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是气氛活跃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就需要学生主体参与、动手动脑、互动探索。归根结底,要想上活一堂课,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探究式的学习。因此,我们要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灵活组织,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说的是教师的课堂引入,自学探究说的是教师提示后的教学活动。这一环节影响着课堂的全局,可以辐射整个课堂。因此,要求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头要像一块无形的磁铁一样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以简短的导入为学生的自学探究做好铺垫。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要引导他们把学、思、疑、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他们的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从而让他们都能在课堂上发挥出自己思维的优势,为他们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都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以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在这一步开始时,可以让学生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同时要求他们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多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生生探究。也就是同桌根据自己的优势,就相关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究。也就是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人、六人,人略多些可以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开阔思路、分析透彻,可以使获得的观点更清楚、更接近准确;三是集体探究。也就是抓住中心或关键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的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为了避免学生牵着教师鼻子走,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好巡视指导工作。
三、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首先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对于要掌握什么方法、要理解什么概念、要明白什么道理,教师要用几句画龙点睛的话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代。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者相关的问题。其实,学生实践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巩固和延伸知识、同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因此,实践探究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班上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和组织。
四、激励评价,引申探究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两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熟悉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习惯。这一步中的激励评价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先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再加以补充。当然,教师的评价必须是肯定的、激励的。另外,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及生活中去寻找探究的乐趣,进而养成探究的习惯。
总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具有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养成探究的习惯是激活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而教会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激活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