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为了促进台州模具产业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打造全国高、精、尖模具制造业基地,本文针对浙江及长三角地区模具产业的发展要求,并以台州为例对模具类高技能人才定向培育路径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校企合作定单式”人才定向培养新模式,培养适合于地方模具产业岗位需求且学生的职业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模具 校企合作 定单式培养 高技能人才
1、引言
“模具业号称百业之母,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10%的零部件都需模具成型,没有高水平的模具业,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制造业,模具产业的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制造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已经发展成为了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主推引擎之一。
然而,通过对浙江及长三角地区各模具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在模具产业的辉煌背后,模具制造业在技术上面临着以下几个难题:(1)研发水平低,尤其是在精度、结构、寿命方面与国际先进的模具水平相比,台州模具业仍处中低端。(2)模具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出现了“高薪难聘高技能人才”的现象。过去模具企业到四川、贵州、云南等中西部各省市招聘大中专毕业生。但随着国家大力开发中西部后,越来越多的中西部技能型人才都留在了当地就业,因此,模具行业必须走一条与高职院校合作定向培养模具类高技能人才之路。
我院地处台州市黄岩区,从2009年开始设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来,与黄岩各模具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走共同培养模具类人才之路。先后有二十多家模具企业成为我院校外实训基地,如浙江陶氏模具集团公司、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等。2010年1月,我院与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成立了台州第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模具类人才定向培养班…“凯华模具班”。
2、国内传统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大部份高校的人才定向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二种类型:一种是学校在新生录取时就直接录取到定向培养班,相当于企业的委培生,由学校招生,由学校培养,毕业时由学校直接分配到企业工作。另一种是对已入学的在校生通过自愿报名及企业考试相结合方式成立定向培养班,也由学校培养,毕业时由学校直接分配到企业工作。由于高校在人才定向培养过程中没有企业合作参与,学校不了解企业的产品技术特点,也不了解企业目前急需的岗位技能要求,设立的课程是模具专业的大众化课程,没有针对企业特定的产品类型及所需的技能要求进行设置,造成毕业生到定向企业工作后不能上岗,还要经过半年或一年左右的培训后方可正式上岗,所以造成用人单位对学校定向培养的人才不满意。这种校企分离的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高速发展及所需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以至出现了“高薪难聘高技能人才”的现象。
台州以塑料模具为主导产业,主要产品有汽摩配件、日用塑料制品、家电塑件、管材管件塑料模具等四大类,而各企业的主导产品是不同的。因此,在人才定向培养上,应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原有的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企业在生产的产品技术知识及岗位技能要求,并共同开发企业特色课程,让企业培训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来学校开展讲座并授课,走顶岗实习与企业培训相结合的道路,培养理论知识适度,模具技术应用能力强,适应企业的生产、设计、管理、服务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3、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定向培养新模式
过去由学校单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于模具行业的高速发展要求以及把台州打造成中国高、精、尖塑料模具制造业基地要求。培养模具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定向培养新模式,走校企合作走共同培养之路。人才定向培育路径具体如下:(1)协议签订。校企双方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合作协议签订后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选拔和培养计划。(2)企业宣讲。企业负责人对模具专业的学生进行企业发展情况、岗位需求情况及学生来企业工作后的人生规划等进行介绍,然后有意向的学生到企业参观。(3)学生报名和企业考核选拔。“订单班”学生主要来自模具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通过自愿报名、定单企业选拔,选出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优秀的学生,并与企业签订毕业后至少工作三年的培养协议。(4)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企业特色培训课程和实训计划。(5)助学金和奖学金的发放。根据校企双方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内容的要求,订单企业每学期对订单班的学生发放每人一千元的助学金,对学习优秀学生发放奖学金,奖学金人数应达到了40%以上。
通过定向培养符合地方产业特色的模具类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哪些职业技能,技能体系的建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与订单模具企业的岗位需求相适应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具有区域模具产业特色的技能体系首先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来制定。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一带的模具行业岗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模具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以下五大技能,分别是职业基本技能、专业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区域特色技能、跨行业技能,即在原来的技能体系上增加了区域特色技能和跨行业技能。其中专业基本技能、专业通用技能和专业核心技能通过学习专业课和实训来获得;企业特色技能由于各个企业的产品类型和岗位技能要求不一样,所以只有通过订单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讲座和学生去企业顶岗实训来获得。跨行业技能可以根据订单企业的要求,由企业其它部门人员和学校其它专业老师一起组织培训来获得。
4、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企业特色课程
学生通过双向选择与订单模具企业鉴定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后,订单班的学生就成为订单企业的一员,企业为了使定向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熟悉企业文化和背景,掌握企业所需的技能岗位要求,确保毕业后零距离就业,就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在原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特点来共同开发企业特色课程。2010年学院与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鉴定了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由于浙江凯华模具公司是主要从事汽车内饰件、仪表板、门板、保险杠、汽车散热器风扇、风扇罩等汽车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生产厂家,并且模具产品与BEHR、Valeo法雷奥、法国哈金森、台湾东阳事业集团、哈飞汽车、大众汽车等知名企业配套,根据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人才资源部所制定的“凯华模具班”特色培训课程要求,课程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文化和人文素质课程:《企业文化》、《公司工作理念》和《做人技巧》等。(2)塑料模具基础课程:《模具结构》、《注射机与模具》、《注射成型原理》和《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等。(3)产品技术核心课程:《汽车塑料产品设计工艺 性》、《汽车塑料模具加工与工艺》、《Moldflow实训》、《汽车塑料模具检测技术》和《汽车类模具专业英语》等课程。
以上12门课程有些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有些是企业微型课程,其中塑料模具基础课程由学院老师担任教学外,其它所有课程由凯华公司定期派技术人员、培训师及高级技师担任教学,培训地点放在学院与凯华公司的专业培养教室。一年来,“凯华模具班”全体学生全部完成了所有企业特色课程的培训,并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大力欢迎。
5、推行实训――理论――顶岗实训的教学新模式
由于订单企业为了让自已的“订单班”学生在校期间全面了解企业的产品类型、产品结构、企业文化、岗位技能等情况,不但制定了企业特色培训课程,而且制定了到生产车间上岗培训操作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操作。企业安排“订单班”学生上岗实训的时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暑假和寒假期间到企业顶岗实训,企业发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2)有实训要求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要求学生全部到订单企业按课程的实训要求进行实训。(3)订单企业按排的特色培训课程的实训。(4)第六学期的毕业顶岗实训也全部由订单企业负责,到企业顶岗实训,并由订单企业对每个学生写出毕业顶岗实训报告。对毕业顶岗实习优秀的学生,由订单企业颁发一定的奖学金。
“订单班”的学生通过推行实训…理论…顶岗实训的教学新模式,不但加深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工作技能,而且促进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由企业提供资助,设立“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定向培养奖学金和助学金
由订单企业对“订单班”学生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励成绩优异和表现突出的学生,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并且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工作三年以上返还学费1万元,工作五年以上返还学费3万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1、结语
模具类高技能人才定向培育路径的研究符合中国现代模具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学生报名踊跃,并可推广到全国各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要以此为契机,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基础上,合作双方应相互深透,在产品技术攻关、教师挂职锻炼、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企业员工培训等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建立利益共享关系,努力推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幸花,实施人才订单培养推动校企合作改革与创新[J],管理,2010(12):19-20
[2]魏小琳,对“订单培养”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经济2008(4),45-41
[3]冯拾松,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8-10
[4]单嵩麟,潘立本,复合型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200 (28):24-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下一篇:韩长赋:发达地区要走在现代农业发展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