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线损率是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数,是反映电网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和经济运行水平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电力网线损由固定损耗、可变损耗、其他损耗三部分组成。降低电力网线损应从经济生产管理、合理运行管理、科学调度管理等方面找出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把线损降到合理范围内。
关健词:电力网线损;降低线损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TM11 文献标识码:A
一、电力网线损的产生原因及分类 电力网电能损耗是指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端的过程中,经过输电、变电、配电、营销等环节所产生的电能损失。它包括固定损耗、可变损耗和其它损耗。固定损耗一般不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有电能损耗。固定损耗主要包括变压器的铁损;仪器仪表电压线圈损耗;电容器和电缆的介质损耗;电晕损耗及绝缘子的损耗等。
可变损耗随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则损耗越大。可变损耗主要包括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等设备的铜损;输配电线路的铜损;仪器仪表线圈的铜损等。
其它损耗是指由于管理工作不善以及其他不明因素在供电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其主要包括窃电及违章用电;营业和运行工作失误等。
二、降低电力网线损的措施
(1)变压器是电力网的重要元件,其自身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损耗占整个电力系统的30%-40%,因此,全面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是节电降损的重要手段。当变压器容量越大,它空载需要的无功功率越大,经验表明,变压器负荷在容量的 5%~15%时效率最高。因此,对长期处于轻载运行状态的变压器,应更换为小容量变压器或者停运;对长期处于满载运行状态的变压器,要及时调整负荷或更换较大容量的变压器;淘汰高损耗的配电变压器;对于功率因数较低的配电变压器应加装低压电容器。
(2)加大电网设备技术改造力度,采取电网升压改造、简化电压等级、增加并列线路运行、环网开网运行、增设无功补偿装置,采用低耗能和有载调压变压器等措施,降低电网电能损耗。延伸高压供电至负荷中心,增大导线截面,缩短配网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逐批更换老化的进户线,降低配电网损耗。进一步加大电能计量装置改造力度,降低计量装置损耗,提高计量装置的精度和准确性。
(3)在电力网里无功功率的消耗是很大的,大约有50%的无功功率消耗在电能的传输过程中,为了减少无功功率的消耗,就必须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最好的办法是从用户开始增加无功补偿,提高用电负荷的功率因数,这样就可以减少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和输电设备的无功损耗。通常采用的无功补偿方式一般采用并联电容器。采用低压电容器在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补偿,或者对电气设备个别进行补偿,可以使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电网损耗。高压集中补偿主要适用于用户远离变电所,或者是在供电线路的末端,用户本身又有一定的高压负荷时,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配置合适的无功补偿装置首先,应确立合适的无功补偿容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尽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例如,可采用无功动态补偿装置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优化电能质量。
(4)利用调度运行手段来控制整个电网的损失:1)电力部门可充分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网损在线检测系统、负荷监控系统等完善线损管理手段。在运行方式重大变化时,及时进行潮流计算,选择最佳运行方式使其损耗达到最小;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制定出各变电所主变的经济运行曲线,使各变电所主变保持最佳或接近最佳运行状态,保证主变的经济运行;2)应根据科学的理论计算决定电网是合环运行还是开环运行,以及在哪一个点开环是与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环网供电线路可根据潮流分布原则,找到一个经济功率分点,将功率分点打开,这是很经济的。有时可以调整变电站的变压器闭环运行,强行分配负荷,以达到最经济运行。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应根据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曲线确定最经济的运行台数;3)充分发挥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作用,使母线电压保持在额定值范围内; 4)监视系统的无功电流,及时投退无功补偿设备,力求做到分层分区、就地平衡; 5)合理统一安排检修,提高检修质量,开展带电作业,搞好设备的维护管理,降低电能泄漏,减少线路停运次数,保持配电系统的电压质量可以有效地降低线损。 (5)强化对营销部门的考核管理,严格执行抄核收制度,依法打击窃电等违法行为。
小结
综上所述,降低电力网线损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线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电力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运用电力网电能损耗管理技术,降低供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电网企业线损管理不断追求的目标。在能源越来越紧缺的今天,节能减排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把线损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经济性。国家能源“十二五”规划强调提高能源效率,强化公众节能意识,建设节能型社会,这对节能降耗工作将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玉学.线损管理与降损技术问答[J].电网技术,2011,(01).[2]倪宝珊.电网电能损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241-254.[3]韦刚.电力系统分析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 年2月,24-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220KV程序化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下一篇:变电站混凝土构件裂缝原因分析及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