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兴趣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①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②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语文的活动中;③从情感教育入手,语文教学中的“情”包括:教师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积极参与 情感教育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当下学生厌学的不少,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老师们面临的问题。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一节课能否成功完成教学任务,开头非常重要。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学的导语的要先声夺人,扣人心弦。最好能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我在讲解《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荔枝的认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很热烈。中学生好奇心浓,特别喜欢听故事。我根据这一心理特点,结合课文内容讲一小故事(关于杨贵妃吃荔枝的故事),并在课堂上引入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雅人知是荔枝来”诗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一堂课的导入犹如一部发动机直接影响着整台“机器”的正常有效运作,可以说,它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教师只有不断创新导入艺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语文的活动中
长期以来,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习动机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的主体遭到摧残。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在发展,观念在更新。如今,语文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推行“普九”教育以来,教师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根本的奋斗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从教育的对象看,天赋优良者甚少,秉性一般者居多,由于个性特征的差异形成了学习语文的差异。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尊重个性、张扬个性、缩小差异、克服差异,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素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经常进行启发性的训练,对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作用很大。如,学了《清兵卫与葫芦》这课后,我就启发学生思考成年后的清兵卫还喜欢葫芦吗?他在这方面的天赋还有吗?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并要求学生续写故事。之后我将写得好的作文作为范文朗读给大家听,让学生评说续写成功之处,来调动大家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并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
3.从情感教育入手
语文教学中的“情”包括:教师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其中教师的感情是连结作者和学生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学中,只有教师自己胸中燃起一团火,才能点燃全班学生的一片火,才能产生一种感染力和吸引力。心理学认为,情感具有五个功能:定向、动力、调节、适应和感染功能。其中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人们的认识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推动促进作用。人在愉快时,学习的效率就高,反之则低。这正是情感动力作用的结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发情感必须深入文本,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怎么能接近并领悟作者的旨趣呢?所以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心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背影》是朱自清所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表现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生活中常常有一些平凡而伟大的人,当走近他们时,你会发现他们的真诚、善良、淳朴。所以结合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我确定如下情感教学目标与重点: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间的感情;体会关键语句表现出的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并结合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谈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用书信的形式给父母写信,学会与父母沟通,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在生活的重要作用。
兴趣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教育艺术秋日思辨感怀下一篇:论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师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