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彩色拷花工艺特色及现状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1038|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20
发表于 2020-6-4 12: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彩色拷花是我国传统的印染工艺,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然而由于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该工艺已逐渐在各地退出历史舞台。由于独特的婚俗,位于浙江北部的桐乡农村至今却仍保留着这一古老工艺。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实物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工艺的工艺流程、技术要点与艺术特色进行了考察与分析。
  Multi-color stenciling printing is a Chinese traditional handwork dyeing craft, and it's two thousand years old. But as time goes on, this handicraft is losing the vivosphere, and gradually being forgotten by the people. Thanks to the unique local wedding tradition, Tongxiang, a city at the north of Zhejiang Province, still keeps the antiquity handicraft. The process flows, technical points and artistic featur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rough substantive document study,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example analysis and together with the craft tests.
  
  彩色拷花是我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也叫镂版印花、镂版漏印、漏版刷花、彩印花布等,并在宋代时传入德国及意大利。张道一先生于1981年编写的《民间印花布》一书中重点对这种工艺作了介绍。彩色拷花是将各色染料涂刷在覆盖了不同镂空纸版的布上,对织物进行局部染色,并形成图案的一种印花工艺。从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出土的 3 件箧面彩绢来看,镂版印花技术早在汉代就已被古人掌握。彩色拷花面料曾作为江南妇女日常服饰与家居的主要纺织品,广泛用于服装、头巾、被面、包袱等方面。由于这种印染工艺加工便捷并且可以多色套印,形成丰富的色彩变化,从而广受群众喜爱。
  1 工艺流程
  在未受外来经济影响之前的浙北农村,人们一直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妇女在农忙之余,种桑养蚕,将其织成布后,再把它交给染坊进行印染加工,尤其是有女孩的家庭,自出生起,母亲就开始为其准备嫁妆,并将织好的绸布拿去染色或拷花。所谓染坊,主要收染四乡农民拿来的自织棉布和绸布。在过去,每个集镇都有几家这样的染坊(石门镇上的丰同裕染坊就是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家的祖业),小型的只经营染色加工,规模大一点的兼做印花。
  在桐乡,彩色拷花与蓝印花布都被称为“拷花布”,为了区别于蓝印花布,于是有了彩色拷花的叫法。两者都是利用镂空的纸版进行加工的印染工艺,所不同的是蓝印花布需要先在布上印制用黄豆粉与石灰调制的防染层后在染缸内浸染,而彩色拷花是把镂刻花纹的纸版平放在布上,然后对镂空处刷涂颜色即可,属直接印花;每款蓝印花布只需 1 张纸版,且与布幅同宽,而彩色拷花每种颜色需要 1 张或多张纸版,纸版大小随花型需要而定;蓝印花布是“印”与“染”两种工艺的结合,而彩色拷花只是采用印花工艺;蓝印花布是蓝地白花(单色),而彩色拷花是白地彩花(多色)。
  据调查,桐乡彩色拷花基本保留了传统的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可分为刻版、练布、调色、印制和固色五大步骤。
  1.1 刻版
  根据设计好的图案,在经过处理的纸上进行按色刻版的过程。彩色拷花纸版的制作方法与蓝印花布基本相同,只是用的纸稍薄。纸版的传统做法是用 4 ~ 5 层桑皮纸用柿漆裱糊在一起,再经过刻花、上熟桐油、晾干等工序。然而现在纸版的做法已经简化,大多采用在牛皮纸上刷清漆的方法,甚至还有使用塑料板或其它不溶于水的材料代替的。
  1.2 练布
  练布就是脱胶并使绸布软化的过程。由于染坊收染的都是当地农民自织的绸布,妇女在织布前都将丝线作上浆处理,因此刚织完的绸布生硬而带刚性,所以必须先将绸布放入碱水中煮 0.5 h左右,然后漂洗晾干。练过的绸布就变得柔软而有光泽,原理是退浆并将蚕丝脱胶精练。
  1.3 调色
  在染液中分别加入助剂与胶粉并调成浆状(图 1)的过程就是调色。传统拷花使用天然染料,但现在则改用化学染料。丝绸上以使用酸性染料为主,加冰醋酸做助染剂;棉布上印花则使用直接染料,加盐作为助染剂。某些颜色(如墨绿、玫红)则因为碱性染料的染色效果比酸性染料好,因此也有在同一块面料上使用两种染料的情况。
  
  1.4 印花
  印花就是在白布上覆盖纸版再把颜色涂刷上去进行着色的过程,是所有工序中最复杂的一道。印制前先将绸布固定在台板上,一般先从底色印起,这样再印其他颜色时就有了一个位置作为参照,底色印好后则再印画面中间的其他颜色(图 2),最后印花边,颜色印制基本遵循先印浅色再印深色、先印大块面后印小块面的原则。工匠使用的刷子以前都是从湖州定制的羊毛刷,现在则以油漆匠用的刷子代替。平涂法是最常用的涂刷方法,此外,还有飞白法与晕染法。飞白法是用刷子向事先计划好的方向涂刷,并使其留有飞白而使表现对象具有立体感(图 3);晕染法多见于对花瓣的塑造,具体做法是先刷浅色,未干时再涂刷深色,从而使之自然渗化,具有层次感。
  
