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复制链接]
查看: 617|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55
发表于 2020-8-10 12: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肯学,人人都好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而这一切都应建立在“先学”这个基础之上。学生自主钻研教材的过程,就是尝试用自己已有知识去内化教材的过程,也是发现知识障碍的过程。但由于课堂自学时间有限,加之学生自学方法和自学习惯较差,在课堂自学中还存在以下问
  1、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自学课本就是将书读一遍,很多学生都是水过地皮湿的顺眼一溜,根本不知道书中在讲什么,将自学纯粹变成一种形式;
  2、阅读能力差,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有效完成自学内容,或是看哪算哪,或是看着学案翻书找答案,不能系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3、自学方法欠缺,抓不住重点,找不到关键,不能进行有效自学。
  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问题要求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自学,使课本知识信息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融入学生的大脑。
  一、提高认识,长期坚持。
  课堂自学是教师监控下的学生自学,应是一种更高效的自主学习,突出表现在:学习有目标,方法有指导,过程有调控,结果有反馈四个方面,它不是雅目的的自由学习,它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培养,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长期坚定不移的向学生灌输自学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树立自学意识;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不能因为怕浪费时间而早早收场。一般教师要先自己通读教材,确定阅读课本的最短时间,再以这个时间的1.5至2倍时间作为学生自学时间;其三,教师要设法在学生已有知识(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铺路搭桥,找准旧知识的结合点与新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要学的内容产生联系,以旧识新,使新变旧,以减缓学生学习的坡度,对于自学目标和自学指导的确定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要使学生知道看那些内容,怎样看效果最好,应注意哪些问题,要记住哪些重点和关键点。
  二、学会思维,掌握方法。
  1、教会学生分析教材的方法
  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编排大致可分为四种形式:即概念+例题型,公式、法则+例题型,定理性质+例题型,应用型。通过对四种形式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数学教材每节课的内容都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取数学手段得出数学工具;第二部分:认识数学工具;第三部分: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了解了课堂结构,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再让学生带着以下四个问题去自学教材就能收到较好效果。
  (1)本节课学什么?
  (2)它是如何来的?
  (3)它是什么?
  (4)如何应用?
  例如:学生在学习算数平方根这一节。
  学什么---------------算数平方根。
  它是如何来的---------已知正方形面积,如何求边长。
  它是什么-------------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则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以及它的符号语言(略)。
  如何应用-------------例题、练习题。
  2、教会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
  课本是用来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是使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形成技巧,增强理解,帮助巩固的重要手段。但在当前,很多学生把阅读课本简单的认为是将书看一遍,抓不住阅读重点,找不到关键,课本传递信息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要么从“读会”向“会读”发展。
  阅读教材一般有三个层次,即粗读,细读,精读。粗读就是浏览一遍教材,知其大意。细读就是对教材逐字逐句的读,还需要勾画重点,圈点关键,标注疑问。精读就是概括教材内容,理解教材涵义,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自我归纳能力。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采用“模块”阅读的办法。
  新人教数学课本编排结构一般有以下几个模块;
  (1)引入模块------课前引入部分,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引入新课的目的,可要求学生粗读,只需了解为什么要学习本节课即可;
  (2)思考模块------带有“思考”二字的方框部分,它的作用是多是引出新概念,课本一般是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可要求学生细读,重点应放在理解概念的生成过程及对概念的理解记忆上。
  (3)探究模块------带有“探究”二字的方框部分,它的作用多是引出公式、法则或定理性质,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猜想、验证、证明等过程才能达到理解掌握,所以必须要求学生一字一句的细读,该勾画的一定要勾画,该标注的一定要标注,该计算的要认真计算,教学中绝不能走过场。
  (4)巩固模块-------例题及习题部分,它的作用就是巩固所学新知识,可要求学生将阅读重点放在审题和分析题意上,对解题过程的关键步骤也要仔细读重点读,同时,要求学生正确掌握例题的书写格式。
  3、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学生自学课本过程,其本质是学生大脑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学习环节。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这个发现过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或由教师讲出自己的寻找过程让学生反思对照。
  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学会从条件到结论或从结论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对一个数学题,首先要能判断它是属于哪个范围的题目,涉及到哪些概念、定理、或计算公式。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
  三、养成习惯,提高能力。
  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不断学习、发展自我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就不能保持其联系性和持久性,学习就会半途而废。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培养学生边读边思,手脑结合的习惯。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思考不是简单的动脑,而是手脑结合,主要方法:一是对概念、定理、法则等中的关键字词要重点勾画,对于难于理解的地方要做关键标注。如:在学习角平分线性质时,学生可从五个方面来理解,即:①有一个角;②这个角有一条角平分线;③角平分线上有一点;④过这个点向角两边作垂线;⑤垂线段相等(距离相等)对于“角平分线上的点”、“距离相等”学生可做重点勾画,并在距离相等出课标注④和⑤内容。二是实际应用类问题,要求学生边读边在草稿纸上逐一罗列,那些是已知的,那些是未知的,他们之间有何关系,都要做一番清理,不但要在头脑中,而且在本子上,都要有一个清晰地思路。
  (2)培养学生边联系、边归纳的习惯。
  学生所学课本中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就要养成善于联系,善于归纳的习惯,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都是学习归纳的重点内容。如:在学习解分式方程时,可让学生联系整式方程的解法,对比整式方程解法与分式方程解法的不同点,很容易找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就是去分母这一步,如何去分母,为何要检验根是否是增根等,都是学生要重点区学习的内容。、
  (3)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反思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我检查,自我调节,自我强化的一种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对一节课自学表现的回顾。自学后,合上书,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收获,哪些疑惑,是由于以前的知识欠缺二造成,还是因为对新知识的不理解而产生,进而将自己的缺点和摆露出来,与大家坦诚相处,这对培养学生自我修正大有益处。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能力。但只要我们将着眼点放在怎样使学生“会学”上,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铁路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下一篇:扬教师专业化旗帜 导教学新技能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0 12: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0 12: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