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学模式的使用

[复制链接]
查看: 672|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6-5 04: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发生着日新月益的变化和发展。本文就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启发式和互动式等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随着知识经济兴起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以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人健全人格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正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1]。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启发式教学思想,从实践上去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探究,不断地丰富和优化教学,以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启发式、探究式和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中能突破原来的教师说学生听的传统的、效率低的教学模式,利用各种因素让学生思考,师生互动,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情感、形成积极态度,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与态度,提高学生的基本哲学素养、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和经济生活能力,培养学生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究的能力。
  一、学生探究
  科学探究活动不是花架子,而是一种科学活动的体验。雅论是侧重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还是某一方面,都要求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中精心谋划和组织,通过学生讨论,促进知识内化讨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另一有效途径,讨论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的内化过程;讨论还能集思广益,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但是怎样组织学生讨论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呢?体会最深、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巧设问。问题是启动学生思维活动的“阀门”,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火种,没有问题情境,就不可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所谓巧设问题,就是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和驱动力,并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现以学生观察、收集与交流的资料为基础,例如在讲述《遗传》一节时,就设计以下问题序列:(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自然界中普通存在着什么现象?(2)在你观察和收集到的资料中,人和动物各有哪些性状?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思考就能知道生物体的所有性状吗?(3)什么是相对性状?人的耳垂与人的单眼皮、狗的黑毛与猫的黄毛、豌豆的红花与种子圆形等是否都是相对性状?(4)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动物的性别、豌豆的耐寒性、小麦的抗锈病是否是生物的性状?(5)父亲是双眼皮,子女是双眼皮的几率较高,母亲有耳垂,子女中也有有耳垂的,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当代篮球巨星姚明身高2.2 m,有世界巨人之称,请同学们推测姚明的父母亲身高怎样?姚明的身高超出双亲说明了什么?(1)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能遗传吗?试举例说明。这些问题提出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知识的热情,教学过程很自然地进入热烈的讨论中。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遇到稍难一点的问题可以用点拨的方式帮助学生解难释疑。例如,姚明的身高超出双亲的原因学生感到困惑,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不去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学生,姚明身高除来自父母遗传外,还可来自哪方面的影响?后天的环境,如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对姚明的身高有没有影响?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恍然大悟,问题得到圆满地解决。[2]在学生讨论接近预期目标时,我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性状和相对性状概念,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观察、讨论和总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设疑、激疑,问题启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人类的思维一般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纵观科学发展史,几乎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学贵又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3]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地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不断地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取得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巧妙地抓住时机,针对学生存在的认识误区,针对学生思维的盲点、新旧认知产生剧烈碰撞的疑点或展现物理科学方法的有效点,切中要害地提出一些问题,就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在以往的学生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都是书本上指定的,课前由教师准备好,实验时学生完全按规定的步骤进行。学生完全成了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这种教学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教师可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我们在“种子的萌发”这课教学中,除了通过演示讲清楚种子萌发的条件外,还让学生做个小实验。分别发给每一位学生一些油菜种子和小麦种子,让他们回去找两个大些的广口玻璃瓶子或小盘子,在瓶或盘子上垫几层皱纹纸,把小麦种子和油菜种子分别放在皱纹纸上,每天浇些水。由于10月份天气暖和,种子很快就发芽了,让学生把萌发的种子带到学校观察。有些学生的种子萌发得较好,有些学生的种子萌发得较差,让他们对照萌发条件找出原因,并记录萌发的情况。过几天,种子长出根,结合“种子的构造”来讲,胚根先长成根,根就能吸收水分,还起固定植物的作用。再过几天,种子又长出叶来,告诉学生这是胚芽发育而成,这时种子已长成一株小苗,对比小麦苗和油菜苗长出的叶和根有何不一样。等后面讲到“根尖的构造”时,可以看到皱纹纸下面长满了白色的根,毛茸茸的根毛肉眼看得非常清楚,而且根尖顶端黄色发亮的根冠也看得很清楚,皱纹纸的上面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苗。等到种子中营养用完了,小苗也停止生长而且叶片逐渐发黄,这时种子只剩空壳。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系统地观察到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观察到根尖,特别是根毛,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与叶片的不同;也理解了小麦种子的胚乳与油菜种子的子叶是供给胚发芽的营养。[4]整个过程中学生很有兴趣,收获也大,不仅使学生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就感,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从贴近学生的生活中挖掘知识,学生交流,师生互动
  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所以,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如在讲光合作用时提出蔬菜大棚为什么要经常放风这个生产中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因为这是在家中经常干的活儿。学生经过讨论懂得,绿色植物只有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有机物才能生长,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如果蔬菜大棚密不透风,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棚内的二氧化碳很快就会用完,蔬菜就得“忍饥挨饿”,也就雅法生长。放风的目的是为了让外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棚内,以满足蔬菜光合作用的需要。又如问学生:“锄地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根据经验,总结出三个主要目的。[5]一是锄杂草,因为杂草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锄去有利作物的生长。二是锄断土壤中的毛细管,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墒情。三是使土壤疏松,增强作物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根的生长。这些教学活动既解决了问题,又促进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四、注意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各种教学方法各有优劣。谈话法、过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自学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花费时间较多,这些方法各自的开放程度也有差异。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该方法对知识的传播效率高,且学生获得的知识比较系统。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兼顾知识的传播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方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教学中,如果完全采用过程式教学,则难度太大,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同时也会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于是我用过程式教学和谈话法相结合进行教学,即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精子的形成过程进行过程式教学,让学生发现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再用谈话法讲解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徐丽媛.启发式教学与教师角色的转变[J].课外阅读:中旬,2011,(5):1  .
  [2]何亮琪.“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教学体会[J].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教学(下半月),2010,(4):45-4 .
  [3]李玉荣.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1,(14):119-120.
  [4]张革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生物课堂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1,(11):115-11 .
  [5]潘艳花.优化教学设计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100-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
下一篇:对中职学生进行网络化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6-5 04: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