  1.5 固色
  白布经印花后还需放入大锅上的木桶内进行高温蒸,这个过程就是固色。这对于化学染料是必须的步骤,它能促进染料分子着色,使得各种颜色能够牢固与稳定,并能提高颜色的鲜艳度。程序是将各种印制完成的布料卷在一起,外面包裹白布并放入桶内蒸 2 h左右,期间不能让水滴在印好的布上,否则颜色即会渗化。到时间后将布取出晾晒,最后整烫叠齐,至此整个加工过程全部完成。
  2 工艺特色
  印染与织造、绣花共同构成了古代丝织物的三大品种,其中印染工艺是获得色彩与图案的较为简便的方法,而彩色拷花由于是利用型版来塑造图形,可以批量生产,因此效率又是其中最高的。其次,彩色拷花还可以多色套印,这就形成了丰富的色彩效果。据桐乡百年老店东仁和染坊的赵宝荣师傅(生于1934年)介绍,以前的彩色拷花布每幅多达 12 种左右的颜色,由于彩色拷花颜色的套数与成本挂钩,套色越多,则工序越多、难度越大,成本随之提高。因而为了提高效率与节约成本,现在则减少到   ~ 8 种颜色,也正因为此,就需要工匠合理配置颜色,用最少的颜色,达到最丰富的效果。
  传统的彩色拷花以植物染料(如红花、茜草、靛蓝、槐花、栀子、姜黄、乌桕、薯莨、桑椹等)印染而成,色彩多见大红、品红、玫红、品绿、藤黄、土黄和茄紫等色,其鲜艳、亮丽、丰富的色彩效果是其他印染工艺所无法比拟的。由于工匠多是朴实而不受约束的手艺人,而高纯度的颜色具有夺目的效果,因此工匠们常用这些颜色去概括与表现各种对象,从而形成极具表现力与装饰性的色彩效果,由此可以说,用色大胆、强烈和夸张是彩色拷花布的一大特点。
  虽然彩色拷花在加工、色彩等方面具有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特色,然而这种工艺在明清之前似乎并没有全国范围流行,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染料的浓缩与固色技术不过关。之后随着高浓度染料,尤其近代化学合成染料及染色助剂的出现和引入,并运用于彩色拷花工艺之后其鲜艳度与色牢度有了较大提升,并很快风靡整个长三角及山东等省份。此后,用于镂版印花的染料基本被化学染料取代。据赵宝荣师傅介绍,解放前彩色拷花以使用进口染料为主,德国狮马牌在当时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由于使用的是进口的“洋”染料,因此这类彩色拷花布在桐乡还被冠以“洋”字,被称为“洋拷花”,以区别使用传统染料制作的拷花布。在江南一带,这种以艳丽为特色的纺织品被广泛用于妇女服饰及儿女婚嫁。由于桐乡农村有厚嫁的习俗,嫁妆中一般都有 50 ~  0 条左右的被子,其中采用彩色拷花等传统染色方法制作的被子有 8 条左右,因此彩色拷花这种传统印花工艺得以传承至今,这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堪称奇迹。
           
       3 造型特点
  彩色拷花与剪纸、年画、刺绣等其他民间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材多来自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产品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工艺价值。
  3.1 图案取材
  彩色拷花过去有被面、衣料、包袱、门帘、枕顶、帐沿、桌围等不同的形式和用途。所采用的大多是瑞兽、花鸟、果蔬和戏剧人物等题材,且多以民间传统的吉祥图案样式,如凤穿牡丹(图 4)、喜鹊登梅、龙凤呈祥、鸳鸯荷花、榴开百子、麒麟送子、富贵三多、四季平安、五福捧寿、事事如意、金鱼闹莲、连年有余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同时还反映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此外,根据不同的用途,图案题材也会有所不同:衣料以花卉为主;包袱则以花鸟、几何纹样为多;被面多用于婚嫁,因此以花卉、瑞兽、童子为主,以求富贵、吉祥、多子、多福。彩色拷花布虽然平凡而简朴,但它凝聚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同时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寄托着美好的情感。
  
  3.2 图案的造型特点
  由于是利用型版来造型,因此型版的制作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拷花图案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就成了彩色拷花图案造型的特点。型版的花型塑造需要经过镂刻来实现,且要考虑型版的耐用度,因此图案造型就受到了极大的制约:纹样不能是封闭图形、长线条要分段刻画、小点要刻大、细线要刻粗,否则后期刷染时将不易将其涂刷到位。然而这种制约反过来也成为其造型的特质,利用色块与短线造型是彩色拷花最大的特点,这就形成了彩色拷花质朴、粗犷、浑厚与明快的风格。彩色拷花没有像年画一样细致的黑色轮廓线,各种大小不一、色彩各异的块面之间还会留出白底或空出白线(图 5),这些被挤出来的白线也就成了彩色拷花图案的另外一大特色,这些线既是对形象的勾勒刻画,又能防止颜色与颜色之间的相互渗化,还保证了画面的透气感,同时将各种鲜亮的色彩分隔开来并使之具有调和感,既是造型的需要,也有实际功能,一举而多得。
  
