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动画创作中必不可少,不论是剧本、角色造型、分镜头设计还是原动画设计,都需要创作者有良好的创意创新能力。因此,在动画项目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设计项目环节结合学生自身兴趣特长,立足传统文化,融合时代元素,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二维动画;项目教学;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哲学家伽达默尔曾说:艺术就是去庆祝。对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动画来说尤其有意味。动画可以把人们想到的任何情景表现出来,以一种极其幽默、夸张的手法吸引眼球。要想做出优秀的作品,必须突破平庸,要在剧本构思、造型、动作设计、镜头处理等各个环节上有让人惊艳,只有奇特的畅想、生动的表现才能吸引观众。但是,思维和想象力却是有局限性的,需要我们在知识的积累、眼界的提高、素养的全面发展中培养、延伸。高校动漫学生将是动漫行业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动漫原创人才缺乏、动漫行业亟需振兴,因此,在动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原创精神与动手能力,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艺精粹和开发文化创意产业都具有现实意义。
在动画教学中以项目方式开展教学,由教师设计系列项目,让学生逐步熟悉动画各环节,然后通过老师与公司的沟通合作,让学生直接参与公司的动画项目制作的部分业务,学习行业规范,提前适应行业要求,在动画片的制作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诚然,技术的提高是必要的,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创新的思维尤为重要。
因此,在项目设计上,进行动画短片的创意创作不可或缺。设计既要提高学生的技术,又能够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发挥主观个性的课题,让学生自由驰骋想象力,用各种材料及表现方式设计制作动画短片。
二、创新思维培养的具体实施
(一)结合学生自身兴趣特长,启发构思。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从剧本编写、风格和形式的确立上大胆构思、实践,在动画的表现方法、表现风格和材料上作多样化的尝试。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对于学动画的学生来说,大量观看甚至摹写各种优秀的动画片,学习其造型、场景设计、分镜头绘制、镜头语言的运用等对思维的拓展很有必要。创新思维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离开探索,就无法激活与发展创新思维。
比如,对于手绘能力较强的同学,在短片创作上,鼓励他们进行风格化的艺术短片实验,从观赏分析一些优秀的艺术短片入手,启发学生构思剧情,从“可以表现什么”到“可以怎么表现”,在观看、思考及动手实践中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信息,活跃、振奋思维。教师在学生进行角色、场景绘制、动作设计等各环节给予启发指导;对于擅长立体造型制作的同学,在短片创作的表现形式上,可以让他们进行材料动画制作,拍摄定格动画。
(二)研究传统文化,把握民间艺术的精神内核应用于动画创作。目前,动画已发展为一门展现民族文化、蕴含民族文化底蕴、技术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产业。从动画艺术形式风格上来说,动画的形式是必须保留民族文化内涵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只有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动画作品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音乐、戏剧、电影、舞蹈、建筑、雕塑、书法、剪纸、武术等等,全都是动画创作的宝贵养料。研究、概括、提炼多种艺术形式语言、表达方式、审美趣味等,将其应用于动画创作之中,并结合当代流行元素,把握时代意蕴,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碰撞、探寻、反思中培养创新思维,用创意性的方式诠释动画。
为此,在短片创作之初,教师要对本土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整理、归纳,以图片、影像形式展示给学生,比如整理一些中国经典民间故事、传说及现代经典小品,让学生尝试改编;整理关于民间剪纸、京戏、昆曲资料播放,引导学生感受、把握传统艺术的重传神、重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借鉴其艺术形式语言,设计造型、场景,在设计中大胆表现,不拘一格,重视主观感受和精神的传达。当然,动画的本质就是讲故事,高科技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给动画锦上添花,在引导学生吸收和借鉴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要注意结合电脑软件技术来完善原创作品,发展现代化的动漫产业。
(三)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思维定势能使学生在处理熟悉的问题时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并使问题圆满解决。但对于需要有奇思妙想的动画来说,思维定势就会变成“思维枷锁”,它与创新教育是互相矛盾的。思维定势表现在动画创作中,就容易从故事情节、造型、场景设计等上面出现雷同甚至抄袭现象。一般,人如果对一件事物有既定的认识和记忆,再让自己进行新的设计时,便会不自觉地往原有的形象上靠拢,这样就使形象失去了自己的特征、没有新意而不会让人产生惊喜。发散思维强调从同一问题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得到不同的解决办法。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发散思维视为创造性思维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他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才看到了创新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发散思维的培养不可或缺。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诱导发散思维、提高创新创意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种方法后,诱导学生离开原有的思维轨道,转换角度,寻找其他的方法途径。如在角色造型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风格的造型训练,让学生对同一个角色造型或场景进行写实、卡通、漫画等几种不同风格的变化,通过对同一造型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技巧,培养多向思考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魏传宪.创新思维方法培养[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 ,(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刍议美术教学中位置互换效应下一篇: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裁判方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