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国家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做到客观评价审计质量状况,突出审计项目重点,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充分认识审计质量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国家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国家审计;审计质量;监督
国家审计质量与社会审计等其他审计质量有一定的区别,特别是在公共财政理论框架下,国家审计是由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议会、政府、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对审计质量的研究也应全面考虑国家审计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影响。国家审计质量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随着我国审计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国家审计工作质量将会对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审计质量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的职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审计方法和程序、审计判断、审计意见建议及其落实等多方面服务水准的综合体现。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关系到审计机关权威和审计事业发展的大事,审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对其进行系统研究非常必要。由于,提高审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审计机关各部门共同努力,齐抓共管,需要全体审计人员扎实工作,奋发进取。因此,围绕提升审计质量这个核心,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审计监督到位
审计虽然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经济监督活动,但它又是一项规范化和程序式的常规性经济监督工作。文化环境;全社会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人们对审计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影响着审计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审计的实施范围、方式和内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信息的利用,从而影响着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社会环境;审计涉及到许多组织和个人的利益,也会触犯一些组织和个人的利益,因此审计工作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应向人们宣传审计的重要性和意义,让人们不断学习和了解审计工作,支持审计工作,积极配合,才有利于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文化环境不仅影响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审计信息的社会效用,而且在客观上也构成了提高审计质量的必备条件。要求人们在充分认识审计作用的前提下,以一种正常的心态来接受审计主体所依法实施的审计作业,并对其工作给予良好的合作、支持与配合,不可人为地给审计人员的工作设置障碍,从而保证审计人员能够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实施审计作用,保证审计证据搜集上的全面性以及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良好的法制环境会鼓励、支持审计人员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保护审计人员的利益,激发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通过审计检查帮助和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提高经济效益,达到治本的目的。在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同时,注重强化宏观意识,发挥审计的整体功能,开展审计调查和审计科研,注意发现宏观管理上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二、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项目重点
“全面审计”是基础,“突出重点”是关键,要抓住要害,查深查透。真正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调查研究,明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重点资金,重点内容和重点部位,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要突出审计重点,抓住那些数额大、危害大的违纪违规问题,注重查处经济领域的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强化综合分析,将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和领导关心的难点问题作为审计重点,切实把问题查深查透,弄清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努力提高审计质量水平。在对审计项目的评价、定性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对问题的定性、评价应该从实际出发,做到恰当、合理,不枉不纵,尤其是在评判责任过程中更应该仔细推敲,客观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描述和定性;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人际环境;审计的人际环境是指审计工作人员自身思想、业务、心理素质所确定的其与同事及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群众之间合作共事的氛围,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审计人员的个人品质、对于审计职业的奉献精神以及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如果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缺乏,就难以与被审计单位的职工以及审计同事处理协调好工作关系,就不能迅速地打开审计工作局面,就难以取得被审计单位领导和职工的信任,就难以得到审计同事的支持,那么,就必然会给其顺利实施审计作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因而必将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
三、规范审计处理环节,坚持依法审计
审计处理是指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后,对审计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是审计风险的高发区。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与结构变迁的相互交织期,审计处理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讲究方式方法,正确处理好灵活性与原则性的辩证关系,对于违反财经纪律、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对于那些虽然不符合现有规定,但属于改革探索、大胆创新,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为,要给予适当支持;对于工作中或管理上的一般失误,要帮助被审计单位强化内部管理、整改提高;对于那些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搞腐败的,则要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处理必须注意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审计处理要使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以兼顾,必须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对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尽管不那么合规,应该正确对待;对于一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如果他本意是好的,应该帮助纠正,改善管理;对于那些损害国家利益,严重违法乱纪,甚至是经济犯罪的重大问题,要坚决抓住不放,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认真执行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审计处理处罚和审计复核等准则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落实审计质量分级负责制,把问题的处理落实到位。为政府提供真实可靠的情况及其决策依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环境。依法审计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要履行好审计职责,坚持原则,敢于审计,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敢于如实揭露和反映问题,敢于依法处理问题,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法律负责的态度,依法处理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审计”和“客观公正”有机结合起来,从维护法律尊严的高度开展审计监督,依法揭露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行为,又要结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加强和完善审计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依法审计提供法律保障。
四、加强制度建设,抓好落实工作
加强审计规范体系建设,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准则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严格审计质量管理,实行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定审计方案,要认真做好审前调查,科学合理的确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和审计目标等。要事实清楚,要素齐全,定性准确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坚持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审计调查宏观性强,作用范围大、工作方式灵活的特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审计调查,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积极探索经济效益审计,坚持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运用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突破传统模式和习惯做法的影响,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提高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扩大审计覆盖面,挖掘审计深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广和完善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积极探索审计工作的新路子,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龙平等.《试论审计质量特征与审计质量控制思想》.《审计研究》,2001年5月;
[2]黄芳,《试论完善审计环境建设对提高审计质量的影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2009年第 期;
[3]邵丽丽,崔文文,《试论我国政府审计问责制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第8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提高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水平的研究下一篇: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及风险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