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心理―道德教育是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也是基于多年来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本文从文化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等方面,提出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互融合的可行性。
【关 键 词】心理教育;道德教育;融合;心理――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 -0114-02
有关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二者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界与教育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自2004年开始,研究者就以“南北心理论坛”的形式展开了对“心理―道德教育”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研究,200 年正式将论坛命名为“中国心理――道德教育论坛”。几年来,我们的研究涉及心理―道德教育本土化问题、心理―道德教育的文化思考、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心理―道德教育的课程研发等领域,这些都是在理论层面上的探索与思考,而作为一个实践者,我们需要更深一步地去追寻其内在的联系与问题的实质。我们更愿意将心理―道德教育作为心理与道德教育相互融合与互补的产物,是正在形成中的符合中国现代教育规律的一门新学科。
一、“心理―道德教育”理念的提出符合我国的文化与国情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亦或教育形态的萌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积淀与现实需求。心理―道德教育就是这样一朵绽放在中国教育土壤之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奇葩。
五千年的文化智慧构成了中国教育的丰富内涵,而教育又担当着传递与发展文化的使命,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心理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加以阐释。以“天人合一”作为方法论,看待心理―道德教育就意味着心理与道德是相互关联、合二为一的:其一,心理教育关注的“人道”与道德教育关注的“天道”,在其存在的本原上呈现“天人合一”的状态;其二,心理教育所关注的“客我”与道德教育所关注的“主我”的结合,是人精神生命的完整体现。[1]
由此看来,现实的国情与文化底蕴决定了我们的心理教育应当具有其“教育性”:首先,心理教育作为一项提升和改善心理机能的社会活动,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而孤立存在;其次,心理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本身也具有价值实现功能。因此,心理教育不仅需要价值参与,而且要体现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
同样地,道德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心理因素的注入。这是由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是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道德教育价值定位不仅要满足于“社会的需要”,还要实现“人的发展”。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人的精神成长,而精神成长的内核又是人的心理成长。因此,在现有的道德教育实践中融入心理元素,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补充与纠偏。
二、“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产生立足理论,源于实践
模式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其产生既要立足理论又要源于实践。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产生,就是在理论基石之上对心理教育实践的把握与提炼。正如班华教授所言,“心理―道德教育并非是理论演绎的产物,而是在课题实施中,在观察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实践中,发现这一教育现象,经过多次观察和思考提炼出来的。”[2]因此,我们的心理―道德教育是在中小学心理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原生态特质的教育形态。这种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的模式是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自觉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质朴性,是在现有教育实践基础上的一种真实创造,是民间教育智慧的体现。事实上,在这些一线教师的意识形态中,对于心理与道德、心育与德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更没有刻意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的观念,他们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心理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创生了一种原生态的“心理―道德教育”模式。这为心理―道德教育指明了一条通向实践的行动途径,把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研究从理论中解放出来。因为只有源于实践的理论才是最具有真实性的理论,才是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理论。而理论也只有在实践中被不断地检验和修正,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
三、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共同的理论支点
一个理念,亦或是一种教育形态的产生,必然有其理论上的支撑。因此,探讨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就一定要在理论上为它们找到共同的支点。从人是心与德的载体这个视域出发,德心融合视域下的心理―道德教育其理论支点是人的发展与人格的塑造。人格是一个人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质,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所要解决的就是人格的成长与教育问题。由于道德教育所指向的“道德人格”与心理教育所指向的“心理人格”具有同构性,使得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成为了可能。[3]一方面,心理―道德教育秉承着心理教育中对个体完整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心理―道德教育又传承着道德教育中对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品格的培养。因此,心理―道德教育需要从人的生理基础出发,培养心理层面的人格特质,并使这种特质进一步生成社会文化层面的人格特质。
四、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共同的价值归属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纠结于心理―道德教育的学科归属问题。事实上,归属于何种学科,这只是分析与研究视域的差别而已,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雅可否认,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两门学科确实存在诸多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象与目标上。道德教育指向人的德性结构,目标是优化人的道德素质,教育内容是道德方面的;心理教育指向人的心理机能,目标是优化人的心理机能,教育内容是心理方面的。[4]然而,不论道德教育还是心理教育,它们都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而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彰显。如果我们抛开表层的差异,从价值的视角去关注心理与道德教育,就可以将两者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
第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要从更高层次上去思考人,思考既作为主题又作为对象的人的特征。
第二,我们在挖掘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共性的同时,亦不能忽略其各自的特殊性,应该把心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放在学校教育的大背景中去探讨,因为它们是学校教育的一体两面。
第三,实现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就是实践中通过教育所传递的“心理内容”促进“心理形式”的变化并达到提升和改变心理机能的目的。
心理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彰显了教育的价值,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然而如何从我国的教育现实出发,建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心理―道德教育实践模式,乃是我们在今后教育实践研究中所要关注与探索的重点。
注释:
[1]王丽荣.心理――道德教育的文化智慧[J].教育科学研究.2010,( ).
[2]班华.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J].教育科学研究,2010,(1).
[3]沈贵鹏.心理――道德教育的三重视域[J].教育科学研究,2010,(1).
[4]班华.再论心理――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 ).
[5]王丽荣,刘晓明.心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价值问题的分析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0,(1).
[ ]崔景贵.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0,( ).
[1]马林,韩铁英.道德教育与心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Z].热点聚集.2010,(5).
[8]班华,崔景贵.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对初中物理课堂中创新教学的一点体会下一篇:如何实现数学作业作用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