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立信宣布的一系列重要的赢单,均涉及目前业界最新的前沿技术,这不仅体现了爱立信在通信技术和市场一贯的领导地位,更显示了爱立信致力支持客户不断以创新技术和应用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商业成功的承诺。
继年初北欧运营商TeliaSonera宣布签署LTE建网合同后,本届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上,美国CDMA运营商Verizon也宣布,已经选定供货商,将在年底前开始部署LTE。而爱立信同时入围这两个全球最早的LTE商用合同,这也让爱立信成为本届移动通信世界大会最引人瞩目的通信设备厂商。大会期间,爱立信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冯映夺就爱立信大会期间的一系列表现,接受了《通信产业报》(网)的独家专访。
《通信产业报》(网):本届大会爱立信重点展示了哪些新技术、新方案和新应用?
爱立信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冯映夺:在本届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爱立信展示了一系列“全球首创”技术和解决方案。
比如,LTE作为本届大会的亮点之一,也是爱立信展示的重点。我们不仅基于多种终端,包括手提电脑、固定的移动宽带路由器以及高性能测试终端,现场演示了峰值速率超过150Mbps的LTE,还展示了目前业界最先进的面向LTE及下一代宽带的分组核心演进网络组合(SAE/EPC)。
此外,在网络技术方面,爱立信还首次展示了实现42Mbps下行峰值速率的新型HSPA多载波技术,这将当前的21Mbps峰值速率提高一倍。这个技术将在2009年年底投入商业使用,受到了包括Telstra在内的全球领先运营商的欢迎。
另外,我们还展示了EvoRAN无线接入网络(RAN)解决方案,允许运营商在同一个网络内运营GSM、WCDMA和LTE,既简化了网络管理,又降低了成本和功耗。
爱立信还在大会上现场演示了移动网络优质语音呼叫的最新技术AMRWideband(自适应性多速率宽带),这一技术可以部署在GSM和WCDMA/HSPA网络,为支持该项功能的手机提供Hi-Fi音响般清晰的语音效果。
在新业务应用领域,爱立信在本次展会上也带来了诸多突破性的多媒体方案。我们和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合作完成了全球首次可互操作的富通信业务(RCS)演示。
爱立信还发布了面向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创新社交网络系列产品――Pixl8r计划和社交媒体门户(SocialMediaPortal)。这些技术将有利于好友在不同的社交网络之间对用户生成的内容进行轻松简便的共享,有助于运营商进入社交网络这一蕴藏着诸多商机的领域,在增加收益的同时,减少客户流失、提升品牌定位。除此以外,爱立信还展示了面向家庭联网的数字家庭网关软件,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与家里的多媒体设备和电子产品、家电等进行互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爱立信今年还特别设置了一个“2020交互式演示”专区,使观众有机会体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将如何在创新技术和应用的推动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轻松便捷。
《通信产业报》(网):是否有一些不变的主题和内容?
冯映夺:在本届展会上,我们延续了以往一贯的对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无论是在网络还是业务应用领域的技术和方案都具备“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色。这不仅反映出了我们对电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对运营商和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力,更体现了爱立信对信息通信技术所肩负的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的理解。
《通信产业报》(网):爱立信展示的这些内容所想要突出的重点有哪些?为什么?
冯映夺:我们在本次展会上所有的展示和演示内容实际上都是围绕客户和消费者需求来组织构建的。我们的重点在于展现我们将如何支持运营商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业务,实现业务和网络向全IP的经济高效的演进,从而确保他们能够在产业融合和变革的背景下,在未来新的ICT生态系统中继续保持成功。
在展会期间,我们宣布了一系列重要的赢单,均涉及目前业界最新的前沿技术,这不仅体现了爱立信在通信技术和市场一贯的领导地位,更显示了爱立信致力支持客户不断以创新技术和应用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商业成功的承诺。
比如,继今年一月我们与TeliaSonera签署了全球首个LTE商用网络合同后,在本次展会期间,VerizonWireless又宣布选中爱立信作为其LTE网络的首要供应商之一,为用户提供超高速的移动宽带体验。此外,意大利电信和爱立信将在2009年初部署HSPA+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网络最初将覆盖米兰,使之成为意大利首个“超宽带城市”,享受到高达28Mbps的下行速率和5.8Mbps的上行速率。
总之,我们期待与会者通过参观我们的展台、与我们的技术专家和高层管理人员沟通,对爱立信的领先实力和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的能力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的这些能力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下更赋予了我们独特的优势,使我们能够成为运营商迈向未来的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网络接入模式创新 网吧寻求转型下一篇:中移动承接央企移动信息化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