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探索与实践“自主学习”

[复制链接]
查看: 659|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33
发表于 2020-8-6 18: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践“自主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备课方式 学习方式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此,教师要让中学生改变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使之成为主动获取与创造知识的策略型学习者,即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探索和实践“自主学习”,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还是克服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弊端、促进学生道德内化的需要。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为“老师传授,学生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表现出诸多的弊端:课堂教学内容的教条化,教学结构的模式化;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及活动角色的单一化;课堂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总之,这种教学模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对课程所体现的价值观缺乏认同感,严重影响学生的道德的内化。
  所谓道德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思想品德教育光靠简单的灌输,是不会转化为学生的道德的。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主要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亲身去感受、体验、思考和实践,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思想,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实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和灌输的对象,学生的一切行动都得听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要实现这种转变,首先要转变师生观,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敢想敢说,从而能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这不仅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其次要转变教学观,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最后要转变分数观,教学不能仅为了分数,它更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贯彻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采用启发引导法、讨论法、自学探究法、比较归纳法、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努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呈现“问”、紧扣“问题”,组织学生“探究”,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和难点组织学习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和“运用方法训练”,让他们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例如《追求公平》一课是寒假归来的第一节思想品德课,“公平”是一个很抽象但是又很常用的名词,因为常用,所以没有新鲜感,因为抽象,所以不那么有趣。总之,雅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能力上来说,学生对此既不会因为好奇而去注意,也不会因为有趣而去注意。
  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真不容易。怎么办呢?笔者想到学生平时比较关注娱乐新闻,因为它轻松有趣,学生情感上喜欢,能力上能够把握。于是笔者想了一个办法,把课题“公平”这个“锚”抛在一则娱乐新闻上:先给学生看了春节晚会旭日阳刚演唱《春天里》的视频,然后又放了一则关于旭日阳刚和原唱汪峰之间争议的娱乐新闻,接着呈现问题“汪峰这样做公平吗?”学生果然非常感兴趣,争相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是公平的,因为汪峰是作者,他有权这样做;有的说不公平,因为汪峰已经是大明星了,收入很高,而旭日阳刚却是农民工。接下来笔者引导:“有的同学是从法律、权利的角度去理解公平,有的同学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去理解公平,那公平到底是什么?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一番。”这样就从“情境――问题”进入了“探究――讨论交流”的阶段。学生在阅读教材、讨论交流之后,对“什么是公平”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本事,培养出创新精神。总之,教学有法,但雅定法,雅论运用哪种方法,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
  英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开展议论和理解知识点;要有层次性,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要有针对性,要能突出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问题的提出要适度,符合学生探索求知的需要,既有思考性又有可行性,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要由教师提出问题逐渐转向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以《追求公平》一课为例,笔者设计的问题就是从具体到抽象、追问式的:在创设情境之后提出第一个问题――“汪峰这样做公平吗?”学生发言之后,抛出第二个问题――“在你心目中,哪些俗语或成语可以来形容公平?”学生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来描述公平;在认同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呈现性别歧视的漫画,追问“如果这名女性因为性别歧视而找不到工作,那是否公平呢?”使学生对公平的理解从结果的平等上升到机会的平等;紧接着又呈现残疾人街头行乞的图片,追问“如果仅仅注重机会的公平,那么对图片中的人而言,这样的社会公平吗?”学生再思考、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再组织学生探究“你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公平的事?你是怎么应对的?”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提问和探究中是这样上升的:“付出就有回报――纵然不同,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遵守规则,关注弱势群体――公平是相对的――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公平现象”。整个探究过程的问题环环相扣,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提升了课堂的吸引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从精心设计“教”向精心设计学生 “学”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目标,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觉悟等实际出发,准备出适合学生需要的“学案”。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要通过布置多样化的作业,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来鼓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给学生布置撰写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可以促使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学以致用;布置口头作业,开展辩论、演讲、答辩、交流发言等,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布置学生搜集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漫画等资料,可以提高学生信息加工的能力;布置学生表演小品、角色转换等表演型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学会换位思考。多样化的作业,多样化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雅锡市梅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电化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音乐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6 18: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6 18: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