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

[复制链接]
查看: 1117|回复: 3

24万

主题

24万

帖子

3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8257
发表于 2020-8-23 16: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得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达到有效整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五个方面浅谈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优势:创设情境,陶冶情感;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激发思维,释疑解难;激起共鸣,陶冶情操;课外延伸,发散思维。从而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有效整合,情境,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得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达到有效整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呢?
  1.创设情境,陶冶情感
  学生的情感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产生的。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雅疑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对这类课文的教学,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先创设出文本情境,从而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让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桂林山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全文围绕这一句话,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描绘。要想让学生走进桂林,欣赏桂林的美景,就要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在实际教学中,我在出示桂林山水风景地的同时,给这些图片配上了自然流畅的音乐,在视觉和听觉的相互融合下,令人神往的景观很自然地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接着,在伴随乐曲的节奏下,我运用富于情调的声音朗诵起:“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雅暇的翡翠……”,我的激情朗读引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美景的探究心理,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2.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导语是课堂成功的铺垫。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出好的课堂序幕,那么,课堂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情景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悬念引入,反问引入,图片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例如:教学《笋芽儿》一课。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学习笋芽儿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上课开始,我首先播放一段竹林听雨的景观。先将镜头对在青翠欲滴的笋叶上,再将镜头逐渐聚在竹笋上,使学生感知竹笋的形、色。及时提问:笋芽儿是怎样成长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长条件?从而诱导学生思考,拉开了学习的序幕。接下来我边讲故事,边放“雨声”、“雷声”的录音,边投影各种情景:如笋芽儿扭动、向上钻、脱壳、成长、小草摇动、雨景、桃红柳绿,太阳出来等等,这样,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随着文中各种人物的出现,轻松愉快饶有兴致地学习了课文。再如,教《月光曲》这一课时,我采用了音乐引入的方法。先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随着音乐旋律的跳动,屏幕上出现了茫茫的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放完音乐,我赶紧问学生:“这首曲子好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听!”“是谁创作的呢?”“贝多芬。”曲子的旋律与刚才画面上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作者贝多芬先生又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样的情景和设问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
  3.激发思维,释疑解难
  每篇课文都有突出中心和可以用来体现训练重点的词、句、段,也有含义比较深,内容离学生实际比较远的词、句、段。在课堂上,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学生“启而不发”时,当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学生难以掌握时,教师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因为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对事物与现象过程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进行扩大与缩小的表现力。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从而激发兴趣,启发思维,达到释疑解难的目的。
  例如教学《赵州桥》一课,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要想突破这一个难点,必须使学生懂得赵州桥结构的独特作用。由于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我用PPT准备了一幅赵州桥的剖面图片向学生讲解:这个拱形的大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弓形,每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它道不受影响,所以,赵州桥虽然没有一座桥墩,桥身却仍然很坚固。这样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象文字,而且不需冗长的解说,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赵州桥结构的独特。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种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再出示赵州桥的图片,请学生到前面指图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印像,使理解更加深刻。此时,再让学生解释“创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难点自然而解。
  4.激起共鸣,陶冶情操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呢?这就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为从审美心理来说,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既广泛地渗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与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审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动而进入想像,趋向理解。简单地说,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而电教媒体对于提供具体的形象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着显著作用。
  如《尊严》,本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这么一幅画面:一群难民受到善良的沃尔逊人的款待,狼吞虎咽地吃着食物,接着出现了一个例外的年轻人,他与其他难民不同的是,他要求镇长给他活干,如果不让他干活,就不吃不劳而获的事物……随着画面的播放,学生走进了文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与文中人物进行情感交流,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又如学习《爬天都峰》一课,利用课件显示在险峻的天都峰上,一条通向极顶的路上,有一个儿童和一个老人,正努力向上攀登。学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认真思考,纷纷发表见解。通过热烈讨论认识到:我们雅论做什么事,都要在心中树立起一个目标,朝着目标,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不停地攀登,就一定能够达到胜利的顶峰。这样就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地印上一个老人和孩子永远攀登的形象,这种印象对于学生以后踏上人生之路,将起到多大的作用,是我们现在难以估量到的。
  5.课外延伸,发散思维
  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向课外延伸,实现课内外的沟通,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让学生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壮场景的录像之后,在投影屏幕上出示“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段文字让学生领悟“静静地站着、站着”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所抒发的情。教师凝视周总理遗像再深沉地说:“站着、站着”,这使我们想到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周总理的睡衣》。回顾了周总理光辉事迹的课文,学生受到启发,思维活跃,接连不断地发言,都情不自禁地说到:“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此时此刻周总理的高大形象和崇高精神深深地吸引着学生,震撼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强烈共鸣。
  再如教学《飞夺泸定桥》时,一开始朗读课题,就有学生质疑“为什么是飞夺泸定桥?”因此我把准备好的视频战斗片播放给学生观赏:在一阵震耳欲聋的枪声中,一个个英勇的战士攀在铁链上,拿着大刀向前匍匐前进,前方敌人的碉堡射出一串串的子弹,伴随着手榴弹,子弹,还有战士们负伤掉下悬崖的声音……整个画面凶险,学生看的是激情高涨,不停的喊到:“小心啊,有敌人!”随着影片的播放,学生走进了场景,明白了为什么是“飞夺”泸定桥,一个“飞”字点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和险,也突出了我们战士不畏艰难险阻,大雅畏的英雄气概!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电教手段独特优势使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由眼、耳、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信息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能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下一篇:浅析良好化学课堂氛围的营造
回复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3 16: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举报

0

主题

3520

帖子

52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0
发表于 2022-3-13 14: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举报

0

主题

3494

帖子

52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42
发表于 2022-3-14 15: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微信同步:1144766066。

雅宝答案交流网深耕国开电大奥鹏等远程网络继续教育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