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语言教学评价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复制链接]
查看: 818|回复: 10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61
发表于 2020-8-6 19: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在回顾国内语言教学评价理论研究的特点与不足之处的基础之上,展望了语言教学评价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如何利用各类语料库从 个不同层面对比分析评价手段,并建议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从8个方面将评价理论与翻译研究整合起来。
【关键词】:语言教学评价理论;回顾与展望;对比分析;翻译研究;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G 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1― 124(2011)0 ―0103―04
  人类的语言结构有两大特点:描述与评价。描述是人类通过符号对世界的认知和描写,评价则代表某种主观的价值判断(黄国文,2000)。Thompson(199 )指出,“评价是任何语篇意义的核心,任何对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分析都必须把评价考虑在内”。评价广泛存在于话语中,有必要把它作为人际意义的一个主要因素来研究。语言评价理论(以下简称“评价理论”,The Appraisal Theory)的提出正是朝这一方面努力的一个成果。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语言教学“评价”的定义和语言评价理论(以下简称“评价理论”)体系,然后,回顾国内语言评价理论研究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同时展望语言评价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如何利用各类语料库从六个不同层面对比分析评价手段,并建议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从八个方面将评价理论与翻译研究整合起来。
  一、评价及评价理论简介
  那么,究竟该如何定义“评价”呢?评价的标准有哪些呢?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李杰和李新(2001)认为,“评价是对事物进行主观的比较,包含着评价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么遵循常规,要么偏离常规。讲话者往往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使自己参与到某一情景语境中,从而表达他的态度。因此,人们所做出的语言选择和言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思想意识、社会语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彭宣维(2004)认为,“评价是使用语言来做出评价、采取某种姿态、建构语篇人格面貌以及调节人际角色和关系所产生的态度意义。因此,这一范畴涉及说话人或写作者如何向别的说话者或写作者及其他们的话语、物质对象、发生的事件和事态传递自己做出的判断,从而与赞同者形成同盟,与非赞同者拉开距离。”刘世铸(2001)总结了评价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认为“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评价主体、客体、价值评判和评价标准等要素相互作用的有机体。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评价主体与客体在主体间立场上意义的协商过程。因此,研究评价必须以评价的各要素为出发点,承认各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是一切评价研究的基础。从评价的本质属性可以看出评价行为具有情感性、主观性、价值负载性、级差性和主体性四个特征。了解评价的特征对于更深刻地理解语篇,挖掘语篇中的评价资源和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价理论中引入评价标准(既关于话语中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范畴)为我们对评价的跨语言、跨文化差异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一语法框架,丰富和拓展了人际意义的模型,为研究人际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人际意义是由评价(Ap―praisal)、协商(Negotiation)和参与(Involvement)共同实现的。它关注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Martin&Rose,2003)。评价理论的触发点是1991M994年由Martin和White等人主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个语文研究项目――“写得得体”(Write n Right)。Martin首先使用APPRAISAL这一术语,Martin和Rose(2003)、Martin和White(2005)这两本专著标志着评价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评价理论讨论的是语篇或作者/说话人表达、协商、自然化特定主体间的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语言资源。在这个大范围里,该理论更关注的是表达态度的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的语言,以及一系列把语篇的命和主张人际化的资源。评价理论把评价性资源根据语义分为三个方面: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White(2002)将其进一步阐释为态度定位、对话者定位和互文性定位。与态度相关的两个因素是“介入”和“级差”。就介入而言,如果是说话人或叙事者本人直接表明的态度,态度则属于“自言”性质;如果是直接或间接引用别人的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的,则属于“借言”性质;可见两者是析取关系,即一次话语介入,只能是其中的一种。借言又分“投射”、“情态”和“转折”三个次范畴;它们可能一并出现,如借用他人的一句话中,可能包含转折关系:而这其中就可能出现情态意义,即采用既非完全肯定也非完全否定的方式来表达某些评价意义的范畴(如习惯性、可能性、义务、倾向和能力等;见Halliday,1994)。三者之间为合取关系。就级差而言,如果是用来调节我们对人和事的主观态度的强弱的,就属于“强度”范畴;如果是用来增强或减弱范畴之间的界限的,即使两个范畴之间的界线向清晰或模糊方向变化,就属于“聚焦”范畴。强度和聚焦之间也是合取关系。鉴于态度与介入和级差之间的上述关系,这三者之间也是合取关系(参见胡壮麟、朱永生、张得禄、李战子,2005;彭宣维,2004)。
