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学生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

[复制链接]
查看: 766|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70
发表于 2020-8-11 11: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创新教育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这一问。笔者就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 二、作为教师除了掌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三、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进步的先进的创新意识、创新意志。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亦即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我们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知识创新,不断地创新,社会各项事业才会不断发展。在实验教学中,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这一问题就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笔者就此谈谈自己对实现这项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探讨。
  1.创新教育要从教师自身做起
  教师是教育创新的关键和主力军,教师是使教育改革的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是教育创新真正的主力军,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也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才会懂得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不能满足于& uot;传道、授业、解惑& uot;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还要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观念、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首先体现在主体性原则,即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课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从沉重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听课,挺起腰板走路,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象与创造的时间。坚持主体性原则,就要坚持共性与个性一起抓,既注意对共性的全体全面的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对创造个性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能只是表扬那些顺从、听话,会来事的学生,而应经常关爱、鼓励那些敢于提问,经常有新观念,有坚持性的学生,使其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要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与学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其次体现在创新性原则,既在素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的教,学生要创新的学,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处理所获得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合贯通,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里上的需求,体现自我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创新意识。在精神方面就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主动地、自由地思索、想象、发问、选择。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要善于引导、鼓励;对学生的异常思维方式、顽皮、任性要善于理解、宽容;在物质方面,就要加大投入,为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为学生安排集体活动之外的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场所,让学生去参观、游览、玩耍,接触自然和社会,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实践能力等等。
  2.教师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现代社会,知识重量的增长及更新换代加速、新学科的涌现,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改革。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现代社会的教师不能仅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明天的社会,作为教师除了掌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去当好先生而去教好学生。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将现代科技多媒体用于实验教学,雅疑是教育史上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的理解创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初中生在刚刚接触《科学》“电流”一节时,对电流的流向、电流的大小等很难形成具体的认识。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教师可以先模拟一个现实生活中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从水压高的地方流向水压低的地方这一人人皆知的常识画面。以此作类比,电流总是从电压高的地方流向电流低的地方,并模拟出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的动态效果图,变抽象为具体,变虚为实,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声、形、色的有效利用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再进一步抓住时机,设置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3.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实现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任何新的发现,新的科学成果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并在实践中检验和论证。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尽量改变传统的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另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实验用品,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作能力。有时实验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从中吸取教训,重新进行实验,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止。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在以前,教师往往是以学生的一次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个评价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是其中的重点。新的评价观点不仅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故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即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新。学校教育不论在时间、空间上都很有限,接触社会、自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能力,比在教室里的“清谈”更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突破教学常规,不受课堂教学的范围限制,结合教材组织学生参与适当的实践活动(如郊游、参观等),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参观、采集等,在社会、自然中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及人类对它的干预,从而真正理解人与自然。如在教学《动物和环境》一课中,常规方法是按照书上的模拟实验进行分析,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田野中去“找”蚯蚓,最后让学生比较,谁捉的蚯蚓多?在什么样的地方蚯蚓多?最终引导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后一种方法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比赛”,通过自己动手获取的知识也更加牢固。又如:三年级学生学习做植物压制标本,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看到的是现成的教具与材料,而应与学生一起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植物,在学习制作中既贴近大自然,获得了许多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活动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发现许多不知名的植物,就会激发其浓厚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处?又该如何培植?……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可以到图书馆、书店去搜集和查阅各类资料,或者向父母和其他长辈请教,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进步的先进的创新意识、创新意志
  培养学生进步的先进的创新意识,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为和平、为正义而创造的世界观。坚持这一原则,既要坚持抓创造智力,又抓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智力不完全等于创造力,一个智商水平一般的人,但非智力因素水平高,意志坚强、吃苦耐劳、有毅力、有信心,在事业上往往能有所作为。相反,一些智商水平较高的人,由于懒惰,没有毅力、自命不凡,反而在事业上一事雅成。这说明,如果一个人只具备了智力基础而缺乏毅力因素,那么这个基础再好也不会产生创造力。历史上,成才者往往不是在顺利、舒适的环境中产生,而往往是在经历更多磨难、失意、凌辱、孤独与病恙,其创造能力在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支撑下才会更加发扬光大。
  教师平时要多阅读一些实验教学教育书籍和报刊。吸收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把心中的创意用实践来验证,而后再总结、提炼,得出切实可行的结论,只有这样真正用自己的行动参与到创新教育和教改探索过程中来的教师,才能真正地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出了一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最新信息的能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的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只有不断地获取并储备新信息,掌握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才能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产生创新的灵感。否则,创新将成为雅水之源、雅土之木。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信息,如:通过图书馆、电视、报纸、互联网、社会调查等获取信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在科学的高屋建瓴,运筹帷幄,驾驭科学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实验教学创新教育结出丰硕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1-12-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细节教学
下一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1 11: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