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公开课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的重要舞台。一个优秀教师的长大过程离不开公开课的磨砺。教师要追求真实、有亮点、充满激情的音乐课,这样的音乐课堂才会凸显魅力,散发光彩。
【关键词】 音乐公开课 真实 亮点 激情
最近几年听了不少音乐公开课,总觉得形式差不多,都是一个流程。好像缺了什么,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开课?公开课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的形式,不失为一种有效教学研究的方式。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执教者、学生和听课者授、听、评等活动,探究出一种更有利于落实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来。一堂好的公开课,不在意刻意制造什么,更不能做作,好比厨师烧菜,主要是菜的味道,味道好,大家才满意。好课也如此,好课需要设计,但设计不等于作秀,一些公开课就像演戏一样,这不好。教学应该像生活,上课就是过日子。那什么样的音乐公开课才是我们需要的呢?
一、真实的课
曾听过这样一节音乐公开课:在新授歌曲教师范唱这个环节中,教师才刚开口唱,学生们就熟练地唱了起来,这时教师下意识地看了一下他们,学生立刻闭上了嘴巴。这说明什么?显而易见,这首歌已经教过了。这样的公开课还有意义吗?公开课必须真实,使广大教师能学能用。它不能像样板戏一样,提前排练好,上课时只是“背台词”。课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生成性、不确定性。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既定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冲突,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这些对教师的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正是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教师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口号,明确了教师既要传授真知,更要教人求真。只有教师自身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真人,才能成为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榜样。
二、营造“亮点”的课
课堂教学的“亮点”是指教师的教给学生留下最深刻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课堂教学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课堂亮点的出现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得到升华。“亮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最精彩的往往是课堂随机生成的。音乐课堂所谓的“亮点”并不在于外表是否华丽,关键在于是否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授《小鸭子》时,我分几个步骤。先出示图片:狗熊拍照。“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客人,狗熊。大家知道他在干什么吗?”“拍照!”然后看图片讲故事。“谁来说说这张照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纷纷发挥想象,创编故事。最后听范唱,感受音乐。“照片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听音乐,看看谁猜对了。”“哦,原来是小鸭子在干活啊。今天狗熊还说让小朋友和小鸭子比一比,谁最爱劳动,谁上课最认真,要给他拍照。”学生的兴趣都被故事和拍照充分调动起来了。找学生感兴趣的人或动物融入课堂,作为课堂亮点,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充满激情的课
音乐课同其他学科一样,老师在课堂上的表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与课堂气氛。为什么同样的内容让不同的教师来执教就会产生差别,其道理正在这里。
音乐教师更要有生活的热情与激情。我们除了要努力钻研教材之外,还要自己先对作品动情,产生一种对作者或作品的理解与同情,再以此为动力展开备课与教学实践活动。教师不动情,就很难在课堂上表现出激情,要把学生吸引到教师关于情感意识的意图上去,就必须有一个情感的动力。为此,教师必须先动情才能带动学生动情。作为音乐老师,就得有一种因音乐作品而动情的能力,这种情感来自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教师自身的人格行为。
我在教学《故乡》一课时,对学生讲述自己独自一人在离家几百公里的异地他乡求学时的经历与心情,然后再请班里的外地学生讲述自己远离故乡和亲人,在外地读书的这种感受。在我听得入神讲得深情时,我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眼睛开始模糊。我不敢正视学生,转过身去,强忍住就要溢出的泪水。等到我再次转过身来时却发现有好多学生都在偷偷地抹着眼泪。这节课的目的不是要学生把《故乡》这首歌唱得多好,而是要通过这样的作品和这样的音乐课,让学生感受体验这样一种特殊的情感。最终,这个目的达到了,因为在我心中饱含着一股激情与冲动,所以我很自然地就能用情去感染学生,进而让学生在自身情感的推动下,不由自主地去体会、去感悟音乐中的情感意识。只有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使受教育者产生心灵感应,产生动机,形成信念。
在一节音乐公开课中,不仅能听到优美动听的歌声,更应该看到知识带给教师的快乐和带给学生的自信。音乐课堂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是情不自禁的。理想的音乐课堂是通过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真情,让学生对音乐动情,对音乐课动情,对美好的人生动情。如果教师们都做到了,那么我们的音乐课堂一定会凸显魅力,散发光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析艺术辩证法审美范畴下一篇:试论艺术创作中“心理距离”的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