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 993|回复: 4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61
发表于 2020-5-27 17: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重点对河南省农村居民近几年来的收入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省的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农民收入经历了从低速增长到较快增长的发展历程,逐渐走出了徘徊状态,农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如表1所示。
  从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分析,可以发现河南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占到了人均纯收入的93%以上,构成了农村居民的基本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逐年攀升,不断提高。2010年达到1943.8 元,比2000年增加1410.18元,年均增长15.2%,其间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1. %;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23.9%提高到35.2%,十年间上升了11.3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个百分点。这充分证明了农民工资性收入日益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河南是中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部分。2010年,全省农业人口为1109万,占常住人口的1 .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89个百分点。面对严峻形势,河南省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围绕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以落实河南省省政府与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签署的“共同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主线,以“春风行动”为载体,千方百计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3 3万人,新增105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1980亿元,人均年劳务收入8380元,比2009年增加813元,增幅达11. 3%。
  (二)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河南省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构想的提出,采取大力招商策略,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大量吸引外部资金。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下,河南省经济快速增长,农民在本地务工收入与沿海地区差距逐渐缩小,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就业。2010年,河南省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142万人,占48.33%,与2009年相比,省内转移增加123万人,增幅为12.01%。
  2、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转移就业主要力量。据调查,目前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中30岁以下的占总量的50%以上,说明80后、90后出生的农村劳动力已成为河南省外出务工的主要力量。
  3、知名劳务品牌不断增多。目前河南省12个县市被授予“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称号,数量居全国首位。培育出“林州建筑”、“长垣厨师”等有较大规模的劳务品牌95个,涉及30个行业50多个工种,初步形成了建筑、服装、餐饮、电子、家政、装卸、采摘等成规模的优势劳务产业。
  4、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渐向高层次过渡。部分农村转移人员通过自身打拼,逐步走上了企业技术岗位和管理阶层;还有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拓宽了视野,掌握了本领,积累了一定资本,便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返乡创业当起了老板。尽管这部分人员数量较少,但已成为推动河南省县城经济发展不可低估的力量。
  5、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大大提高。目前河南省农民工外出务工时间12个月以上的达到933.13万人,平均外出务工时间由2005年的1.5个月提高到目前的10个月。
  二、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薄弱,就业服务对农村和农民覆盖不够
  目前,全省1400多家就业中介机构和800多家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几乎全部在城市,多数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存在人员不足、经费紧张、没有办公场所的困境,县、乡两级公共服务机构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二)业政策落实力度不够,回乡创业农民工比例较低
  河南省目前回乡创业人数仅占到外出务工总人数的2.95%。同时,由于创业观念滞后、缺乏开办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大多科技含量低、规模较小,生存发展空间较为有限。
  (三)城市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务工农民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诉求尚未得到重视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部分务工群体,由于城市户籍制度尚未改革到位,很难获得城镇户口,无法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等权利,且绝大多数没有能力购买城镇住房,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加快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农村内部的“推力”效应,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艰苦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推动农村劳动力向条件好的区域转移。
  2、偏僻、落后的地域环境推动劳动力的转移或流动。
  3、有限的耕地面积维持不了基本的生活所需,劳动力不得不外出从业或从事非农行业。
  4、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低下,与非农产业相比反差较大,农民愿意从事非农产业。
  (二)充分发挥城镇的“虹吸”效应,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虹吸”主要来自于城市,属于劳动力的地域转移。包括城市环境的吸引,收入、子女就学、公共服务等引力作用。
  (三)加快政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农村就业、创业和到城镇就业的外部环境
  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以及近期出台的“限购令”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因此,迫切需要给农村劳动力宽松的环境。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农业改革政策。如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土地股份化,“四荒地”使用权租赁等。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非农化的产业政策。以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通过制定政策,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回归创业。同时,注重培育农村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多方面为创业人员构建安居乐业的环境。
  (四)努力消除就业空间障碍,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
  劳动力转移从空间地域上一般表现为省内、省外和国外。近几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失业人员不断增多,城市中就业困难群体激增,大学生、退伍军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也要求解决就业就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工转移的就业的空间、渠道更加狭窄。因此,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和渠道就更为紧迫。1、完成服务网络;2、输出基地化;3、培训层次化。
  (五)消除产业转移的障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间带来新的矛盾。因此,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辛小柏.“十二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2).
  [2]罗倩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效应及对策分析[J].商业时代,2010,(2).
  [3]陈旭.农民收入结构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重庆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问题
下一篇:企业加强应收帐款管理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5-27 17: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5-27 17: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50

帖子

517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76
发表于 2022-3-12 23: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9

帖子

54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18
发表于 2022-3-13 14: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