  马伟林(2001)指出,功能语法通过分析情态附加语,实现了对小句的评价,只是评价的精密度不够,评价的范围有局限。评价理论从系统功能语法出发,以语篇为分析单位,拓宽了评价范围,丰富了评价手段,并且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挖掘深层的意义。评价理论超越了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气和情态,围绕主体间立场,构建修辞潜势的更广泛、更系统的人际意义范畴,对人际意义中的态度性、介入方式和级差进行了详细和系统的研究。评价理论借鉴社会符号学的分类,对判断和鉴赏的研究体现了社会符号学的特征。介入和级差更体现了评价的系统性和精密性。评价理论所研究的评价资源是以韵律式的方式存在于整个语篇之中。由于价值观念、信念的不同以及预设的不同,不同的读者会对同一语篇会有不同的解读,评价理论充分体现语义潜势。
  二、国内语言教学评价理论研究的回顾
  彭宣维(2004)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经典理论认为,语气是人际意义的核心;但莱姆克(Lemke,1992)指出,相比较而言,语言的评价意义则具有更加重要的人际地位。与评价意义系统有关的理论,是马丁等人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评价理论。自该理论创立以来,语百学界对该理论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已成为近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的亮点和热点之一。国内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几年,笔者认为其研究大致可分:(1)理论研究,其特点主要是从对评价理论的评价(如王振华,200I;郭鸿,2005;马伟林,2001等)            到讨论该理论的建树问题(如杨信彰,2003;张德禄、刘世铸,200 ;刘世铸,2001t s~);(2)应用研究,具体又可以细分为:1)运用该理论进行语篇分析的,涉及学术话语、小说、自述、述评、新闻报道、社论、商业广告、戏剧小品、政治演讲、英语专栏、电视访谈、宣传手册等语篇类型(如李战子,2004t~1;李战子、高一虹、李芳芳,2004;唐丽萍,2005,等);2)运用该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如张美芳,2002;郑元会、苗兴伟,2004,等);3)运用该理论进行功能分析的(如常晨光,2002等);4)运用该理论进行二语习得和教学研究的(如陈淑芳,2002);5)运用该理论进行文化研究的(如郑元会,2005等); )运用该理论进行学位论文研究的(如陈洁燕,2005;陈永生,200 ;黄海云,200 ;孙海珊,200 ;杨洛茜,200 ;张昕,200 ;陈淋淋,2001,等);1)把该理论运用到汉语研究中的(如王振华,2004;彭宣维,2004t 11;李荣娟,2005,等);8)运用该理论进行英汉语篇对比分析的(如陈晓艳,2001)。但是,我们认为这些研究特点基本上是静态的、共时的、单―体裁的、单一层面的、单一视角的、单一语种的、人工统计数据的。
  国外学者不少学者已经发现目前评价理论的研究存在种种局限性。首先是对评价性手段的研究层面以及分类标准的讨论,认为目前大多研究主要局限于评价性词汇(evaluativelexis),如Martin(2000)、White(2001)等。在国内,王振华(2001)指出,目前评价系统仅仅侧重于词汇层来评价语言使用者的意识形态,并质疑“小层有没有?不同文章体裁有没有?语篇的某篇布局有没有?”杨信彰(2003)指出,学者们对评价手段的分类分散凌乱,随意性大,而且缺乏系统性。……识别评价意义不但应该在词汇层上进行,还需要在语法层上进行,同时还需要从整个语篇的角度来审视各种评价性手段的系统性。评价意义是语言各个系统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语篇中评价手段的多寡反映了作者/说话者表达观点、态度和判断的强烈程度。这些评价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辨别作者/说话者的观点、态度和判断,探索语篇中思想意识的生成和表现形式。李战子(2004)指出,目前评价理论的发展和运用中较为集中的问题主要有:对态度的人际性的认知、对评价手段结合语境的识别、对评价作为人际意义与概念意义的划分以及评价与语类的关系。然后是对评价的本质和特征的讨论。马伟林(2001)指出,在生成语篇的过程中,语篇中小句的逻辑语义关系、信息结构以及及物性系统中的一些过程都存在着评价,然而,评价理论没有涉及这些领域。刘世铸(2001)认为,要研究评价理论,首先要从哲学的高度而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评价的本质、特征和标准,指出“……了解评价的特征对于更深刻地理解语篇,挖掘语篇中的评价资源和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价理论中引入评价标准(既关于话语中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范畴)为我们对评价的跨语言、跨文化差异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此外,还有就评价理论的宏观研究进行讨论的。李战子(2004)…指出,目前评价理论的发展和运用中较为集中的问题主要有:对态度的人际性的认知、对评价手段结合语境的识别、对评价作为人际意义与概念意义的划分以及评价与语类的关系。张德禄和刘世铸(2001)认为“评价理论在语篇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但在理论建树上还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方而。……它在形式范畴化以及相关意义范畴化方面还存在不足。所以,评价理论以后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完善与体现评价理论相关的形式范畴化和模式化”。
  三、语言教学评价理论研究的展望
  刘世铸(2001)指出,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人际意义的话语基调上的扩展,对于话语人际意义的解读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理论的研究还有广阔的空间。随着对评价理论研究的深入,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为话语分析、翻译等领域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可以预计,在外语教学中该理论也将会展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针对目前国内对语言评价理论研究的局限性,笔者主张通过语料库途径的研究方法将语言评价理论与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有机地整合起来,以便拓展和加深语言评价理论的相关研究。
