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分类号: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145(2011)11-0182-02
摘要:从上古到东汉末年,中国园林发展经过了五帝“圃”、商周“苑”、春秋战国“宫苑”、秦汉“园”。一直以“天人合一”思想和皇宫贵族活动游玩场所来指导园林发展,本文通过梳理这段时间的园林,从中发现影响园林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是 “比德”思想。
【关键词】:园林 比德 天人合一
1、什么是“比德”思想
“比德”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自然美观点,基本意思是:自然物象之所以美,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亦即从中可以感受或意味到某种人格美。在这里,‘比德’之‘德’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德;‘比’意指象征或比拟。” [1]比德说的基本特点是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的道德伦理品格,自然物的美丑及其程度,不是决定于它自身的价值,而是决定于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
而"比德"说应用于园林美学则是将外物诸如大自然中的山水、草木、矿物等,将其外貌特征、内在的品质与人的品德、道德作以比附、暗喻,从而将自然界的"物"赋予了生命,予以人格化、精神化,与人的气质相通。人的思想、情感得以物化和对象化,美学与伦理学在此两者相互交融,使人真正从中汲取大自然中的营养元素,从而达到"天人合一"止柔至善的境界。"比德"思想在孔子的政治、伦理、教育、哲学思想体系中尤为重要。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更奠定了“比德”思想在园林中的主导地位。
2、五帝时期园林―致用
中国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我国早在五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山海经》、《淮南子》、《穆天子传》等古籍书中都有“玄圃”、“元圃”、“悬圃”等记载,都属于同一类型之园。而这一时期的园林都是和神话有关,处于上古西北高原的我国先民,按照自己的地理环境所创造的昆仑神话,形成了上古园林文化背景的特色。《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下之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乃百神之所在也。” 《淮南子・地形训》进一步具体化:昆仑之邱,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唯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这些昆仑神话从西传到东,经过先民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加以改造成带有强烈地方特色的神话传说,并迅速向中原及广大地区传播开来,从而衍生出蓬莱仙境、方丈、瀛洲诸仙岛神山及岛上的宫阙苑囿、珍禽异兽及长生不老之药,被春秋战国齐燕之地的方士大加传扬,从而开拓了一个新的园林审美领域,但这一时期的园林雏形都无从考证,只能假借神话传说来诠释它的存在了。
3、商周时期园林―致用
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殷商时期的帝王园林,以筑“高台”的形态为其特征,既有“娱神”的性质,也有“娱人”的内容。《史记・殷本纪》记载:“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即商纣王为了讨妲己的欢心,商纣王下令从各地收集各种奇珍异宝,不断扩建宫廷的园林楼台。他在宫廷里举行各种大型宴会,表演各种音乐、舞蹈、游戏。商纣王还让人挖了许多大池子,然后用酒灌满池子,可以供数千人狂饮不止;他还让人把熟肉悬挂起来,看上去像树林一样,人们可随便伸手摘取食用,这就是著名的“酒池肉林”。那时沙丘已自成园林游乐系统。
到了周代,周人“重礼好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文王时建成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造园形式:“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憋(《孟子・梁惠王上》)。从上述记载可看出,周文王所建的灵囿,完全具备了中国园林的基本要素:有山、有水、有树木,挖池筑台,还有百兽鱼鸟,既可狩猎,又可游玩宴饮。
4、春秋战国时期园林―比德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列国广筑台榭,出现了一批“高台榭,美宫室”的宫苑建筑群。帝王和贵戚富豪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建筑数量很多,铺张华丽,讲求气派。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
这一时期社会秩序大改组,使原本只专属于帝王天子禁脔之“台”逐渐成为诸侯贵族园林的审美主体,宫苑建筑也由前期的“团块美”转变为“结构美”,其性质基本上由娱神而转向娱人,越来越多地融入基于现实的理性和审美情趣,游宴享乐之风超越巫祝和狩猎活动,使宫苑园林更富于人情味。另外,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哲学领域异彩纷呈,原始的宗教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们在重新审视山水中华美瑰秀的素质,园林审美中山水人格化初露端倪,逐步强调山水园林要与人的气质相通;士人凭借时代赋予的观念和自身对社会的感受,提出将自然审美与人格完善有机联系起来。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从其“比德”的主题来看,已涉及以山比德、以水比德、以玉比德、以松柏比德、以土和芷兰比德等等诸多内容。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论语章句集注》)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这一时期各思想派别开始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他们的某种道德情操以及他们的学术思想。
5、秦汉时期园林―比德
秦汉两朝是中国园林出现的每一个造园活动高潮,园林逐渐变为专供帝王贵族生活游乐的地方。这一时期的园林属于帝王者称之为苑,属于贵族、王公及富人都统称为园了。
秦汉宫苑有是由统一的秦汉大帝国集权强化下的多元结构而形成的华夏文化共同体为背景,以先秦思想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为指导,创造出一种规模宏大,蕴藏万物的时空艺术,作为一种统一的大帝国和高度集权的象征。
秦代,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在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统一的大国后,连续不断的营建宫、苑,大小不下三百处,其中最为有名的应推上林苑中的阿房宫,在终南山顶上建阙,在当时来说已算是一种高大的建筑物了。山本静,水流则动。当时人们已经懂得了这其中的道理,把樊川的水引来作池,苑中还有涌泉、瀑布,以及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规模相当壮观。
汉代“比德”审美观,范围扩大,程度深化。就范围来说,大到宇宙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海,小到青竹翠柳、蓼虫鸣蝉、文木佳果;既有服鸟鸟、鹦鹉、孔雀、仙鹤、骏马、文鹿等动物,又有杨柳、芙蓉、松柏、桑橘、孤竹等植物。可以说,正如秦汉审美文化艺术题材琳琅满目,几乎无所不包一样,汉代“比德”自然审美方式的运用也几乎无处不在,只要能在自然事物与人的伦理情操和精神品格中发现可比关系的,都被纳入汉代“比德”审美的视野,从而使其范围空前广大。如董仲舒的《山川颂》直接继承了先秦孔子关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及《诗经》的有关比德思想,但在比的具体内容上集先秦“山水”比德思想之大成,又有创造性的发挥,比先秦更加全面系统,更加充分深刻,体现出既广且深的特点。
园林如汉代,所建宫苑以未央宫、建章宫、长乐宫规模为最大。汉武帝在秦上林宛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苑中有宫,宫中有苑,在苑中分区养动物,栽培各地的名果奇树多达三千余种,不论是其内容和规模都是相当可观的。
、小结
中国古代园林发展长久不衰,出了有传统的园林视觉审美、皇宫贵族游玩使用场地、体现拥有者的财富能力、陶冶情操之外,“比德思想”尤为重要。“君子比德”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开启了传统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天趣的质朴之美,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生命精神与审美趣味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泽厚、汝信名誉主编:美学百科全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2]叶鹰.齐物论注[M].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3]周晓薇校点.历代名画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4]南朝宋.宗炳.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画山水序》.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5]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
[ ]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发展循环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下一篇:浅谈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几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