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演绎数学作业的变奏

[复制链接]
查看: 838|回复: 10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61
发表于 2020-8-2 15: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是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创造和创新。目前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已被教师们充分注意到,然而很少会有人留意学生的作业也同样需要创新。作业是数学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获得,技巧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作业设计时更应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标纳入其中,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目标。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因而,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体现创新的多元复合体。为了使学生乐于作业,主动作业,我开始积极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作业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形成了“以自主学习为主线、以人文互动为主体” 的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演绎着数学作业的“变奏曲”。
  变奏一:“文本作业” 变为“个性形式”
  传统的作业练习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个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潜力也得不到挖掘,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作业应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我们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给学生,要求他们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多渠道地解决问题,那么雅疑可以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注重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开放性,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知识运用也更灵活,更有创意,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才能。
   变奏二:“被动完成” 变为“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作业形式的新奇因素引发小学生好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对单一的作业不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时间也比较短暂。特别是练习时,在学生对新知识有所掌握的情况下,如果只是简单乏味地巩固强化,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如果作业题型设计符合小学生兴趣特点和注意特点,就能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同一知识,提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作业题型设计要力求多样灵活。
  变奏三:“整体统一” 变为“体现层次”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雅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数学能力。
  如我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把作业设计成一个学生喜欢的肯德基的儿童自助套餐的形式,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数学能力。
  A餐: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
  4×8=( ) 8×1=( )
  口诀:() 口诀:()
  5×8=( )8×3=( )
  口诀:()口诀:()
  B餐:填上合适的数。
  ( )×8=408×( )=5  
  ( )×4=32 8×( )= 4
  C餐:想一想,括号里能填几?
  8× +8=8×() 8× -8=8×()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学困生和中等学生要求完成A餐的两道题目和B餐中的两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A餐中的两道题目、B餐的一道题目和C餐中的题目。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优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变奏四: “学生作业” 变为“亲子作业”
   现在的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能督促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但很少参与孩子的作业。于是我在这一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给家长也布置一些作业。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后,我给家长布置了这么一道作业:要家长带孩子到菜市场里买50克、100克、1千克、5千克的东西,在称东西时指导孩子观察台秤上的指针和刻度,并让孩子用手感觉一下这四样东西的重量。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数学知识,并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明白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的道理,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这种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
  变奏五:“单一评价”变为“多元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公正、艺术的评价,能起到激励、触动的作用。因此,在批改作业时,既要客观公正,又要灵活艺术地评价。聪明的教师总是能抓住学生身上某一闪光点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也应如此,不仅要评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意志、品质、兴趣和习惯等因素,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意识、创新习惯。有优点地大加赞赏,有缺点则旁敲侧击,既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作业评价不能以教师打一个等级、写一段评语为唯一模式,它还应该是立体的、互动的、多向的,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集体评价。例如,平时做作业认真的同学,可以将他的作业本在班上传着看看,并说说平时是怎样做作业的,这样既为大家服务,又展示了自己成果。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就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并能真正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为新课标下的数学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再思考
下一篇: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在高校网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2 15: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 15: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 15: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 15: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 15: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2 15: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2 15: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2 15: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2 15: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