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层教学也称差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采用某种形式或手段进行的教学。本文以中职计算机课程为例谈一谈分层教学。
一、学生差异情况分析
1.学生个体内的差异
个体内的差异是指一个人素质结构上的分层,如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兴趣等的不平衡。反映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指法进步很快,但学习程序设计时颇感吃力;有的同学兴趣在计算机的操作上,但对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原理不感兴趣。
2.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分层,如A学生上课时思维要敏捷,B学生长于形象的直观记忆,C学生则长于抽象的语言记忆。
3.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差异
我校招生的学生家庭情况不同,有的同学家里有计算机,参加过各级计算机方面的辅导、竞赛,已经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能手”“小专家”;而有的同学则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都从零开始。
4.学生态度的差异
不同学习态度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师教导方式的要求,以及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均有较大的分层。如果对不同知识水平、情感水平的学生进行相同内容、统一进度、同一方式的教学,就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对学习失去兴趣,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电子游戏上;基础差的学生又会“吃不了”,加重厌学的情绪。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1.学生“分层”情况的测量和调查
为了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必须要完成分层的测量和调查。因为学生的分层是有阶段性的,因此测查应是动态的。测查的方法是多样的,可采用观察、问卷、测验、交谈等多种方式。比如,学生刚进入学校时,可通过调查表或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储备情况、学习效果与能力的情况。只有了解学生存在的分层,并分析形成分层的原因,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施“分层教学”。
2.教学目标的确定
分层教学的教学目标还应该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学期或学年目标,是对学生在一年内或一学期内达到的目标的最佳估计;短期目标是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基础。不同学生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也应有分层。如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其长期目标为喜欢上这门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学生其长期目标则是培养起对计算机某一领域的突出兴趣。
由于现在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教学,教师针对某一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符合教学要求的分层目标体系,包括集体目标和具有层次的个人目标。集体目标是教学大纲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全体学生都应当达到。个人目标是在集体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体原有知识基础、兴趣、能力等确定。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地由现有水平发展到“最近发展区”,都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如,在“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单元教学时,集体教学目标是“能够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能够制作具有动态播放效果的一组幻灯片”的个人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的确定
我们所进行的分层教学是在同教材、同进度的前提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不同的教学要求。在依据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针对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可围绕内容的多少、范围、深度、难度,内容出现的顺序,上机作业等多方面进行。同一知识技能教学中运用有层次的教学内容。
如在Excel中,对已有一张学习成绩表进行名次的统计,基本要求是先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分,然后按照总分进行降分排序,再根据分数由高到低的原则,利用自动填充功能依次输入名次。另外继续提出一些需要学生去探索的任务,以激励那些基本要求完成得很顺利的同学继续学习。
三、分层教学的评估
分层教学的评估是十分重要的,是分层教学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分层教学评估,就没有成功的分层教学。分层评估要测查学生的准备状态、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考查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各方面发展的情况。特别要注意考查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的能力。教师可以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随时记录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科学依据,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以及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同时也可以校正学生的最后评分。
(作者单位: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三大误区下一篇:入话 让数学课精彩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