  3.3 图案的组织形式
  彩色拷花图案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团花、折枝花、四方连续和适合纹样,其构图考究,装饰性强,注重画面的表意性与均衡性。根据具体用途,图案构成还有不同的形式,衣料花布多采用四方连续的小花图案。被面多由花心加花边组成,但花心有满地花和适合纹样两种形式。满地花是指采用四方连续的大花图案(图  ),适合纹样则是指中央团花加 4 个角隅图案的组合(图 5)。由于被面的面积过大,因此花心和花边的型版需分开刻制,花边大多分两层,其中内层花边多采用二方连续的花卉纹样,外层花边则多为简洁的几何纹样。方巾、包袱、桌围、门帘的组织形式则相对较简单,多采用适合纹样。为了方便印制,满地花大被面的花心图案需分   次涂刷(小被面需分 4 次),并通过平移、旋转、正反对印等不同方法将纹样印满画面。适合纹样则是团花、角隅分别印制,花心的团花纹样题材一般为对狮、对龙、对凤、对孔雀等对称图案。花边刷印时比较灵活,根据长短可扩大或缩小。此外,彩色拷花还注重画面中的秩序感,利用纹样中图形的大小对比、疏密对比、位置关系对比、装饰方法对比来烘托画面中的主题,使主体形象鲜明,视觉中心突出,画面具有清晰的条理性。
  
  4 现状分析
  对于古代的染织技术而言,彩色拷花无疑具有工艺简单、加工便捷、色彩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因此构成了在民间的影响力。加上彩色拷花大多采用寓意吉祥且喜闻乐见的表现题材,符合百姓的审美趣味,因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此外,彩色拷花适用于服饰、家居等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显示出极大的不适应性,经济发展与生存价值的矛盾在现阶段凸显出来,彩色拷花工艺已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据初步调查,目前桐乡仍在从事彩色拷花加工的作坊只剩 5 家,从业人员不足 10 人,面临市场萎缩、人员老化、质量下降、产品日趋单一的局面。目前拷花依靠婚俗传统维系着最后的生存空间,而一旦这种风俗被改变以后,恐怕很难再有存在的可能。并且由于受工业、商业社会的冲击,工匠们为了追求利益,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情况日趋严重,并出现对版不准、套色减少、花型单一、色牢度差等现象,传统技艺正逐渐被粗陋化。
  虽然彩色拷花在现阶段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但随着人们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手工工艺的价值将逐步得到认可,彩色拷花工艺定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焕发新生。首先,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不仅凝聚了千年的智慧,也是审美形态的重要表达内容,还体现着从物质到精神的集体文化意识,也是民族与地域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次,体现了完整的文化生态资源。我国作为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服饰自上而下都一直被广受重视。作为服饰的载体,面料的发展与演进一直是服饰文化的表现重点,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在原材料开发、织造、刺绣、染色、印花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共同造就了人类的服饰文明,这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而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脆弱性,必须引起人们对逐渐丧失人类文化生态完整性以及文化生态安全性的担忧。第三,人的价值回归。传统手工艺的最大特点就是人的情感参与其中,产品充满了人的痕迹,体现了它独特的人情味。在生活方式日趋同一化的现代社会依旧继续保留甚至发展传统手工艺,它体现的是人性的回归,也是对人自身的尊重,这与冷漠的机器大生产有着本质区别,也是机器生产所无法代替的。因此从长远看,人类要克服功利、单一、线性的生存模式,从而走向更为多元的生存状态。
  5 结语
  在传统手工印染技艺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和从环境保护、审美趣味、从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去思考与处理这些客观问题,因此如何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文化以防止地域文化特征的消失与文化生态的破坏,已成为当务之急。值得庆幸的是,2001年手工彩色拷花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举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对它的研究与保护中来,彩色拷花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当然,对传统手工技艺的扶持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保护上,必须从人才培养、产品创新、形式创新、运用创新等多方面入手,充分挖掘独特的手工价值以突出其人文内涵,从而扩大社会影响力,恢复自身的“造血”功能,并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史仲文,胡晓林. 新编中国科技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2] 张道一,徐艺乙. 民间印花布[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1:13.
  [3] 甘肃省博物院. 武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12(12): 21.
  [4] 郑巨欣. 中国传统纺织品印花研究[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8: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
下一篇:13 万m2抢定一空,全球知名企业将悉数到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4 12: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1

帖子

54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1
发表于 2022-3-12 15: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南开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79

帖子

521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9
发表于 2022-3-14 09: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网考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