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及对策

[复制链接]
查看: 1312|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5-28 18: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但网络“双刃剑”的特性,使网络政治参与产生了一定负面性,制约着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认识和避免这些负面性,对于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提高政治民主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困境;应对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网络普及率攀升至3 .2%。某种意义上,互联网已经可以被称为电视、电台、报纸之后的“第四种媒体”[1],与此同时,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并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公民通过互联网行使各项权益,表达利益诉求,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参与政治模式――网络政治参与。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内容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新形式,是在互联网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普及和发展起来的,是指社会公众以网络为渠道和途径参与政治生活,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政治决策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和活动。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基本内容:一是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不是职业政治家,而是普通民众,基于这个原因,参与者的活动不是职业的、连续的,而是业余的、间断的,就其社会角色而言,一般情况下是附带的或第二位的活动;第二是网络政治参与的目标具有广泛性。广泛性主要体现在网络背景下政治参与的目标不仅仅指向于现实中的公共政治生活,也指向虚拟空间的“政治生活”;第三是网络政治参与的媒介是网络,明显突破了目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常规途径,如听证制度、信访制度、座谈会、公示制度、公民接待日制度等。[2]
  与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平等性、便捷性、分化性等新特点,并更能直接的反应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政治态度。在我国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表达诉求、评论时事、传递信息、释放情绪的一个重要渠道,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职权行为的影响愈发明显,网民已经成为一种不可低估的社会力量。近年来的新疆问、西藏问题、汶川地震等重大公共事件,网络都积极、深度介入,并在其中发挥显着作用。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
  1994年4月,我国正式跨入互联网时代,与此同时,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经历了从地方到中央、从试点到全国推广的过程。重庆市人民政府1998年3月在网上开通市长电子邮箱,成为中国政府上网施政的引领者。党中央在2001年1月正式提出,要积极利用网络传播为政治生活服务。2003年1月,深圳市市长与网友“我为伊狂”见面,开启了高官与网民对话的先河。[3] 20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是我国网络政治雏形确立的标志;同年,浙江省开通“阳光政务信息服务热线”,实现了公众与政府的多渠道双向互动信息传递。2008年 月,胡锦涛同志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通过互联网与公众互动,标志着网络政治参与时代的正式到来。之后,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和2010年2月21日两次与网友在线交流,就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房价、医疗改革、中美关系等进行了认真回答,引起网友的热烈响应。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开通网络投票,结果显示收入分配、反腐倡廉、民主法制、房价物价、医改社保、教育改革、就业问题、三农问题和经济政策等占据社会公众最关心问题的前十位,这也确定了党政机关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政策倾斜领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网络政治参与目前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政治建设和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力量。
  三、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
  (一)网络失真信息导致公民参与政治的非理性化
  如果社会公众被虚假信息所蒙蔽,政治评判必然会发生偏差,而网络本身不可避免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政治参与的非正式性和渗透性,即“网络空间不足以形成理性的交流”[4],而这非常可能导致公众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非理性化。这种不负责任的非理性政治参与不但让政府无法从网民们的意见中提炼出真正符合实际的、有建设意义的建议,而且由于社会公众受信息蒙蔽或者信息缺失影响,政府依法行政行为也会遭到误解,甚至对抗。
  (二)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情绪化和暴力化倾向
  在网络上,绝大多数信息都是可以互动和评论的,每个人也都可以看到其他人的评论内容,再加上网络的虚拟性特征,从而激发许多人的围观、评论热情,但由此带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对于一些社会问题,如官商勾结、利益集团、潜规则等问题,极端情绪化的评论经常能引起“共鸣”,越是激烈、尖刻、宣泄不满的评论,越是能够得到追捧,一些理性、宽容的评论被围攻、谩骂,网络暴力和网络舆论的异化倾向日益严重。
  另一方面,网络政治参与的暴力化倾向也很明显,掌握话语主导权的一方往往具有暴力侵犯性,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置国家法律和公民合法权益保护不顾,无所不用其极,如“人肉搜索”问题。
  (三)网络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公民参与政治的非代表性
  从地域上看,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东部快、西部慢,城市快、农村慢”的不平衡态势,农村与城镇在互联网使用上的差距较大,目前14、9%的网民都居住在城镇,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1.3%,农村仅为1.1%。[5]就这种互联网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数字鸿沟”,美国学者提姆•鲁克曾说过,“数字鸿沟把整个社会划分为信息的富有者和信息的贫困者,信息的所有者与信息的非所有者,以及第一和第三世界。”[ ] 即“数字鸿沟”导致“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的产生,进而导致一部分人,特别是弱势群体丧失了发出声音的机会。因此,网络上出现的只可能是部分群体,特别是部分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最真实的公众意见无法在网络上出现,最终导致政府政策的制定出现偏差。
  四、网络政治参与困境的应对之策
  (一)完善网络立法,保障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化和合法化
  我国政府自199 年以来已经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关计算机及互联网管理的行政法规,如《中国公用计算机与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些行政法规已经明显滞后,如部分条文已失去实际意义,一些关于网络行为认定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当下之计,首先要加快网络法制化建设进程,尽快完善现有规定,构建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规范网络秩序,为公民网络参政提供法治化渠道。
  (二)注重舆论引导,避免非理性及情绪化民主带来的消极后果
  政府应当积极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加强引导和监管,防止网络政治参与危机的发生。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公民,要正确引导;对于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的网民,要加强疏导。要拿出责任心、耐心、细心,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公众信服,让网民心服。各主要门户网站、专业网络舆论疏导人员应当积极与理性、宽容的网民通力配合,引导积极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客观、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逐步减少网络政治舆论的非理性和情绪化现象,进而从根本上消除其对普通民众的消极影响和可能对政治与社会产生的冲击。
  (三)缩小互联网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数字鸿沟”,扩大网络政治参与的覆盖面
  现代社会,公民通过政治参与争取和实现社会、经济平等,但因互联网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数字鸿沟”,造成了公民之间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差距。缩小“数字鸿沟”,要求政府必须加速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全民共享。首先,要进一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促进全民上网,让绝大多数人能够充分享用互联网资源,此其一;二是要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扶助政策,对互联网建设和发展落后地区,以及信息弱势群体,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在这方面可以适当学习国家普法工作的有关做法,促进电脑和网络知识普及,让大多数人能够接触和掌握电脑和网络技术,提高其了解、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网络政治生活中来,实现网络政治参与的均衡发展,此其二。
  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力度,推动传统媒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多方面强化对网民的教育、引导,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加大网络技术开发力度,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等。
  五、结语
  2008年 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一个重要的渠道。”[1]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网络政治参与必将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客观地接受它、科学地认识它、充分的利用它、不断地完善它,也必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探寻互联网良治之路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参见袁刚:《网络民意和“第四种权力”》,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11期。
  [2]参见王雨燕:《网络背景下的公民政治参与研究》,载《新闻世界》2011年第5期。
  [3]参见《深圳市长与〈深圳,你被谁抛弃?〉作者对话》,载《南方都市报》2003年1月20日。
  [4]小施莱辛格:《民主有未来吗?》,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第5期。
  [5]张鹜远:《论当前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暴露的问题及对策》,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12期。
  [ ]提姆•鲁克:《应对数字鸿沟:计算机世界里的严峻现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20 页。
  [1]参见《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8年 月21日。
  
  作者:顾苗,东华理工大学2010级研究生
   冯凯,东华理工大学后勤集团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校校园网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下一篇:防范网络罪犯15条黄金条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5-28 18: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7

帖子

54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10
发表于 2022-3-13 06: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