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批评的语言,是唤起教师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恰当使用批评语言,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如果批评的语言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校长与教师之间的隔阂。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他人心灵的刑具,不是校长施展威风,使教师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教师的尊严感,激发教师上进心,促使教师道德行为上的自勉。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一、暗示性的批评――把斥责话说成暗示话
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往往有人超越规定,甚至违反纪律。对这种现象,如果校长黑着脸生硬地训斥,教师就会对校长心存怨恨,即使慑于领导的权势,在行动上有所收敛,但心里却不服气。人们常说:你的权力可以换来服从,但换不来尊重。而如果校长把斥责话说成暗示话、提醒话,以关怀、爱护的态度说出来,不仅可以保护了教师的自尊,而且使教师心领神会地纠正了身上的毛病,更能提高校长的威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暗示性的批评是指校长用语言、神态、人格等为暗示手段的一种批评方式。校长语言内容多为点拨提醒之类的话,主要适用于心细、敏感、自尊心强、能知错就改的教师。只要校长稍稍给予指责信号,略作点拨,他们就会立即改正错误。如有位老师一向表现不错,但在一次上课时,却打电话与好友高声谈笑,其行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对此,校长没有当面干涉,下课后见到这位老师时顺便暗示他:作为老师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做同学们的榜样。这样点到为止就行。反之,如果不注意场合而乱加批评一通,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教师都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当他们的某一行为不当的时候,如果给予恰当有效的暗示,留有一定的反悔余地,就能促使其自我发现,勇敢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最好的批评应该是给人鼓励和动力的,而不是打击和伤害人,让人失去信心的。在学校管理中,校长批评要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教师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
二、激励性的批评――把说教话说成激励话
教师工作失误或遭遇挫折时,往往会心灰意冷,消极不振。这时,校长如果端起架子进行生硬地说教,绝不能打动人的感情,起不到真正教育人的作用。而如果细心揣摩和体察人的心理需要,校长把说教话说成激励话,用激励话去鞭策人、鼓励人,就会动人心扉、催人奋进,使教师在如沐春风之中有所醒悟、有所反思,让教师体会出一种殷切的期望之情,这样,就会激发出教师努力拼搏的激情。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用激励代替批评,不失为一种良策。这样既保护了教师的自尊心,又使教师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还让教师感觉到校长的公正。使用这种方法,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教师身上找到闪光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表扬时要恰如其分,不夸大其词,不轻描淡写。
不论出于怎样的目的,使教师乐于接受批评的前提应该是尊重与信任,理解与期待,是一种掩饰温情的爱与感召,而不应仅仅是一种厌倦与放弃。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批评旨在让教师明白行动与规范之间的落差,明白违规带来的损失,并且知道为此将付出怎样的代价。所以,批评需要的是换位思考,是提醒与暗示,是一种更需要艺术与理智的关爱。
三、建议性的批评――把指令话说成建议话
严厉的批评指令往往会导致逆反心理的泛滥,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关系紧张,形成隔阂和矛盾,更有甚者,对于心理防护能力较弱的被批评者,批评会使他们身心受戮,一蹶不振,效果适得其反。
校长在批评时要带有商量、讨论的口气,与他人交换意见,把指令话说成建议话。一般的做法是校长以提建议的方法、商量问题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教师,与教师交谈时,平心静气,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使教师打消顾虑,与校长配合,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对于教师某种出乎意外的错误,决不能简单否定、讥笑。校长要热心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在他们面临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取得成功。或者校长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惋惜来表示自己的批评态度。如“你什么都好,就这方面存在不足,实在可惜”,“你要是不犯这个错误,那该多好啊”。这种方式即达到了批评教师的目的,又体现了校长对教师的理解和爱心,寥寥数语,效果却很明显。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往往校长一句关切的话语,一句真诚的建议,会给人带来无限温暖,点燃教师进取的火花,从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批评不是解恨发泄,不是强行指令,不是为自己的利益扫除障碍,而是为了教师更健康地长大,呼唤教师心灵的一种管理方法。批评应该像习习的春风,总是饱含着使万物复苏的温暖。所以,批评需要敏锐的观察,细致的分析,恰到好处的评说,言之有物的建议,教师才会愉快地接受校长的批评和指点,收到的当然是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四、商讨性的批评――把否决话说成探讨话
校长手里拿的不是鞭子,而是举着旗子,始终走在教师的前面。校长如果对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居高临下地否决,声色俱厉地禁止,就不会在教师中间广开言路,不会从他人身上借鉴好的治校经验。如果把否决话换成探讨话,用商量的语气、征询的语言,不仅可以使教师感到校长的亲和力,有利于教师产生巨大的行动能量。
有人说,批评要“永远保持商量的口吻”,教师犯了任何错误,在批评与处分之前务必给教师足够的申辩时间,在教师申辩的过程中,必要的发问与推理,或许就能使教师明白错误所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批评的目的。
批评的对象是事而不是人,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发现失误与问题,分析指出改正和解决的方法,批评的时机要适时适度。面对教师的过失行为与不良习惯,校长在批评之前,先肯定其可取之处并坦诚地说出自己管理中存在的错误,便能使良药不再苦口,忠言不再逆耳,便能够如一缕春风,减轻与排除教师逆反心理,改变教师的偏见而不招致怨恨。这样的方法与策略,不论面对如何冥顽不化的人,都是有效的。
批评是教育管理的一种手段,恰当好处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教师的不良行为和缺点,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则会使教师失去自尊,自暴自弃。所以,作为校长要抓住时机,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药到病除。因此,校长在管理中应讲究策略,让批评具有艺术魅力。
(作者:甘肃省天祝县教育局教研员)
责任编辑:樊平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议影视剧作品中的服装设计下一篇:浅谈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