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分类号:G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145(2011)11-0195-01
大家都知道,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因此语文学科教学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开展,因此,面对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不得不首先在语文学科中开展素质教育,以应对历史发展的潮流。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然而,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己任的
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我们老师要立足于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有目的有系统地给予学生有关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指导,即根据教材,不但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的因素,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想的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训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欲望,真正会学、会探究、会从事有关语文的思维和实践,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自我发展。
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担负起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任务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体现着作者独特的审美理想、审美视野和艺术品格,创作中都对自然与生活的美质进行一番独到的选择和刻意的加工,创造出超现实和自然的艺术美,学生常能从发现和体验自己日常生活中没有的或忽略了美的事物,并为之感动和兴奋,受之震憾和启发,有的甚至出现创造艺术美的冲动,这雅疑是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天然结合,是别的学科雅法替代的。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使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得以潜移默化的进行
语文教材收辑的文章均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不仅以情感人,而且以理服人,文道结合。教材中的文章大都凝聚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真知灼见,体现着作者的理想指向。另外,许多作者的生平轶事,文章对广阔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更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爱国主义与奉献、坚韧、求实、自强不息精神教育的好材料。教学中,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基本训练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显然,思想品德、人格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既是天然和谐的,也潜移默化的。
四、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也是和谐自然的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叙事性强或富有思辩性的作品,还有充满幽默、风趣、给人快感的佳作,那些刻画精妙、描写优美的作品对学生吸引力大,作品能够带给他们自身生活环境的弥补或是人际之间的沟通,甚至是情感的转移和渲泄。所以,语文学科的教学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虽然语文学科的特质和参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获得共识,但如何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特殊功能,提高语文学科教学的效果?我觉得,关键是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
我们知道,传统教学方法有不少弊端,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地学习,限于书本,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一定的科学秩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一定隔阂,而学科素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动性,教学目的多元化,既顾及学生的知识和智能,又顾及教材中蕴含的品德、人格教育和审美情趣、心理素质教育等因素、教师起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感到我要学也会学,探究获取学科知识的思维和实践活动规律,使学生的各种潜在素质得以发挥发展。所以,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大多是形象思维(人物塑造、情节构思、语言运用等)和逻辑思维(层次结构、中心思想表现等)相结合的典范文章。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中对课文作有关的思考会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或否定,这不能不说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是会思维会学习的表现。
五、学生敢想敢说、积极交流是掌握良好学习策略,具有良好学习交往素质的表现。
好学会学的学生总是希望自己见解之正误及时得到验证,通过思考――交流――再思考――再交流而形成见解。即使一时不能形成看法的学生也是希望听听同学怎么说的,以开启自己的思路。因此,教师应用激励学生多说的课堂讨论形式,让学生陈述见解、谈感想、作评论,甚至演讲、答辩等,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使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又可激发学生的灵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潜在素质。
总而言之,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保证,素质教育的渗透会激活学科的教学。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因素、审美能力、道德人格上更是有特殊的功能。为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在教学方法与学科素质教学乃至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联系上作广泛的、立体的探讨,以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试论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下一篇:浅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