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

[复制链接]
查看: 1023|回复: 4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7
发表于 2020-5-23 04: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以苏为鉴总结经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讲话”从总结前苏联历史经验教训、经济管理体制、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完善分配制度、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论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应注意协调的几个重大关系,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
【关键词】: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论十大关系;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3-0006-05
  
  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毛泽东结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中国经济管理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独特见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55年前,毛泽东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准备,终于在1956年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同志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基本思想,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思想。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的决议》中所指出的那样:“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讲话”再一次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现在重新学习这篇“讲话”,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论十大关系》讲话问世55周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一、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方面:首先打破了对前苏联经济模式的迷信,从其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着手,结合我国实际走自己的路,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1956年4月4日,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之前的调研中,毛泽东就指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明确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前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讲话”特别强调对前苏联的经验必须加以分析,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提出了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问题。可见,作为一位伟大的探索者,毛泽东力求吸取苏联教训,探寻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更加明确。
  对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暴露出来的缺点和错误,毛泽东的态度是:“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段讲话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举打破了前苏联模式不可怀疑的神话,可以说毛泽东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敢向前苏联经验说“不”的第一人,这在当时是需要有点勇气的。他认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会导致中国社会主义失败。“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只有“赶超”,才能振兴中华民族。赶超发达国家,“这是一种责任,所以,超越美国不仅是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这是毛泽东最早发出不大力发展生产力,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就有可能被开除球籍危险的严重警告。
  怎样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状况需要吸取当时国际上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党的中心任务。面对全新的事业,能否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对党的一个新的重大考验。党提出以苏为鉴,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倦探索,积累了重要经验。在总结前苏联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带领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提出了改革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及进一步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是在学习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诞生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毛泽东最早是从突破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开始的。具体表现以下在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在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毛泽东认为: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毛泽东的这些精辟论述涉及到经济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即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问题。提出了通过下放中央的权力,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二是在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上,毛泽东认为:企业不是国家机关的附属物,应当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让企业按经济规律组织生产独立经营。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非常敏锐地察觉到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即扩大企业自主权问题,要求国家机关各级政府应把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来对待,既要有国家的统一性,又要有企业的独立性,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毛泽东关于改革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思想,在当时确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改革亮点,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20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宝贵经验,为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实            现伟大历史转折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为后来创立和发展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应该看到毛泽东的这一改革探索为我们今天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三、在经济管理方面:强调走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为企业管理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毛泽东鉴于苏联没有正确处理好农轻重关系的经验教训,指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随后毛泽东又把农轻重关系问题看作是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他说:“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就是不以工业论工业,而是结合农业来论工业,这样既全面又深刻,既有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又有别于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完整地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在这个总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建设一度取得了很大成绩。实践证明毛泽东开辟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的闪光之处。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主义企业管理,认为我们的企业管理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他反复强调要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视工人为企业的主人,充分发挥工会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让工人当家理财,参与管理。为此,1960年毛泽东在总结鞍纲企业管理经验时,提出了著名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思想,即: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干部、工人和科技人员三结合来共同搞好企业管理。这是毛泽东独创的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企业管理制度,从而作为我国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而被命名为“鞍钢宪法”。用以指导我国的企业管理工作,较好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并为以后的企业管理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在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方面:提出了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为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毛泽东把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作为国家分配制度上的一个原则问题来对待,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兼顾三者利益。他说:“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鉴于前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合作社同农民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适当……总之,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厂和工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无论只顾那一头,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这是一个关系到六亿人民的大问题,必须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反复进行教育。”大家知道物质利益分配问题是经济管理中最为敏感的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和改革成败,我们不是说改革是物质利益的一次调整吗?所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三兼顾思想,对我们今天改革分配制度有着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表现为宏观分配中的积累和消费的关系问题。毛泽东说:“积累和消费的分配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不容易一下子解决得完全合理。”这就告诉我们在经济管理中一定要解决好生产和消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骨头和肉的关系,不可偏废某一个方面。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强调效率优先;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注重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这是对毛泽东“三兼顾”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五、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主张批判地学习一切国家的长处,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外交方针,为以后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
  建国之初我们曾经提出过“向苏联学习”的口号,但要不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这在中国经济管理史上是一个敏感的原则问题。到底有没有勇气面对这个现实,毛泽东首先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他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应该承认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的原则是取长补短、,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对我有用的东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要看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既有对立一面,也有继承的一面,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它必须继承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优秀科技成果,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先进管理经验,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特别是我国没有经历过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更应该向资本主义学习。当然,这种学习“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毛泽东还根据经济管理一方面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的科学性以及另一方面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的阶级性或民族性这种二重性原理来正确分析对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经验,进一步指出:“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毛泽东这种正确对待外国经验的科学态度,这种注重学习善于学习的工作方法,对我们今天实行改革开放尤为重要。
  毛泽东在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时,一方面注意结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另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对外方针,这个方针同样是我们今天实行对外开放、正确处理中外关系行之有效的方针。
  六、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方面:提出了必须努力学习,成为管理经济的内行,以尽            快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日后的人才培养和人事管理拓展了思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经济管理人才,要有一支庞大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和经济理论队伍。早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就语重心长地教育全党说:“我们的同志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他认为全党必须善于学习,成为管理经济的内行才能有效地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说:“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毛泽东曾号召全党说:“我希望,所有的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地委书记以及中央部门的负责同志,都要奋发努力,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做到又红又专。对于经济建设,我们要真正学懂。”毛泽东在总结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时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从我们全党来说,社会主义建设知识非常不够,应当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在党的八大上,毛泽东特别向全党提出要善于学习的问题,指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为一个先进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必须善于学习。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总结新经验。他认为,我们现在的中央委员会,还是一个政治中央委员会,将来要成为一个科学中央委员会,里面应该有许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是多么热切希望有一支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经济管理队伍。培养和造就经济管理人才是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极为重要的内容。
  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搞经济建设离不开经济管理,而搞好经济管理又离不开懂经济的管理人才。尽快地培养一大批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能决策、敢负责的经济管理人才,有一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优秀企业家队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旧是我们今天完成四化大业的当务之急。
  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的内容极其丰富。诸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要分两步走;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利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服务;经济工作要讲经济效益少花钱多办事;“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的总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基本方针等,都是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中极其宝贵的重要方面。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的经济管理思想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在那个时代总结前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为解决中国经济管理的现实问题而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
  在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指导下,经过建国后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总结出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管理经验,为以后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开辟了道路。当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探索中,也存在一些脱离中国国情急于求成,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等问题,使毛泽东原来一些正确的经济管理思想没能贯彻到底而影响了经济建设。但这毕竟是探索中的失误,有着不可避免的客观必然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因此,我们在学习研究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经济管理思想时,还必须学习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掌握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运用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提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即十二大关系),这是对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体现出来的经济管理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毛泽东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讲话问世55周年,在这样的时刻重温这个讲话必将使我们“温故而知新”,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之探讨
下一篇:论“能本管理”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515
发表于 2020-5-23 04: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32

帖子

52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9
发表于 2022-3-13 01: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吉林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55

帖子

53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33
发表于 2022-3-13 03: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海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60

帖子

369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90
发表于 2022-3-14 02: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作业答案在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