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现代音乐、流行歌舞、音乐剧等外来新型综艺样式的传入,对音乐、歌舞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结合社会需求探究全能型表演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以加快开发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全能型音乐歌舞人才;培养规格
欧美自20世纪以来最重要且发展最快的文化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了一种横跨流行与古典两大领域的,集音乐、声乐、舞蹈、戏剧、舞台美术等诸多艺术元素于一身的新型剧场艺术样式,即:音乐剧。随着这种艺术形式在全球的风靡,目前世界各国以综合型音乐歌舞形式为主的综艺样式已成为本世纪最具活力和最为兴旺的娱乐和文化产业。
现代音乐、流行歌舞、音乐剧等外来新型综艺样式的传入,使人们的审美心理蕴含了新感性的支点与视觉新奇。音乐、歌舞交汇融合的演出方式及绚丽的舞台美术效果越来越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人们的审美能力也会顺沿一定的层级逐步攀升。
新型综艺样式的兴起必然对音乐、歌舞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当今社会的音乐、歌舞人才,’既要有传承本土音乐歌舞文化的技术,又要有快速适应新文化、娱乐产业下形成的艺术表演样式的能力。因此。作为演员仅会一技之长将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尤其在流行音乐市场,歌舞人才正朝着复合型、唯美型、个性型的商业化方向迈进。当我们在电视机前辗转于各地电视台的综艺选秀节目,会渐渐发现当今社会对影视演员、歌手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在收视率火爆的《超级女声》及2010年《快乐男声》的选秀中,年轻的参赛者必须是歌舞表演兼能的。观众对这种新型艺术表演样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热情,并逐渐形成新的视觉体验和人才审美标准。
基于国内外音乐及歌舞表演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音乐歌舞表演的形式需要不断变换、音乐歌舞人才的培养规格更需要重组。当前,我国部分顶级艺术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教育机构已通过引进和借鉴国外最具学术前沿的欧美音乐剧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全能型音乐歌舞人才,这必然会带动新型歌舞表演样式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利于当今社会文化及娱乐产业的发展,全能型音乐歌舞人才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
如何理解“全能型音乐歌舞表演人才”这个新名词?在欧美音乐剧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要求是:专业演员需要广泛了解和掌握音乐、歌唱、舞蹈、戏剧表演、舞美等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应全面开发个人艺术潜质,努力掌握多项表演技能,不断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使之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那么,“全能型音乐歌舞表演人才”应具备怎样的创作素质与专业技能?即如何构建该项人才的培养规格?总的来说,应该从音乐、歌唱、舞蹈、戏剧表演等方面着手研究。
一、音乐素质方面
1.音准及音乐感受力。音准指“五音俱全”,是获得美妙歌声的基础。音乐感受力包括音乐听觉和情绪感受两部分。如果先天缺乏听觉当然不可能有所感受,音乐听觉的要求比语言听觉要高,要求演员音调准确,能够听出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等。
2.音乐节奏感。音乐中声音的强弱和时间长短有周期性规律的变化构成了音乐的节奏。要求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中的节拍速度及强弱关系,能够依据作品风格或表演需要,保持速度、拍感的稳定,合乎逻辑地诠释好各种非均分律节奏,如渐快、渐慢、突快,突慢、散漫、延长音等。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跳舞、戏剧表演都离不开节奏感。
3.音乐表现力。结合良好的音乐听觉、敏锐的节奏感觉,在抒发内心情感、交流情感、表现人物性格、情绪时所采用的非常普遍的、自然的表演方式,要具备正确把握音乐基调的能力。
