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网络文化集知识性、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的分析,阐述了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强化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教育对策
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了在网上工作、学习、查询、购物、旅游、聊天、游戏等活动的方便和快捷。大学生自身的内在特点与网络本身所固有的新颖与快捷,以及它所带来的互动、平等、自由相契合。因此,青年学生既是最早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一,也是受网络影响最强、最普遍的。互联网为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交往上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视野。满足了探究性学习的需要,提高了学习效率。使他们在尽情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在价值观念、思维方法、行为方式等方面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和冲击。而这一切,值得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网络文化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新机遇
(一)网络文化的普及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传统的思想教育的弊端雅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和个体价值,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活力。教育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有限且内容陈旧,难以拨动大学生情绪的兴奋点和敏感点。网络文化所传递信息的覆盖面之广,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所雅法比拟的。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发展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局限,改变以往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又可以最少的投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形成教育合力,迅速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利益要求,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
(二)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在说教,教育者同大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而受教育者总是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学生易产生逆反心理。而网络文化则可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由厌倦教育转向潜移默化和自觉接受。其原因一是大学生崇尚网络文化衍生出的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他们试图在网上消除现实中的不平等性,且更喜欢那种与生俱来的平等性。二是网络的虚拟性特点消除了大学生的思想顾虑,上网以匿名进入,不用担心暴露自己的身份,每个人都可以敞开心扉,自由地发表个人的意见、观点和见解,有利于心灵交流。三是网络文化集知识性、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形象直观并且极易抓住大学生的感官,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共鸣。
(三)网络文化的时代性更新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网络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各种用以进行比较、对照、选择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科学观念。互联网作为当代最革命性的科学技术之一,必然推动人们思想大解放。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必然率先受到影响,创新、求实、文明、竞争、合作、发展等观念被他们普遍地认同。网络生活让同学们形成了多元化观念、全球意识和效率观念,他们通过一些文化网站参观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及旅游胜地,不断改造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完善,更符合时代价值导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网络文化的丰富性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首先,网络文化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形成完善的人格。其二,网络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其三,网络文化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积极上进,勤勉致学的信念。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使学生在价值观上产生异化和扭曲
最初的互联网源于美国,网络基础语言都是英语,网络上的信息95%是英文,而中文语言达不到1%。以美国为首的西文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绝对控制权,网民们不自觉地接受着“美国文化”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长期接触网络,很容易受到网上一些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消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影响力,在价值观上产生倾斜。
(二)网络文化中的垃圾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危害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个专家曾花了18个月的时间,调查了网上92万条信息、图片及影片,判定其中83.5%的内容带有色情成份,互联网上一年有45万个色情图片和文件。我国也有人搞非法色情网站,在一项“是否有网络违规或违法行为”的调查问卷中,大学生中有12.5%的人承认曾经“获得他人非法的邮件”,98%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这表明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三)网络可使大学生道德价值失范
大量的网络信息为上网的大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是这些信息都是没有加工筛选的原始信息,良莠不齐。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这将导致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由此造成道德评价失范,最终导致大学生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
(四)网络可使大学生养成惰性和不劳而获的思想,并导致思维能力的减退
某些大学生过多依赖电脑,而对书本阅读和亲身实践方面的弱化,使得获取知识方式成了一种“快餐模式”,这必然使人的知识水平下降。网络的高度综合性和高度图像化的特点,也会导致人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退步。经调查发现:经常“泡在网上的大学生,其写字作文、分析综合评论欣赏的能力,要比接受传统学习的学生差一些。
(五)网络可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大学生长期迷恋网络世界,一方面挤占了课余锻炼和参与社会实践及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也极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疾病。
三、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弘扬主旋律,注重大学生网络的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
强化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网上行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中,应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主旋律。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增强网络空间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明辨在网络社会中的合法与非法、有罪与雅罪等问题,提高对网络陷阱的识别能力。与此同时,在网络道德建设中,还必须加强“网德、网风”建设,将网络技术发展与人文精神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道德成为网络文明最坚实的依托。
(二)加强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教育队伍
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网络思想教育队伍,是网络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一方面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高度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要提高信息把握和处理方面的素质,具备思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能够熟练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努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掌握社会动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
(三)加强校园网舆论引导和思想辅导功能,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校园BBS是所有高校大学生浏览最多、最受欢迎的交流平台。因此,加强校园网BBS舆论引导和思想辅导功能,是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的中心环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校园生活,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回答和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要对一些敏感的思想及观点进行疏导、分析和辅导,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对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予特殊关注,做好思想引导、释疑解惑,既严格把好政治关,又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要在积极占领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同时,全面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舆论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兴保.网络文化与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2]欧岚.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
[3] 吕怀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四思想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云南教育. 2001(19).
[4]朱家骢.网缘[J].社会2001(1).
[5] 高鸣.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J].2001年12.江苏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下一篇: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