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语,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悟到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在教学时,如何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呢?我想:只能是以读为本,“读”占鳌头了。
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采用“赏读”、“品读”、“教读”、“自读”、“创读”的手法。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达到“以境促情,境中动情,情动而辞发”的境界。
一、赏读,感知情感。
初读时,先让学生听配乐故事,然后,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情感训练学生的听与理解能力。在欣赏读文的过程中,感知情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对小女孩的同情。
二、品读,以情动人。
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段,大屏幕出示情境图,学生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是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当这些美丽的东西出现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学生的主观情感移入文境,并步步深入到意境中去,使他们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产生“我要读”的冲动。激情难抑,他们真挚的感情伴随着《二泉映月》的古筝曲,流淌到每个人的心田,收到了“入境始与亲”的效果。
三、教读,渗透情感。
学生在初读,细读课文后,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和把握,为了更好地达到精读、熟读的目的,使学生读出情味,感悟字里行间丰富的情感与人文内涵,我带着真挚的感情去教读,更切合实际地讲,去指导朗读。我教给学生朗读的小秘诀是:读书的时候眼中有物,心中的情,你就能读出味道来!
我以第五自然段为例,即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时的情景。从“敢”、“终于”、“奇异”、“只有”等词人手,带着浓浓的情意,教学朗读。边看课件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孩子们仿佛就是那个小女孩,仿佛也看到了温暖的大火炉,感受它给自己带来和温暖。当读到“火柴熄灭了。火炉不见了”时,音乐响起,小女孩从美妙的幻境又回到了冷酷的现实,学生们也在情感的渗透中,又一次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他们的心弦又一次被拨动,而震撼他们的心灵,也正是教师教读的目的所在。
四、自读,表达感悟。
当教师点拔引导到高潮的时候,孩子会以自主朗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悟。
正如苏霍姆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在教学时,利用这种需要,把选择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读书空间: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读给谁听,就读给谁听。怎么理解就怎么读。不必受教师范读的束缚,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自主读书人情入境,“我会读”、“我能读”、“能读好”这种信念树立起来了,文中的人文内涵感悟到了,自己的感受也读出来了。一名女学生在自读过程中痛哭起来,她是读到“奶奶,请把我带走吧……”一段时,失声哭出来的。她说她自读时已不止一次流下了眼泪,这一次实在控制不住了,面对她情感的渲泄,不仅是我,我的学生,还有听课领导老师也都忍不住流下了热泪。我充分肯定了那名同学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也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发挥自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感悟。于是,在白读的过程中,无论是个人读、同桌读,还是小组读、比赛读……每个同学都领悟到文章中的人文内涵,锻炼了思维能力。而且,得到了一次情感陶冶和思想启迪的机会。
五、创读,说感悟体验。
创读,是情感的升华而决不是简单的重复。当自读以后,要扩展延伸,引发想象。在不知不觉的配乐读中,学生们的眼睛都湿了。回归整体,我要求学生们调动想象思想,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想象一下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时的情景。“一石击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独特的见解。在这一五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与创新思维。说感悟、说体验的“说”,是指拓展延伸中有想象的说,以学生已的生活体验契合课文的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说”,这是学生“会意”的说,更是学生交流的说。
把阅读的感悟和体会说出来,是发表独到的见解,张扬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作为一名听众,不断地鼓励他们,重视他们的观点。即使有偏颇,也首先是尊重,然后才是指导和帮助。同学们在说的时候,互相倾听、取长补短,在互助中共同进步!
在联篇的浮想后,学生说出了他们的想象,也正是在联篇的想象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理解基础上的创新。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仍要以“新课标”中对“读”的要求为行动指南。遵循“读书百启遍,其义自见”的原则,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悟情,以读代讲,“读”占鳌头!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探索解决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下一篇:优化语言 让初中作文文采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