二、歌唱方面
1.要具备声乐演唱的基本素质。通过训练,能够掌握演唱的基本方法;音域较为宽广;音准、节奏正确,吐字清楚:能通过控制自己的音色、音量、力度的变化,较为生动、细腻地演唱声乐作品。
2.能够完成“戏剧性”的演唱。由于现代歌舞表演中常常带有叙述情境、展现人物行动、抒发人物情感、展示人物个性等内容的唱词,所以要求演唱要服从“戏剧性”的目的。演员要具备分析唱词、旋律的能力,善于利用对唱词的处理来开展舞台行动、塑造人物形象。
3.能“说唱结合”“唱跳结合”。尤其在流行歌舞表演中,歌唱、舞蹈通常是交融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表演人才能自觉地将这几种表演方式有机融合进行表演,这是由新型歌舞艺术样式的表演创作特征所决定的。“说唱结合”要求演员台词、唱词衔接自然、流畅清楚、平滑连贯;“唱跳结合”要训练演员在表演中边唱边跳的能力,尤其在激烈的形体动作中依旧能保持演唱的清晰与准确。
三、舞蹈方面
1.具备舞蹈基本素质。包括身体的柔韧度、协调性;良好的肢体节奏感、模仿力、爆发力、弹跳力、表现力等。这些舞蹈的基本功是要通过专业、规范的学习和持之以恒的训练掌握和保持的。没有舞蹈基本功,在综合表演创作中,任何形式和风格的舞蹈都是难以胜任的。
2.能够完成“戏剧性”的舞蹈表演。舞蹈在新生代歌舞剧中具有多种功能与作用:交代规定情境、创造剧情展现需要的节奏和气氛;结构剧情、展现剧情;展现舞台行动和冲突;营造戏剧情势、强化戏剧节奏、渲染戏剧高潮;刻画人物性格、外化人物心灵;物化、诗化剧本的思想哲理等等。要求演员在表演时,舞蹈动作要符合剧作的规定情境;符合角色的人物身份与性格;符合角色的情绪与情感的基调;要符合音乐整体戏剧性表达的需要。
3.能够掌握多个舞种的舞蹈风格、语汇。现代音乐、流行歌舞、音乐剧、歌舞剧都包含着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舞蹈。在具备良好的舞蹈素质的基础上,还应该掌握多个舞种的舞蹈风格和语汇,尤其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几个舞种: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踢踏舞等等。
四、戏剧表演方面
1.具备戏剧表演的基本素质。这些素质被归纳为“七力”和“四感”:敏锐而又细致的观察力;积极而又稳定的注意力;丰富而又活跃的想象力;敏锐而又真挚的感受力;真实、准确而又合理的判断力与思考力;灵敏而又细腻的适应力;鲜明的形体与语言的表现力;具有真挚的信念与适度的真实感:善于捕捉人物特征的形象感;幽默感:具有适应行动发展所需要的节奏感。
2.能将“歌、舞、说、演”有机融合。在新生代歌舞剧、音乐剧中,无论是音乐、舞蹈、台词还是舞美等元素都是为戏剧的叙事、抒情和主题表达服务的,都服从于音乐剧的戏剧性表达。所以,演员应当具备将“歌、舞、说、演”有机融合的能力,有效开展人物行动过程、塑造人物形象。
3.具备爆发力、张力与舞台热情。要求演员能够在真实的生活形态与歌舞表演非生活形态中,迅速地跳进跳出,进出自如,具有表演的弹性与张力。尤其在流行歌舞表演中,追求创造剧场里节日般的欢乐气氛以及舞台与观众席共振同热的剧场效果,要求演员具备较好的表演激情与爆发力、张力与弹性,以及强烈的表现欲与炽热的舞台热情。
综上所述,全能型音乐歌舞人才的培养规格应当是:培养具备上述“音乐、歌唱、舞蹈、戏剧表演”素质与技能、具有正确艺术观念与艺术道德、具备一定艺术理论修养的表演人才。
中国对音乐歌舞人才的培养有着深厚而优秀的传统,培养全能型音乐歌舞人才需要在培养意识、培养理念、培养机制等方面逐步转变。既要与世界接轨,引进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又要构建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这将是各级音乐、歌舞教育机构需要不断思考和创新的人才培养问题。
参考文献:
[1]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5)
[2]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5)
[3]郑艺综合艺术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1(1):151-159
[4]林雯.当前我国艺术人才培养、需求状况及其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3):125-129
[5]袁恩培,文静,庞杰.论中国艺术教育转型中的文化传承[J]东南大学学报,2009(1):98-125
[ ]黄凯试论音乐剧表演人才的培养规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4):99-1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对钢琴考级热现象引发的思考下一篇: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行业规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