  1.语料库途径的评价理论与对比分析的整合研究
  笔者建议利用各类语料库开展多层面、多角度的对比分析来揭示词汇层、语法层和语篇层的评价手段在不同体裁中的使用频率和分布规律:
  1)在19 1年的Br.English和Am.English中比较评价性手段的异同点;
  2)从19 1年到1991年在Br.English和Am.English中的使用变化规律;
  3)在口语和书面语的使用频率和分布规律的共陛与个性;
  4)评价手段的文体分布规律研究;
  5)不同性别或不同年龄的作者在同一题材的文本中所使用的评价性手段的异同点;
   )母语和中介语文本里的使用频率和分布规律的共性与个性。
  1)而所有这些问题大都是前人很少展开研究过的。
  2.语料库途径的评价理论与翻译研究的整合研究
  由于评价与话语者、评价的视角以及评价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密不可分。评价标准的确定也总是受受话者角色、视角、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的制约,因此,很有必要对作者与译者所使用的评价手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笔者认为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评价理论与翻译研究整合起来。
  1)通过英汉双语对应语料库检索同一体裁的原文为汉语的作者及其译者的评价手段的使用频率和分布规律;
  2)通过“英语翻译语料库”检索同一体裁中不同性别的译者所使用的评价手段异同;
  3)通过“英语翻译语料库”检索同一体裁中不同年龄的译者所使用的评价手段异同;
  4)通过英汉双语对应语料库检索同一作品的不同译者所使用的评价手段异同。
  本研究将功能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评价性手段对比研究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和深化对英语评价理论的研究,而且对汉语评价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同时,本研究的研究视角、层面和方法等都具有前瞻性,是从事本领域研究的前人很少展开过的。本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可应用于语言习得、语言教学、翻译研究和自然语言的处理,而且可应用于辨别作者/说话者/译者的观点、态度和判断以及语篇中意识形态等研究。
  四、结语
  本文在简要介绍评价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首先回顾了国内对语言教学评价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不足之处,然后,对评价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如何利用各类语料库从不同层面对比分析不同评价手段的使用规律,以及如何通过语料库途径的研究方法整合评价理论和翻译研究进行多方面的相关研究。
  因此,本研究具有鲜明特色,具有一定的科学创新性,跨学科交叉性强,研究视角新颖,研究方法先进,能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共时分析与历时分析以及至下而上的分析与至上而下的分析等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充分的描写又有合理的解释,还有对评价手段发展趋势的正确预测。不仅开展对原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中评价性手段的对比研究,而且开展对母语文本与中介语文本中评价性手段的对比研究。这些举措前瞻性、开拓性强,对研究方法本身有较大突破,有望填补国内语言教学评价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
  参考文献:
  [1]黄国文,《功能语法入门》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 Grammar[M].Lon―don:Arnol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1李杰,李新,作为评价资源的语法隐语[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3):5 - 1。
  [4]彭宣维,现代汉语词语的评价语义系统[A],北京外国语学院语言研究所,语言学研究(第3辑)[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刘世铸,评价的语言学特征[J],山东外语教学,2001,(3):11―1 .
  [ ]Martin,J R.and D 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hag beyond the Discourse[M].London:Continuum,2003.
  [1]Martin,J.R.Beyond exchange: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In S.Hunston and G.Thompson(eds.)Evaluation in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c]Oxford:OUP,2000。
  [8]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与问题[J],外语研究,2004,(5):l一 。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职院校助学贷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回国上小学之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6 19: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6 19: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6 19: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6 19: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6 19: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6 19: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6 19: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6 19: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6 19: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