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以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有机土壤与普通土壤培养条件下番茄叶片气孔导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土壤条件下的番茄气孔长度与气孔宽度均高于无机土壤,但有机土壤条件下番茄叶片的气孔密度低于无机土壤条件。
【关键词】: 有机土壤;番茄;气孔导度
中图分类号:S 41.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 9/j.issn.100 - 500.2011.0 .030
Effect of Different Soil on Stomatal Conductance of Tomato
LOU Xu-dong ,XU Bin
( Taiyuan Zoo,Taiyuan,Shanxi 030009,China)
Abstract: Experiment with tomato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effect of organic soil and general soil culture conditions on stomatal conductance of tomato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omatal length and stomatal width of tomato organic soil condition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inorganic soil conditions,but stomatal density was lower than inorganic soil conditions.
Key words: organic soil;tomato;stomatal conductance
番茄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园林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园林及生态的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园林绿化变得日趋重要,而关于园林植物的栽植与培育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笔者着重研究有机土条件与普通土壤条件下番茄气孔导度的差异,以期为园林绿化中番茄的栽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海拔最高点为2 10 m,最低点为1 0 m,平均海拔约800 m,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3°09′,北纬31°21′~38°25′。区域轮廓呈蝙蝠形,东西横距约144 km,南北纵约101 km,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 km。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作屏障,坐落在两大山脉间的河谷平原上。
1.2 材 料
番茄品种为太谷地区常规栽培种。
1.3 方 法
1.3.1 试验材料培养 分别将两组(每组 株)长势相同的番茄培养在普通土壤和有机土壤中,培养30 d。
1.3.2 试验处理 对两组番茄的气孔导度指标进行对比,并对两组番茄叶片分别做石蜡切片处理,以分析有机与普通土壤对番茄叶片气孔导度产生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有机土壤条件下的番茄叶片气孔密度以及气孔长度、宽度显著大于普通土壤条件下的番茄。造成原因可能是有机土壤条件下的番茄生长旺盛,从而蒸腾作用相对强于普通土壤条件下的番茄。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有机土壤条件下生长的番茄气孔长度为2.1 μm,而普通土壤下的番茄气孔长度为1.9 μm,仅是有机土壤条件下的10.31%,两者之间达显著差异水平。相应的有机土壤条件下的气孔宽度也大于普通条件下的,而有机土壤下的番茄气孔密度为3.5个・mm-2,普通下的烟草气孔密度为4.3个・mm-2。
3 讨 论
狭义上常把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是结构中含有叶绿体,只是体积较小,数目也较少,片层结构发育不良,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物质。有时也伴有与保卫细胞相邻的2~4个副卫细胞。把这些细胞包括在内是广义的气孔(或气孔器)。紧接气孔下面有宽的细胞间隙(气室)。气孔在碳同化、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的,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番茄作为经济作物,国内外对番茄的种植、基因、抗病性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笔者主要是利用切片技术研究无机土壤和有机土壤对番茄叶片的结构上的不同,旨在为番茄在有机土壤中的种植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Bai S, Chen L, Yund M A, et al. Mechanism of plant embryo development[J]. Current Topics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2000,50: 1-88.
[2] 代晓燕,苏以荣.基因工程技术在番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广西农业生物科技,2008, 21(1):21.
[3] 黄锡志,寿森炎.转基因番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0(2):29.
[4] 何士敏,汪建华,秦家顺.几种沙棘叶片组织结构特点和抗旱性比较[J].林业科技开发,2009(1):1 -19.
[5] 周云龙.植物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 蔡永立,宋永昌.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藤本植物的适应生态学:叶片解剖特征的比较[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1):90-98.
[1] 王建林.燕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对光强和CO2的响应与模拟[J].华北农学报,2009(3):134-131.
[8] 李天乐,赵乐,华利静,等.昼间亚高温影响番茄叶片光合及PSⅡ活性的钙素调控作用[J].华北农学报,2011(3):150-15 .
[9] 王美琴,陈俊美,李新凤.不同碳、氮源对番茄两种内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11):15-11.
[10] 宗晓琴.不同渗灌处理对露地番茄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1,35( ): 5- 1.
[11] 李小川.不同肥料配比对工厂化番茄苗生长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1(2):41-43.
[12] 王丽娟,赵明兴,顾青海,等.短期遮光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0 (2):31-39.
[13] 刘维彬,周立朴,刘杰才,等. 番茄有机质薄层育苗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52):113-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日本、荷兰和以色列发展设施农业对中国的启示下一篇:有机土壤对番茄形态与根部生理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