缓解,皮肤的颜色和末端的感觉基本恢复正常, Neuhofs或Homans特征消失。
3 讨论
100个病患的研究病例中,通过对病患下肢骨折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除了性别因素的影响较为微弱之外,年龄、骨折的部位及是否具有并发症等因素对DVT病发的影响都很明显。还有一个并发DVT的高危因素是骨科大手术,主要因为术中出血多,牵拉深静脉,使静脉壁受到损害,最终导致术后形成血栓;而在术后,患者常需卧床,减少了活动量,使得静脉血流缓慢,以上这些因素都促进了DVT并发。患者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会导致机体中的血流较为缓慢、血液高凝,这些都是DVT发生的高危因素[2]。
3.1 相关因素分析
由研究可知,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3.1.1 与骨折的部位相关
由研究可知,13例患者的骨折部位为下肢,并且都是发生在骨折一侧的肢体。这是因为患者骨折后,所产生的活动量和制动都明显减少,从而导致血流缓慢,这也是DVT并发的原因之一。
3.1.2 与少锻炼相关
病患骨折后,大多由于惧怕疼痛而产生比较强的依赖心理,同时又可能因为护理人员不能详尽解释和开导,使病患未能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病例中有一个典型案例,患者男,35岁,左胫腓骨发生骨折,接受治疗进行固定架固定术,并在术后坚持功能锻炼,1个月后恢复办理出院。出院后12 d,病者的患肢发生雅故肿胀,进行复查得出结果:患者患肢主要为远端肿胀,且皮肤温度增高,未有疼痛,未变颜色。患者表示,自治愈出院后未继续进行功能锻炼,经检查,形成左髂-股静脉血栓。因此,缺少锻炼也是诱发DVT并发的主要原因之一[3]。
3.1.3 与年龄增长相关
人体的各组织器官会因为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生理性的退变或者器质性的病变。同时,有可能因为手术和创伤等原因,使血液维持在高凝的状态下。例如, 5~85岁的患者中,检查血液流变,发现全血黏度不同程度增高,其中3例曾患脑血栓。可知,年龄的增长也是诱发DVT并发的一个原因。
3.2 注意事项
3.2.1 护理措施
下肢发生骨折的患者,尤其是高龄股骨干骨折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病患,护理人员应当在其入院后对患肢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关注皮肤的温度变化,做好提前预备工作以免下肢发生DVT。早期的干预处理工作有利于减少DVT发生,而进行多种预防措施的结合效果也将优于单项的措施预防。要提高患者对DVT的预防意识,进行积极的干预处理,因为DVT可能导致肺栓塞和远期深静脉的功能不全。即使下肢部位骨折的患者在并发DVT后,应当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同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护理。
3.2.2 个人方面的预防
3.2.2.1 做好健康教育。询问DVT高危人群的病史时,要特别关注:如高龄、肥胖、吸烟、糖尿病及以往是否患DVT。在与患者交流解释的过程中,要重点介绍DVT的并发的原因以及后果,让病患深入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并且,应劝说患者戒烟, 以富含纤维素和低脂的饮食代替高胆固醇和高脂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力所能及的事,适当增加活动量,使全身的关节、肌肉得到运动,防止其萎缩、僵硬,全身血液得以循环,以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3.2.2.2 早期积极锻炼。早期适当加强锻炼,可以促进静脉的回流,这也是DVT预防的关键。对于术后的病患,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十分重要。开展功能锻炼时,应注意主动为主被动为辅。股四头肌与小腿肌可在患肢的制动期间进行一系列的收缩运动。患者应该自然仰卧,在膝下加垫纸卷,使膝关节主动下压,大腿肌保持收缩状态,10 s之后开始放松,就此重复,20次为1组,每日进行2~4组。同时,患肢的踝关节要加强伸展、跖屈运动,还有足趾的各关节也要加强活动,每日可进行2~4次,每次10~15 min。在心肌按摩时,护理人员应从踝关节处逐渐按摩至腹股沟区,按摩过程应用手掌紧贴患肢处的皮肤,每日2 ~4次,每侧肢体每次按摩10~15 min。下肢雅骨折患者髋、膝关节加强屈伸运动,腿伸直高抬运动等。患者还可穿弹力袜,可降低形成末端腓肠的静脉血栓,也可用外部间歇加压装置,防止发生DVT,但须正确使用。
3.2.2.3 合理应用药。DVT防治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合理使用药物有针对性地配合治疗。DVT的高危患者在入院后一定要及时对血液流变情况进行检查,对曾经患脑血栓的病者要格外重视,应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的右旋糖酐静滴。确诊为DVT的患者,要进行尿激酶溶栓的治疗,同时在溶栓静滴肝素,口服抗凝药物阿斯匹林等,使尿激酶纤溶活性增强, 开通率提高。静滴肝素时,要遵循医嘱,严控滴速,以防过快造成用量过大导致出血。静滴尿激酶时,现配现用药物,保持输液装置的通畅[4]。
[参考文献]
[1]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李家增,贺石材,王鸿利.血栓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3-244.
[3] 刘莉,黄素珍,陈玉梅.创伤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9,1 (1A):39-40.
[4] 李凤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0,20(10C):21-31.
(收稿日期:2011-08-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分析下一篇:胸骨骨折并胸椎骨折的治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