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作家出版社、文艺报社、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作协,共同组织召开关仁山长篇小说《麦河》研讨会,请来文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评论家,对关仁山同志的长篇小说创作把脉会诊,指点评说。这是河北文学界的一件喜事,对促进河北文学事业繁荣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以现实主义写作著称。上世纪90年代,他与何申、谈歌被誉为河北文坛的“三驾马车”。他从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8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中,处处体现着他作为一个作家所担负的社会使命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关仁山出生在冀东平原,他对家乡那片热土和那里的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始终关注着家乡在时代大潮冲击下所经历的变革与进步。他把自己创作的根深深扎在农村,直面中国农村和农业大局,关心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真实反映他们的悲欢成败、苦乐歌哭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坎坷历程。从《天高地厚》到《白纸门》,从《大雪无乡》到《执政基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始终是他创作的主题。关仁山的创作笔触随着社会的步伐与时俱进,《麦河》是他孕育已久的一部长篇。2008年我到河北省作协工作不久,他就跟我谈起正在构思写作一部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长篇,叙事角度从一个说乐亭大鼓的盲人切入。他谈起创作构思时充满着激情。为了创作这部长篇,他不断到故乡唐山的农村体验生活,麦收的时候,看机械化收割场面,一边写作一边与农民交谈。初稿出来后,又多次请文学评论家和编辑提修改意见,完善润色,用了三四年时间完成书稿。
《麦河》是关仁山对自己农村题材作品的一次成功超越。小说写冀东平原麦河流域鹦鹉村自上世纪初至今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故事连绵不断,人物形象众多,所有的人物故事都以失明艺人白立国和一只充满神性的苍鹰“虎子”为线索贯穿在一起。而白立国不是一个简单的以说书为业的民间艺人,他是整个小说的当事人和叙事者。他失明之前亲历了身边的诸多人和事,他有与死去的“狗儿爷”夜间对话的特异功能,对鹦鹉村过去的历史知根知底,他还通晓周易,能预知世事人生。更为神奇的是,他的苍鹰虎子不光是他的“眼睛”,更是他的朋友和助手,能够为他打探情报,还能为他出谋划策。具有非凡功能的人与鹰的这样一种奇妙组合,使白立国成了一个无所不知的民间智者。这样一种带有神奇色彩的叙事方式,把鹦鹉村的百年历史,尤其是在实行分田到户的生产责任制之后,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传统的农村经济如何走向现代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土地的不断分合变化中,所经历的种种痛苦、探索、自强不息的奋争,描绘得波澜壮阔,动人心弦。
小说的整体架构,以月象变化为单元讲起。由朔月到上弦新月、望之圆月、下弦残月,最后又回到朔之逆月,正好形成一个循环。小说的主人公曹双羊,从小生长在农村,凭自己的努力从土地上一点点发达起来,先是办起轧钢厂,到创建麦河道场、麦河集团,再到国外开分厂,最终成为优秀民营企业家,从挣脱土地到最后回归土地,也是一个循环。小说描述土地的分合,农民在土改中获得土地是一种“分”,在人民公社集体化时是一种“合”;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家庭承包制是一种“分”,在新时期现代化进程中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转包、出租、互换和转让)又是一种“合”;有分有合也是一个循环。这种土地的分合循环,完成的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这种巧妙的否定之否定循环递进,这种人和事良性循环的描述构架,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
《麦河》是一部书写农民和土地的长篇。失明艺人白立国反复吟唱的乐亭大鼓“摸一摸我的天,亲一亲我的地”,是灵魂对土地的深情呼唤。书中狗儿爷、桃儿、枣杠子、麦圈、韩腰子、吴三拐、郭富九、魏三、四叉子,这一个个从泥土地里窜出来的鲜活人名,他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带着浓浓的小麦与河流的乡土味,离开了土地他们就不能生存。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近年来我们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法规,反复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小说对土地流转中出现的土地被分割、被侵吞、被农药化肥损害以及农村贫富分化的现象充满担忧。为唤起全社会对土地问题的高度关注,作者借疯女人转香之口,发出“救救土地”这样振聋发聩的呐喊。
《麦河》是关仁山反映社会生活,描绘时代巨变,调动多年生活积淀完成的一部农村题材力作,充分体现了他为时代歌呼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作品也凝聚着许多评论家、编辑和文学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他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使作品的艺术水准得到提升。《中国作家》于2010年第1期第8期分两期刊载该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作家出版社于2010年10月出版精美的单行本,著名画家铁扬先生的绘画插图为书卷增光添彩。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对重点创作高度关注,为长篇小说《麦河》的出版研讨给予大力支持。这既是对关仁山创作的关注与厚爱,更是对河北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关注和厚爱。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嘉德威钢琴十岁了下一篇:梵高的艺术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