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病增产剂在稻瘟病轻度发生地区,其防效与稻艳、施保克等常规主要化学药剂相当,并对褐变穗、纹枯病、胡麻斑病亦有较好作用。在控制水稻病害的同时,水稻单产普遍提高。为进一步检验抗病增产剂在水稻防病增产上的稳定性、可靠性,2010年进行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空育131,主茎11片叶。
1.2供试药剂:抗病增产剂
15%稻艳,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25%施保克,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2%加收米,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1.3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处理面积1 平方米;以稻艳、施保克、加收米为对照,面积各为1 平方米;清水为空白,面积为1 平方米。随机排列。各处理用量和时期见下表:
表1实验各处理用量
1.4试验方法
本试验以防治对水稻危害较大的穗颈瘟为目标并兼顾增产,故施用时期选定在水稻破口期,并在1天后,再喷一次。喷雾器用山东卫士牌WS-1 型手动喷雾器,选用Teejet 11001型扇形喷嘴,喷雾压力2个大气压,空白对照区喷施等量清水。最后一次施药lO天后进行病害调查。
1.5理论产量取调查方内中间一行连续5-10穴,用于株高测量和平方米穗数、穗长、穗粒数、空瘪率、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调查,计算理论产量。
1. 实脱测产在1 平方米试验区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至少10平方米面积进行脱谷,折算出亩产或公顷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对安全性的影响
药后1d目测观察,各施药区水稻无药害症状,生长正常,表明在所试药量下,各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
2.2病害调查
2.2.1调查方法
在空白对照区水稻病害病情稳定后调查防效,记录病害的为害级数。
计算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方法如下:
式中:CKI-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l-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2.2.2调查结果
在最后一次施药后10天进行水稻病害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2齐穗期施药后10天
从表2可以看出,抗病增产剂对穗颈瘟的防效为89.1%,较25%施保克的防效低2.5%,较15%稻艳的防效高2.5%,较2%加收米的防效高3-3%。
表3齐期施药后IO天水稻褐变穗调查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抗病增产剂对褐变穗的防效为11.3%,较2%加收米低1.4%,较25%施保克低l.3%,较15%稻艳高3.1%。
2.3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的影响
表4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从表4可以看出,抗病增产剂处理的产量为 13.5kg/亩,较其他处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但是增产幅度比较小,增产效果不明显。
3结论
3.1安全性药后1d目测观察,各施药区水稻无药害症状,生长正常,表明在所试药量下,各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
3.2药效分析
3.2.1防治穗颈瘟抗病增产剂的防效为89.1%,较25%施保克的防效低2.5%,较15%稻艳的防效高2.5%,较2%加收米的防效高3.3%。
3.2.2防治褐变穗抗病增产剂的防效为11.3%,较2%加收米低1.4%,较25%施保克低1.3%,较15%稻艳高3.1%。
3.3抗病增产剂处理的产量为 13.5kg/亩,较其他处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但是增产幅度比较小,增产效果不明显。
上述结论仅为一年的试验结果,没有年际间的重演性,供试药剂的应用效果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1 395黑龙江省巨浪农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对策王玉荣下一篇: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